每逢遇到类似地震的突发性大灾,中国政府总是要包揽一切。国际社会通行的NGO参与救灾,被中国政府当作忌讳。汶川地震初期一度出现过的当地政府欢迎NGO参与,这次在玉树已经不再,NGO始终处于被防范的境地,外地NGO甚至被限制进入灾区。猜测政府心理,怕添乱是原因之一。在政府眼中,NGO能做的事情有限,造成的麻烦却很多,不如不要。

这一点没人不承认,掌握最多资源的政府理所当然应是救灾的主体。然而中国政府在救灾表现中远不像其媒体宣传那样万能。无论是汶川地震还是这次玉树地震,大量对政府救灾不力的抱怨,说明仅靠政府救灾是远不够的。

其实希望政府做到如它自我宣传的那样包办一切,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任何单一力量都不可能顾及复杂社会的方方面面。尤其专制政府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官僚机器,特点是低效、扯皮、拖延,其最高宗旨在于追求上级满意,而非对灾民负责。虽然救灾是上级要求,但是让上级满意却不一定需要真正有效的救灾,而只要能让上级以为救灾有效就可以达到。出于如此动机,救灾会自然集中在上级看得到的热点地区,忽视偏远地区,对着摄像机镜头就卖力表演,媒体不在场便敷衍了事。那种把救灾工作让路给迎接视察高官、组织感恩场面等浪费时间、消耗资源的现象,是专制体制这种潜在救灾动机的典型写照。

多元化的民间力量,其活力是官僚集团无法相比的,本应发挥重大作用,至少可以填补政府顾及不到的空白。民主社会的NGO在救灾方面常比政府表现更出色,如台湾九二一大地震发生后,最先到达灾场的是民间组织的志愿者,第一批救灾物资也是NGO送到灾区,后来的灾区重建、灾民心理康复和文物抢救等,走在前面的无不是民间团体。

中国政府将NGO拒之在外,认为其只能添乱,不能说全没道理。有的NGO的确只有热情,既无经验,亦无能力,一些人连自己都照顾不了,起不到作用反成负担。然而要看中国NGO之所以如此,背后原因的根本在于政府长期压制NGO的成长空间,使其无法成熟壮大和得到必要的训练,因此事到临头只是空有热情,而无必要的能力。相反,民主社会的NGO之所以表现出色,作用巨大,离不开自由环境使其得到的长期培育过程。因此在大灾面前,更能看到专制体制的弊病所在。

2010-4-18 ,北京
(本文为RFA自由亚洲藏语专题节目,转载请注明。)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