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这是一个关于上帝与信仰的故事,或许是因为在影片最后,派让作家在两个版本的故事中做出选择。当作家选择了那个有虎的故事时,派微笑着提醒他,如果你选择了这个版本,那么你也就选择了相信上帝。

然而在笔者看来,这是一个充满新时代(New Age)色彩的故事,可以用荣格式精神分析的方法来加以解释。

这个故事的主角是派,也是老虎。老虎就是派,更确切点说,老虎是派的“阴影”。

在荣格心理学中,“阴影”是“人格面具”的反面,是被“自我”所排斥和拒绝的人格侧面。

故事中,派是个虔诚、吃素的少年,因此他的阴影就是一头庞大、凶猛、食肉的孟加拉虎。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阴影”不仅充满力量,“虎虎有生气”,还有着斑斓而亮丽的色彩,与“阴影”一词给人的感觉截然不同。

故事中,派曾经设想了许多中方案要杀死老虎,但最终还是选择了让他活着。这意味着他逐渐接纳了自己的阴影,并学会与之和平共处。老虎不仅让他有力量杀死敌人(谋杀了年轻水手和派的母亲的法国厨师),也让他能够战胜漫长的孤独和绝望。这也说明:接纳你的阴影能够给你带来力量,让你的人格变得完整。

故事中的老虎名叫理查德•帕克,这个名字来源于19世纪一起真实的海难事件,当时救生艇上另外三名幸存者由于食物短缺杀死并吃掉了17岁的少年水手理查德•帕克。可以想像,如果没有老虎帮助,派恐怕也逃脱不了理查德•帕克的命运。

故事的最后老虎的消失,也可以理解为老虎最终与派融为一体,派的人格变得完整。

故事中还有一个引起争论的地方,即那个奇怪的岛。影片中该岛以女性的形象出现,有观众说,看到岛就想起了母亲。于是有人将有关情节理解为派吃了母亲的尸体。

不过笔者认为不应如此简单地加以解读。我们可以把岛理解为母亲的象征。母亲哺育我们,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在“吃”自己的母亲。然而母亲也是危险的,如果长大后不及时离开,母亲也会耗尽你的活力,吃尽你的血肉——当然也是在象征的意义上(从象征的意义上说,母亲也可以象征自然之母和派出身于其中的印度教文化)。

最后再来谈谈宗教吧。故事中,派同时在印度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中汲取营养,这一点其实暗示了这会是一个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故事。新时代的特点之一就是往往会把多种传统宗教、巫术及荣格式精神分析等心理治疗方法相结合来治愈人们的心灵。

有关于此片的评论写道:

“在有虎同行的故事里,上帝无所不能,无处不在,有神的指引,有脱离生死的救赎。如果你相信船上的‘理查德•帕克’,你也就相信了上帝的存在。

“而在人相食的版本中,人同野兽无异,船上没有上帝的位置。如果你选择相信后者,也就是选择了对神的怀疑。”

然而笔者认为,这个故事恐怕无论如何都是残酷的,如同人世间数不胜数的残酷故事一样,所谓的上帝也不过是在残酷上面涂抹了一层亮色,犹如一道色彩斑斓的阴影。

来源:RFA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