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亚诺的作品看起来像万花筒似的,虽然题材不一样,但就是一个主题——人是一个迷茫的状态,他总在不断地寻找。恰如一支回旋曲,万变不离其宗,始终围绕着这一主题。他的二三十部小说,都是如此。

Patrick Modiano5金龙格:如果莫迪亚诺的书难懂些,我就能和他见面了

口述 | 金龙格(《凄凉别墅》、《青春咖啡馆》译者)

采写 | 新京报记者 柏琳

我和莫迪亚诺的缘分,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结下了。当时的漓江出版社出了一套——《法国二十世纪文学丛书》,把二十世纪的法国作家都包括在内,像勒克莱齐奥和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这一类对中国读者来说较陌生的作家也都被涵盖了进来。我非常幸运,当时刚进入出版社,就接触了他的六部作品,在做责编的时候也编过他的书,对他的风格比较了解。后来我翻译了莫迪亚诺的《凄凉别墅》,这也是莫迪亚诺众多作品中唯一被改编成电影的小说(《伊翁娜的香水》)。2009年,上海的99读书人出版团队看中了莫迪亚诺的另外一本小说《青春咖啡馆》,请我来翻译,我就欣然接收了。后来我居然就凭借这本《青春咖啡馆》,拿下了了2011年的傅雷翻译出版奖。

翻译《青春咖啡馆》的过程,持续了前后大概半年左右,我基本没有遇见过什么困难和隔阂之处,他的文字非常干净,从语法结构分析句子,主谓宾一目了然,句子很简洁,书翻译完后,整体感觉真是一顺到底。也正是因为这样,我还没有和莫迪亚诺本人有过任何直接接触,因为根本没有必要啊。如果他的作品稍微难一点,可能我就会和莫迪亚诺见一面了。

至于莫迪亚诺作品风格,我觉得,他的小说虽然属于纯文学,但是很好读。作品里有侦探小说的风格,他在写作中不仅借鉴了比利时侦探小说家乔治·西默农的写作手法,而且小说中甚至会出现一个若隐若现的“侦探”,这是他的作品一个很大的特点。不过,虽然莫迪亚诺的小说具有侦探小说式的通俗可读性,其思想寓意依然非常深刻。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和勒克莱齐奥都被称为“新寓言派作家”,足见其作品的思想有不同凡响之处。他和勒克莱齐奥相比,前者翻译时不会有理解上的障碍,但是后者的作品有些地方比较晦涩难懂。虽然两人各有千秋,但从翻译角度来看,我更愿意翻译莫迪亚诺的作品。

莫迪亚诺的小说,常常通过寻找、调查、回忆和探索,将视野转回到从前的岁月,描写“消逝”的过去;也善于运用象征手法,通过某一形象表现出深远的含义。他的主题一般都是追寻过去,找到失去的东西,特别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巴黎的生活,他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把视野转到了那个时代,去追忆,去寻找。莫迪亚诺的文风非常独特,在中国,或者放眼全球,都很难找到与其风格相似的作家。

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我其实内心非常期待莫迪亚诺能够得奖,毕竟他已经到了该得这个奖的时候了。不过他真得奖了,我还真是有点意外,毕竟2008年勒克莱齐奥已经拿过“诺奖”,没想到诺贝尔文学奖这么快就又把桂冠颁给了法国作家。不过我觉得即使今年他不得奖,“诺奖”迟早都是他的,因为他的作品已经完全到了“诺奖”高度。”

《青春咖啡馆》一书,相比较莫迪亚诺其他作品,在中国获得的关注度其实不少。单纯从内容上说,这本书为何特别吸引中国读者?我认为,这全因《青》的主题更能获得读者共鸣。这本书其实就是写女主人公露姬的漫游经历,而在中国,很多年轻人都有“北漂”或者在几个城市之间来回漂泊的过往,他们自然会对露姬的漫游故事有很多感同身受的体验。

莫迪亚诺得了“诺奖”以后,他的书肯定会在中国的读者群中掀起一个小高潮,但是这个高潮究竟能持续多久真不好说。比如当年的勒克莱齐奥,得奖后呼声很高,但其实中国读者有多喜欢看他的书呢?他倒是最近几年经常来中国,可是书的销量也没见得上去。所以莫迪亚诺究竟未来能在中国多受欢迎,这还得要时间来检验。

null

李玉民:莫迪亚诺,迷茫的人不断寻找

口述 | 李玉民(《寻我记》《一度青春》译者)

