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霞辉映下的金色布拉格

朝霞辉映下的金色布拉格

穿城而过的沃尔塔瓦河

穿城而过的沃尔塔瓦河

哲学家尼采曾说:“当我想以一个词来表达音乐时,我找到了维也纳;而当我想以一个词来表达神秘时,我只想到了布拉格。 ——题记

你好,布拉格!在你的神秘魅力面前,赞美是一种画蛇添足。不如一声问候来得真切。

当我还没有见过布拉格时,这座城市于我是一种念想。因为我早已在卡夫卡、昆德拉和赫拉巴尔的小说中认识过它,在斯美塔那、德沃夏克的乐曲中聆听过它。当我终于身临其境走进它的大街小巷,登上山崖城堡纵览了它的美色之后,念想渐渐升级为依恋,不舍的依恋。

布拉格是当今捷克的首都。它位于中欧腹地,依山傍水,自古就是贯通欧陆的交通要道和贸易重镇。相传,布拉格的缔造者是一位名叫多丽丝的波西米亚公主,她天赋异禀,能预知未来。有一天,她在幻境中“看见一座伟大的城市,它的荣耀能抵达天上的繁星!”她看见森林环抱中,城堡耸立在沃尔塔瓦河畔陡峭的悬崖之上。那里有一个男人,正在为房屋凿出门槛。王子和公爵们都要在门槛前弯腰,他们及其子民都要向城堡和环绕它的城市致敬。它将得到人所共知的荣耀,整个世界都要赞美它。神奇的是,她的预言非常灵验。公元11世纪,河畔的丘陵上真的建起了壮观的布拉格城堡。一座也叫布拉格的城市从此开启了它以梦幻之境征服世界的历程。

布拉格最初只是波西米亚王国的首府,后来在14世纪中叶崛起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中心。它的兴盛和发展得益于一条河和一个人。那就是沃尔塔瓦河和查理四世。

作为捷克的母亲河,伏尔塔瓦河纵贯南北,滋养着沿岸的田野、村庄和城市。布拉格这个名字源自德语,意为“门槛”,寓意伏尔塔瓦河在这里流经一个暗礁,好像越过一个门槛。捷克音乐之父斯美塔那曾在他的交响组 曲《沃尔塔瓦河》的题记中这样描绘:“沃尔塔瓦河从斯维特杨峡谷的激流中冲出,在岸边轰响并掀起浪花飞沫。在美丽的布拉格的近旁,它的河床更加宽阔,带着飞扬的波浪,从古老的维谢格拉德的旁边流过……”。布拉格建城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伏尔塔瓦河如一条灵动的玉带穿城而过,给这座城市带来生生不息的活力。河的左岸是高耸的布拉格城堡,右岸是古城区,先后建有18座桥梁连接两岸。其中最古老、最漂亮的一座就是查理桥。它被誉为布拉格的名片。

这座桥既然得名查理桥,自然与查理四世有关。查理四世(1316—1378年),来自德意志的卢森堡家族。他的父亲通过联姻娶了波西米亚公主,最终继承了波西米亚王位。1455年查理由教皇加冕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四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对哲学、文学和艺术保有浓厚的兴趣,他还翻译过古罗马奥古斯汀的作品,喜欢与学者诗人交往。他与意大利著名诗人、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之一彼得拉克私交甚笃,他庇护并资助过意大利法学家巴尔托鲁和《论国王与皇帝的权力》的作者卢波尔德等学者。他创办了著名的布拉格大学,这是中欧地区的第一所大学,并以重金聘请著名学者到布拉格大学任教。到查理四世去世时,这座新兴的大学已有11万学生。他还通过他的老师——罗马教皇克莱芒六世,使他的波希米亚王国取得了教会自治权,由此促成了一座宏伟瑰丽的哥特式教堂——圣维特大教堂的诞生。在中世纪的欧洲,查理四世堪称最开明、最有学识的一个皇帝。

