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戎在望 修戈待袍泽 2018-09-03

(西学东渐之父裨治文)

1829年秋天,商船“罗马号”搭载着28岁禆治文和25岁的雅禆理,从纽约驶往广州,两位年轻的传教士由同孚洋行的奥利芬特赞助,开启了他们献身于中国和真理的伟大历程。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历史单纯由本国创造,尤其中国之近现代史,外国人留下的笔墨浓度丝毫不亚于中国人。要叙说禆氏的事迹和贡献,岂是一篇文稿所能诉尽?他对这里土地和人民的赤诚,不输给任何一位中国爱国者,从发愿献身中国之日起凡30余年,他为这里的人民和真理捐献了后半生全部生命、情感和才华。拥有类似伟大情怀的传教士远不止禆治文一人,所谓传教士,意味着无条件地去爱那些并不怎么可爱的人。禆治文之非凡在于他开创了一个伟大的事业:将整个西方文明介绍给中国,并有意识地帮助中国人摆脱蒙昧,进行现代化改革。

自利玛窦以降,天主教的传教士已经在中国经营了几个世纪,传教事业在中国皇帝的喜怒和政治需要中起伏。在中国,宗教往往和叛乱纠缠在一起,除了佛教和道教被允许长期存在,统治者对其它宗数戒心重重。自雍正皇帝禁教之后,乾隆皇帝进一步禁止外国人进入中国,天主教靠一边为中国皇帝当差,一边在偏远地区建立秘密教区半合法地存在。这些传教士终生再不允许离开,伴君如虎,战战兢兢。

(模拟照片:马礼逊和华人助手)

新教传教士到十九世纪方才到来,他们追求光明正大地合法传教,不愿给中国皇帝当差。因此只能游离在中国边缘,在南洋、澳门作一些学习中文、翻译圣经、编写字典一类的准备工作。和热衷于说教的天主教士不同,受加尔文学说影响,他们认为是神在选择祂的选民,基督徒需要以自己的言行赢得尊重,将信与不信的权柄交由人的自由意志来决定。

新教传播在中国阻力重重,传教士郭实腊在东南沿海多次登陆,向当地官府申请建立传教点,每一次得到的答复都大同小异:“如果你不赶紧离开,我们将杀死那些与你接触的中国人。”这是中国的统治逻辑:用自己治下百姓的命来要挟外人。郭实腊发现,他随身携带的布道小册子非常受欢迎,许多人冒着杀头危险来向他讨要,每次航行皆供不应求:“那些人并不是来寻找上帝的福音,而是来寻找能够支撑叛乱的思想主张……中央帝国即将灭亡。”这场景教人想起二十世纪那些满世界寻找“救国”道路的激进青年们。郭实腊后来回到德国,有个叫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者想来见他,他向身边人打听“什么叫社会主义?”后嚷道:“我在中国20多年,到处都有人在密谋把富人和穷人的财产重新分配。为什么无论我身在何处,总躲不开这邪恶的理论!?”

禆治文的到来改变了一筹莫展的状况。中央帝国视外国人为低贱的蛮夷,不仅不识礼数而且道德低下。他认为:要使外国人赢得中国人的尊重,需要向中国展示和传播西方的文明成就,意识到西方是一个伟大的文明世界,丝毫不亚于中国,甚至更高。而达成这一目标的手段,就是“使中国人获得切实的善意帮助”。

经历一段时间中文学习后,禆治文开始推行自己庞大的计划,他一面收养孤儿并亲自教育他们,一面在奥利芬特资助下主编《中国丛刊》,编写《美理哥合省国志略》,出版历史、地理书籍,向西方介绍中国的同时也向中国介绍西方。因为清政府禁止中国人教外国人学习汉语,他编写了《广方言中文选》,用英语音标为粤语注音,并用英语注释。“使欧洲人与中国人掌握相互交往的工具,以便进一步促进双方的友好关系。”

西学东渐这伟大历程真正始于“在华实用知识传播会”的创立,简称“益智会”,禆治文任秘书。为赢得中国人的尊重,当从传播科学开始。他写道:“这有助于帮助中国人提高他们的产品质量,使中国和西方都受益。”益智会准备优先出版世界历史和地理著作,把世界各国介绍给中国,但由于“中国政府的不友好态度”,外加缺少能熟练应用中文的专家而陷于停滞。益智会仅出版了一些传教士们自己编写的一些历史、地理著作。后来魏源的《海国图志》和徐继畲的《瀛寰志略》,都是这些出版物的山寨品。

