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为,在英语写作史上,抛开文学因素,有两位作家是值得全世界去尊敬的。

他们是William Golding和George Orwell。

198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戈尔丁的获奖作品<蝇王>是世界上对人性挖掘最深刻也最悲观的作品之一,它是足以让所有良知未泯的人落泪的。人性是什么?戈尔丁让一群孩子流落到荒岛,在这个没有大人没有权威的世界,这些孩子如何面对他人,如何经历生存的考验,这正是小说要探讨的内容。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这些十几岁还不到的孩子,渐渐沦为野蛮人,互相杀戳,以此为乐。到处是残酷与血腥,而那些光荣、信仰和友情却不复存在。多年以后,我已经不再记得许多细节,但是始终记得若干年前的那个黄昏,我把书翻到最后,读到幸存的孩子面对前来救援的大人,不停地质问:这是为什么?这是为什么?的时候,泪水夺眶而出。也许戈尔丁是悲观的,他对人性作了最坏的估计,但这不是正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吗?他只是把人放在了一个特定的时间和隔绝的环境去考量,在现实中,难道我们没有见过比这更丑陋的人性吗?

今年已经是奥威尔去世后的第五十五个年头,我们看到的是他的作品并没有随着他死去而渐渐消失,反而历久弥新。如果说昆德拉是现实社会的一个冷眼旁观者,而奥威尔则是未来世界的精准预言家,从昆德拉读到是感叹,从奥威尔读到的是震惊。<一九八四>就是这样一本近乎预言的小说,在极权政治下,人人受到监视,任何事情都在最高意志的安排下分毫不差地去完成,报纸今天印了明天就被篡改,历史由失忆者撰写,人们生活在巨大的谎言与严密的监控下。《一九八四》出版之后奥威尔在给朋友的信中曾经提到过他撰写这本书的初衷:“我并不相信我在书中所描述的社会必定会到来,但是,我相信某些与其相似的事情可能会发生。还相信,极权主义思想已经在每一个地方的知识分子心中扎下了根,我试图从这些极权主义思想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引出其发展下去的必然结果。” 但令人遗憾的是,奥威尔笔下的寓言式的社会却不断以各种形态出现的人类的历史中,尤以红色高棉在柬埔寨的暴力统治达到顶峰。不是吗?在所有的极权国家,不都上演过或正在上演这样的一幕吗?我们的文革不也是这样的一个典范吗?

奥威尔是社会主义的拥护者,曾经参加西班牙共产党领导的西班牙共和军,但是斯大林的清洗政策使他坚定地认识到只有民主的社会主义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所以在他的一生的创作中,追求民主和自由始终是作品的主题。在<动物庄园>中,奥威尔清楚地描述了统治阶级在获得权力后是如何退化和腐败的。猪在领导动物把原来的统治者人赶出庄园后获得了庄园的统治权,摇身一变成为了新的统治者,把原先的信仰统统抑在脑后,开始压迫和愚弄其它的动物,在革命前,有一条原则是 “All animals are equal!”,但到了革命后,它变成了“All animals are equal,but some animals are more equal than others”。多么精炼的概括啊,我们会发现在所有的极权统治的国度里,无不遵奉着这样一条“All animals are equal,but some animals are more equal than others”。平等原来是可以有不同的解释的,在玩弄权术的统治者手里,它就可以变成这样一种some animals are more equal than others的东西。some animals 就是统治者,就是党员,就是干部,这就是民主、平等!辛辣的反讽。

我们讨论文艺作品的时候很多时候在强调它的现实意义,又往往在大多数时候偏离了作者的原意。比如以前的批孔、批水浒。所以作品往往成了统治者手里的一个面团,让你圆就捏成圆的,让你扁就拉成扁的。强调现实意义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尽管有一些作品是不具备多少现实意义的,不可否认的是每一个时代都有那么一些作家站出来作为时代的良心,用他们的作品来反映现实。更进一步地,这个现实并非一时一地的现实,而是在人类历史上不断重演的现实,它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往往可以拿以前的作品来对照今天的现实。

如果我们可以稍稍保持一点距离来看待今天我们身边所发生的一切,就能像上帝一般地发笑。比如说:我没有经历过文革,没有参加过忆苦会。时代已经离我远去,我也无法体验到当时那一种情景。但是,历史总是喜欢恶作剧的,不是吗?如果某一天的下午,你看到两万多人顶着太阳在一个操场上集会,台上的人声泪俱下地倾诉她的苦难,博得大家的同情,最后歇斯底里喊响一串口号。你真的会怀疑时光已经倒流。命运是一个轮回,我们的命运与父辈的命运,个人的命运与历史的命运,被风吹雨打去的总是风流人物,泛起的总是沉渣。也许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但我从未像此刻一样悲观地冷眼注视一切,仿佛目睹黄昏的又一次来临。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0&Key=0&BlogID=229983&PostID=2901815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