采写 | 新京报记者 张弘

我翻译了超过1500万字的法语文学作品,作家从17世纪一直到20世纪。在当代作家里面,我比较看重莫迪亚诺。上世纪90年代,柳鸣九先生主编“法国廿世纪文学丛书”,入选的都是法国比较有分量的作家。当时是每个作家一本,不知道为什么,莫迪亚诺有两本书由我来翻译,一本是《寻我记》,包含《夜巡》、《寻我记》、《魔圈》三部小说,一本是《一度青春》,包含《一度青春》、《往事如烟》、《凄凉别墅》三部小说。后来九九读书人购买了版权重出,我增加了一部小说《星形广场》,当时写了一篇序言《犹太人的万花筒》。

莫迪亚诺的作品看起来像万花筒似的,虽然题材不一样,但就是一个主题——人是一个迷茫的状态,他总在不断地寻找。恰如一支回旋曲,万变不离其宗,始终围绕着这一主题。他的二三十部小说,都是如此。

莫迪亚诺的小说都不长,7-10万字之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并不奇怪,因为法国“新寓言派”已经发展几十年了,在法国的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莫迪亚诺是其中杰出的代表。文学作品本身都有寓意,作为“新寓言派”中的一员,莫迪亚诺作品的寓言成分更加明显。他的作品主题是寻找,有的是寻找自己,有的是寻找父亲,有的是寻找儿时的伙伴……他的一大特色是很不确定,总是处于一种疑虑、迷茫状态。

我对颁奖词的理解:莫迪亚诺是1945年战后出生的,他的作品写的是二战时期的状态。可以想见,虽然他是战后出生,但其家庭肯定受到法国被占领的影响。所以,他把小说背景都设在二战期间,这更有代表性,但是,时间延伸到现在,他不可能局限于二战期间。我不知道莫迪亚诺在生活中寻找什么,但是在作品中一直不断地寻找。他将背景设置在二战中,可能是因为这更适合展开其主题。

莫迪亚诺擅长利用故事发生的地点,忽明忽暗的光线,沉闷的色彩,时常漂浮在空气中的气味以及反复出现的几个人物身影等,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气氛。比如我最新翻译的《星形广场》,里面写的是犹太人,人物之间的各种关系你很难弄清楚,我只是从文字上翻译出来。在一定程度上,有些人物之间是一种扭曲、独特的状态。这部著作中,这些元素都有。

从翻译的角度说,莫迪亚诺的文字很典雅,是非常规范的法语,不耍花腔。翻译莫迪亚诺著作的要点不在于词汇,而在于他的事件、背景、人物等等,这些是中国人不大了解的。比如,有人充当法奸,是一个警察局长什么的,你很难做注释。我只能在翻译时尽量讲明白,让读者感受小说的氛围。如果细抠的话,有些人物之间的关系很难说明白——即便是当今的法国国人也不一定知道。

null

徐和瑾:和勒克莱齐奥相比,莫迪亚诺看着舒服多了

口述 | 徐和瑾(《地平线》译者)

采写 | 新京报记者 柏琳

我翻译完《地平线》后,感觉莫迪亚诺的书和别的小说不一样。一般来说,小说总会有一个“结果”(结局),但莫迪亚诺的小说虽然有侦探小说的风格,但却没有结局,这就使得他的小说更具真实感。他在小说中,总是寻找过去的事情和逝去的记忆,这就会不可避免地遇见物是人非的情况,那么他就没有办法再继续找到关于记忆的最终答案,所以故事没有“结果”很正常。然而有很多别的小说作者,总在小说的结尾部分给出“结果”,这就有些人为的因素在里面了,但莫迪亚诺的表现手法就真实且自然得多,找得到(结局)就找得到,找不到就找不到。

莫迪亚诺的创作风格很简朴,可以从头看到尾看完,篇幅也不长,给人的阅读感觉非常舒服。前几年获得“诺奖”的另一位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我对他的作品真是有点看不下去,但是莫迪亚诺的作品我却能一口气读完。我觉得,“诺奖”应该先给莫迪亚诺,再去考虑勒克莱齐奥。前几年,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勒克莱齐奥的《战争》我也看了,阅读到一半就进行不下去,感觉书中包含的意思太深奥晦涩了些。这两个法国作家比较起来,我不太喜欢勒克莱齐奥,因为他的作品看不下去,如何叫人喜欢?而这恐怕不是我个人的看法,很多法语教师和我的感觉都很类似。

其实在中国市场,读者想了解莫迪亚诺的作品很方便,他的作品基本大部分都被翻译成了中文。他得奖后,估计作品的版权会越来越难买,如果出版社相信我,我愿意再翻译一次他的书。

来源:新京报书评周刊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