令他流芳后世的还是他对布拉格的贡献。他亲自参与布拉格的城市规划,批准建造贯通沃尔塔瓦河的第一座桥梁,邀请当时欧洲最有才华建筑师设计圣维特大教堂,并在布拉格附近兴建了卡尔斯腾堡。的确,查理四世以他的见识和魄力将布拉格的发展带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正是查理时代留下的这些城市遗产和建筑瑰宝,奠定了布拉格在世界城市之林中的至尊地位。

每当布拉格在晨曦的召唤下渐渐苏醒,登高眺望,尖塔林立,错落有致,极富古典韵律,宛如斯美塔那的交响音画。那扑面而来的漫天朝霞,令整座城市流光溢彩,如梦如幻,仿佛穿越千年沧桑呈现出来的一个童话世界。真是处处令人惊艳。

布拉格的名片——查理桥

布拉格的名片——查理桥,被卡夫卡视为生命的摇篮。他曾在这里散步、冥思,酝酿他的小说和诗歌。这座始建于14世纪的石桥,是为行人和马车设计的。它古朴而神圣,几乎成了布拉格的精神象征,绝不允许汽车随意碾过它的身躯。

圣约翰雕像

布拉格有句俗话流传甚广:没有走过查理大桥就不算到过布拉格。桥下奔流不息的沃尔塔瓦河将布拉格一分为二。一侧是老城和新城(新城也有悠久历史),布满各个时代的华丽建筑,一侧是起伏的山丘,上面矗立着布拉格城堡和圣维特大教堂。查理桥建于1357年,全长520 米,宽不到10米。桥上陈列有30座基督教圣徒雕像,是17——18世纪雕塑家的杰作。其中第8尊是著名的圣约翰,他是查理桥的守护者。在他的雕像底座上有两个金属浮雕,年深日久,已被无数双手摸得闪闪发亮。据说在此手抚浮雕向圣人许愿,就可得圣人相助而心想事成。我也入乡随俗,在游人如织的桥上,仰望圣者,伸出双手触摸基座浮雕,许下重返布拉格的心愿。

查理四世雕像

查理四世雕像

圣维特大教堂

位于河畔山崖上的圣维特大教堂,是布拉格的地标建筑,也是中欧哥特式建筑的典范之作。历代波西米亚国王在此加冕,也在此长眠。教堂外观气势雄伟,歌特式尖塔高耸入云,与对岸城堡区的圆形高塔遥相呼应。圣维特大教堂始建于公元10世纪,曾历经3次扩建,规模最大的一次扩建是在1344年。由查理四世下令建造,主体建筑按中世纪流行的哥特风格设计。它最初的设计者是一位法国建筑师,他将法兰西优雅的旋律注入庄严的教堂空间。后来参与续建的本土年轻建筑师,又将波西米亚的建筑及装饰风格混搭进来,给教堂增添了别致的情调。每当阳光透过一扇又一扇彩绘玻璃,从窗外流泻入内,整座教堂沐浴在绚烂的光影中熠熠生辉,如同天堂投射到人间的幻境。由于工程浩大,又遭遇火灾,全部工程历经差不多6个世纪,直到1929年才完成。

圣维特大教堂内部

教堂内部恢宏的空间和的玻璃窗绚丽的彩绘 。玻璃彩绘精美传神,是20世纪初捷克最有才华的艺术家慕夏的作品。

作为全球首座全城完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城市,布拉格城内古迹众多,名胜荟萃。走进布拉格,宛如走进一座露天的建筑艺术博物馆。人们在此可见到自11世纪到21世纪的几乎所有建筑形式。从罗马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到新古典主义、新艺术运动风格、立体派和超现代主义等各种建筑类型一应俱全,其中尤以巴洛克和哥特式建筑占优势,其顶部变化千姿百态,红瓦黄墙色彩绚丽,因而拥有“百塔之城”、“金色布拉格”的美称。

在面积只有900公顷的城市核心区,国家重点保护的历史建筑多达2000多处。这里没有让人压抑的钢筋混泥土的丛林,老城区的大街小巷依然保持着中世纪城市的格局。布拉格给人的整体观感是街道尺度宜人,建筑形式丰富,但空间布局井然有序,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

