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戎在望 修戈待袍泽 2018-10-30

(耶鲁大学校友纪念墙上的容闳彩照)

文明绝非物质的简单堆积,其本质是道德与情感的不断攀升,最显著体现为哲学和文艺的元创能力,以及一套能遏制政治罪恶的社会组织形态。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本质,是一个道德和社会结构持续衰落的古文明,在外部刺激下重新向上攀爬的坚难历程。迷惘与诱惑无处不在,投身其中的人们曾普遍犯下严重错误,导致古文明彻底咽气,而新文明却未被建立起来。有些错误是技术和手段性的,另一些则是根本性的:试图依赖国家力量来解决一切问题;以经济和技术为文明标准;盲目追求"民族"而非人本身的解放……与现代文明的本质南辕北辙。惨痛失败后,中国人似乎失去了追求理想的热情,而乐于随波逐流。不过别有一脉,始终在致力于个人的自由和个体价值的实现,爱国情结在他们那里表现为渴望同胞解除专制束缚成为自由之人。其虽未成功却从未退场,他们才是这一进程真正的主角,虽随国运历经起伏而势将发扬光大。

西方学者非常重视思想和行动的先行者,在他们的著述里,容闳在中国近现代史中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他是第一位试图将公民意识及契约精神引入中国的人。当代英国历史学家H.N.shore评价道:"一个能产生这等人物的民族,一定会开创一个伟大的未来,她的前途不可能卑贱。"但中国的权本位编史传统,使他在自己同胞所编的史册中微末若尘埃。

近现代中西方巨大的文明差异,是西方文明在曲折中不断向高等攀升,和中国文明持续向低等衰落,这两个背道而驰进程数千年演化后的巨大反差。在两个文明碰撞之际,容闳远远走在他时代的前列。

容闳的思想即便放诸今日之中国,仍具有十足的前瞻性。他因际遇巧合,自小追随传教士接受西式教育,并在美国度过了至关重要的青年时代。他的价值观和伦理倾向完全美国化,而情感归属却难舍故土,梦想"使同胞得出无所不在之专制"。讽刺的是,这样事业首先要使同胞明白自己活在专制之下,并象自己一样深深灼痛于"不可忍受之痛苦"。在他的东方故国,同胞正"不觉其苦,反乐在其中"。在耶鲁读书时的容闳内向而忧郁,每每想起自己的过去和故国同胞,时常被痛苦折磨得夙夜无眠。"我有时会想,要是自己没有受过教育多好?"

(龙应台博士)

在容闳之后的一百多年,不晓得是历史上第多少位赴美留学生龙应台写道:"美国的年轻人抬头挺胸,昂首阔步,轻轻松松地面对每天升起的太阳,我觉得不可思议:这样没有历史负担的人类,我不曾见过。我,还有我这一代人,心灵里的沉重和激越,是否有一个来处?"

容闳比鲁讯要深邃得多,他深知唤醒同胞的不是自己,而是新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青年容闳立下志向要"引西方学术浇灌东方故土",促进更多的中国人接受自己所深受过的现代教育尤其高等教育。那是好几代人的事业和使命,唯有先"升起一代人",希望才会出现。这是注定的命运,除了一位寡母他在祖国一无所有,耶鲁大学的毕业证,"人格独立的象征",一文不值。当母亲问及那张羊皮卷"值多少赏钱"时,他只好安慰母亲说:"相当于秀才!"

(香港高等审判庭标志)

1855年,自耶鲁毕业归国的容闳在美国务院全权在华代表(相当于公使,当时中国未与外国建立外交关系),著名的医生和传教士彼得.伯驾处找了一份月薪15元的工作。虽然薪资低微,他希望藉此能接近中国高官们。但伯驾并不支持他的教育计划,三个月后,容闳辞职去香港谋得一个月薪75元的职位:高等审判法庭翻译。他一边学习法律,想考取小律师的执业资格,时最高检察官想陪养华人律师,但遭到一些英籍律师们抵制,因为他们不可能与华人律师竞争庞大的华人业务市场。初来乍到的容闳不谙英国习俗,没有选择栽培自己的总检察长为导师,而按美国方式自择跟随另一位律师学习。结果招致总检察长及其政敌们的两派夹击,受到排挤后他只好离开香港到上海寻找出路。先在新成立的沪海关任职,月薪100元,海关总税务司李泰国颇为赏识他,但容闳却十分厌恶海关里中国关吏贪污成风的作派。中国关员们已经和商船形成了一套固定的贿赂模式,所有人若不置身其中将寸步难行,他不愿参与分脏,不久又辞了职,李泰国以双倍月薪挽留和无济于事。