(最权威国产地理著作)

很快,禆治文将目标投向教育和医疗。他的第一反应是向母校耶鲁大学求助,在给耶鲁大学的信中,他写道:“文明反对愚昧的伟大战争不仅包括获得宗教知识,也包括世俗知识……使非基督徒同样得以获益于美国文明……中国人的智力丝毫不亚于欧洲人,但长期?绝导致了愚昧和自大。”1934年,以首位新教传教士马礼逊命名的“马礼逊教育会”创立,禆治文任秘书。他马上写信给耶鲁大学和英国皇家海外教育会,请他们派医生和教师来华。

“教育肯定可以在道德、社会、民族性方面,比其它任何一切手段的联合行动,都会产生更加巨大的变化。对中国高等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各部门作出改进的前景,几乎是无止境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旦开始就必须继续下去……如此,全体中国人将会受益,我们的事业最终也会成功。”——禆治文

60多年后,禆治文的科教先行思想被中国变法烈士谭嗣同、唐才常所继承,二人创办浏阳算术馆教授实学,试图探索一条通过民办教育促进中国改革的道路。无奈造化弄人,两位书生先后捐身维新事,英年33岁。

收到禆治文的信,耶鲁大学的医学博士彼得.伯驾随即到来,“在华医疗传教会”成立。1934年,伯驾博士在广州开设了第一所西医诊所:眼科医局。引进全套西医管理模式,由于医术高超且免费治疗,求诊者挤破门槛,诊所规模迅速扩大,由世界首富、行商伍浩官提供新场所,挂牌博济医院,不仅行医且教授医学。因孙逸仙曾在此习得行医执照,后扩大为孙逸仙大学即中山大学。遗憾的是,伯驾博士带来的现代医院管理模式,在今天中国已被遗弃。

学校也随着另一名耶鲁大学毕业生布朗的到来而开启,教授中英文、数理化、史地、宗教与德育、音乐与体育,学生获小学获毕业证后入学中学,从此奠定了中国新式学堂的基本教学模式。因为主要赞助人奥利芬特先生去世,教育会经费困难,学校只招收了一期学生,却培养出了著名的教育改革家和变法先驱、耶鲁大学的首位中国毕业生容闳,“好望角以东最好的外科医生”、苏格兰爱丁堡大学博士黄宽,上海广方言馆(后来的南洋公学、上海交大)教习黄胜。

从此,裨治文奠定的模式成为新教传教点的标准:一所教授中西文和科学的学校、一所医院和医学院、一所保育院、条件允许的话再加一间印刷所,西学随着增多的传教点向中国内陆传播。裨治文设想:当中国人意识到西方人来自一个伟大文明之后,便会兴高采烈地谋求相互合作和学习。他未能料到自己身后的世界:当中国人意识到自己不如他人时,第一举动是拼命地抹黑对方。在思想、文化、社会制度、科学、经济活力等领域全面领先于中国的西方文明,在一百多年间里的大部时段,被描绘为侵略中国的恶鬼。

(裨治文逝世后,其夫人继续留在中国创办女校,是为裨文女中)

对所有热爱这片土地和这里人民的人来说,中国现代史是一场无边而深刻的悲剧。一个古老文明彻底消失了,所有的改革努力化作泡影,原有的道德和文化旨趣被摧毁了,中国彻底变成道德和文化的荒漠,这对拥有十几亿人的庞大族群来说,实在是难以启齿的耻辱。不过中国人并非全都是自卑阴暗之辈,见贤思齐之心任未泯灭。今天这一伟大的事业重新在中国点燃,且不再系智识精英之专有,越来越多的普通中国国民正鼓动自己的热情投身其中。

禆氏一生致力于向中国传播现代文明,促进中西交流,五口通商后他在上海主持“文学与科学会”,招聘中外学者翻译西方学术著作,把西学传播从一些业余作家们的普及性读物,提升到真正学术高度。禆师母则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女子学校—禆文女校。“西学东渐”自他而始,他日夜操劳,每日从清晨忙碌至深夜。1861年积劳成疾的禆治文患痢疾不治病逝于上海,并埋葬在那里,享年一甲子。

欧阳小戎-赞赏20180815 欧阳小戎-公众号20180815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