在布拉格,漫步是最好的行游方式,可以慢慢触摸到这座城市的脉搏和肌肤,感知到它的心跳和温度。这里浓缩了捷克文化艺术的精华,也是众多悲欢离合故事的起点和终点,。最让人迷恋的是,在布拉格一如既往的古典华彩里,又融合了几许自由不羁的波西米亚气质。它虽然保持着中世纪的骨骼和机理,但并不排斥多元与时尚,是一个艺术和梦想交织的地方。它将端庄古朴与华美绚烂融汇在一起,在保全古都风貌的同时,不断为城市注入新时代的气韵。沃尔塔瓦河畔的新建筑“舞裙楼”,是素有“建筑界毕加索”之称的美国建筑师弗兰克.盖里的作品,他用金属和玻璃勾勒出建筑的飘逸线条,在周围富有历史感的背景映衬下,丝毫不显造作地脱颖而出,将一种充满动感的勃勃生机带给布拉格。这栋一度惊世骇俗的现代建筑,在历经数年争议后,终于被布拉格人所接纳,成为装点这座古城的时尚“新裙”。

布拉格人懂得如何尊重历史、延续文脉,也懂得如何把握时代、开创未来。他们在新与旧,现实需求和心灵安顿之间找到了微妙的平衡。近千年来,无论改朝换代世事如何变迁,入侵与战争如何暴虐凶险,天灾人祸如何始料不及,布拉格人从没有中断过对历史古迹的修复和维护,精心守护着城市的人文传统。尤其幸运的是,布拉格在酷烈的二战中没有毁于战火,得以完整保全。也许,正是布拉格人对城市的挚爱感动了上帝,让它千年的文脉香火绵延不断,让它神秘莫测焕发风华绝代的魅力。

布拉格老城广场

从市政厅钟楼俯瞰布拉格老城广场,给人时光倒流的错觉。中世纪的城市布局,街巷如蛛网密布。其间,穿插着神秘的哥特式教堂和华丽的巴洛克建筑。它是这座中欧古都的心脏,被誉为世界上最令人留恋的“城市客厅”。

布拉格老城街景

站在高处眺望,布拉格老城的街景尽收眼底。左上角有双子尖塔的建筑,就是著名的泰恩教堂。

布拉格老城背街小巷

喜欢老城背街小巷的怡人尺度,它们让漫步变成一大乐趣。

布拉格老城街景2

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建筑,荟萃于此,宛如一座露天建筑艺术博物馆。

布拉格老城街景3

每栋建筑上都有精致的细节,装饰着雕塑和壁画。在布拉格老城,自家房子如何装修不能自家说了算。如果这栋房子是文物,没有文物保护部门的许可,房子的屋顶、外墙、装饰甚至墙体颜色都不能任意改动。老城区的房子只许主人做室内装修,不准动外部结构。多年来,布拉格市民严格遵守这些规定,而政府也会出钱补贴这些老建筑的业主,帮助他们维修和保养房屋。

行者阿真1

走累了就歇一歇,坐下来看人来人往、云卷云舒。

行者阿真2

然后,继续走。脚下是中世纪铺的石板路。

跳舞楼

坐落在沃尔塔瓦河河畔的“跳舞楼”,它是荷兰人邀请美国著名建筑大师佛兰克.盖里设计的一家保险公司办公楼。起初,它的设计方案被媒体视为”一位不合群的舞者“,是扔给布拉格的”一颗固体炸弹“。但后经市民投票表决,有68%的人乐意接纳它,使它最终得以建成。如今,它以自己的婀娜多姿装点着古城,成为布拉格与时俱进的新标识。

布拉格新区的建筑和街景

布拉格新区的建筑和街景

行者阿真3

【作者简介】行者阿真,系博雅书院•作家作品群群友,诗人,专栏作家,资深行者,公益志愿者。曾出版诗集、散文集,策划编撰了《中国建筑五十年》、《中国的绿色历程》等文献画册。

(博雅书院群友原创,转载务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阿真 博雅书院人文视窗 7月6日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