"我频繁地换工作,在很多人看来是个失败者,但可以考验自己的忍耐力,使自己保持道德纯洁性不致于随波逐流。"

(英租界工部局老楼)

容闳只好落脚于一家商业公司任翻译。半年后,该公司准备撤出中国,要举办一场拍卖会变卖财物。容闳薙发仅一年多,小短辫子非常滑稽,拍卖会上一个身材魁梧的苏格兰运动员往他辫子上沾棉花球取乐。容闳发觉后有礼貌地转身请他把棉花球摘下来,但苏格兰人叉着手用嘲弄的眼神回答他。容闳遂厉声正色,对方却冷不防给了他面门上一拳。对方调戏式的拳头并不重,没想到对面这个矮小的中国人报以狠狠一记反击,登时鼻口出血。他剪住容闳的胳膊,而容闳正要踢他的要害,旁人急忙将二人拉开,那个苏格兰人的朋友们拥着同伙扔出一句话:"你想要打架吗?"

"不,我只是在自卫,我本以为你们的朋友是位有教养的绅士,但他的行为证明自己只是个流氓无赖!"

时英国领事正好在场,他对容闳非常赞赏:"这个年轻人非常高傲,他可以向对方提出控诉,不过他已经报复了,而且言语造成的伤害比拳头更大。如果发起控诉的话他将失去优势。"

(作家、汉学家和上海副领事密迪乐,他认为容闳的英文写作水平远高于自己)

在当时的中国人眼中,这件事的性质却是"在英国人的地盘上(英租界)打英国人。"对此,容闳感叹道:"英国人在租界拥有治外法权,但中国不明白其中的含义,以为是英国人得势。中国人温良和逆来顺受,能容忍各种侮辱和冒犯,这种驯服的忍耐性,久而久之外国人将不再平等对待,必将招来侵略……人有时被迫为奴,但不可在不必为奴时自甘之……无知、自负和保守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待到受过教育,懂得什么是他们权利,明白他们拥有公共权利和个人权利,就会起而为捍卫这些权利抗争,重新赢得外国人的尊重,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所以我的理想是促进文化交流,交流将使世界各民族亲如兄弟。"

人们打听究竟是何方神圣如此胆大包天,方才得知在自己同胞中有一位美国第一流大学的文学(英文)学士。不久有华人来请他翻译一些东西,随着逃入租界的难民越来越多,容闳加入了一个赈济难民的委员会,以委员会的名义向在沪外国人募捐。他作的英文募捐文书被散发了几万份,从外国人处募到两万多元,委员会非常满意。他的名声遂在华洋两界传开。

上海华人领袖曾学时身为洋行的买办,因投资英租界房地产市场积累巨资,其人身在商贾,却喜欢帮助读书人,尤其是那些没有功名而又身怀才具之人。他把容闳推荐给往经营丝茶的英国梅斯.登特公司经理韦伯。

韦伯非常赏识容闳,那一年日本开埠,韦伯想派容闳去日本当买办,日本亦是产茶大国,得此先发之利将是资本原始集累的绝佳机会。他推辞说买办在美国名声不好,被称为"奴隶头子",自己深爱耶鲁大学,不能做奴隶头子给母校丢脸。随即告辞,扔下曾学时与韦伯离去。韦伯对曾学时说:"容闳清贫却高傲,但贫穷和自尊往往相伴而生。"韦伯并没有表里他的失礼,随即聘容闳为茶叶市场调查员,并学习茶叶包装技术。

(“茶叶大盗罗伯特.福琼”)

当时英国人已在印度和斯里兰卡建立起红茶生产基地,英国植物学家福琼花十几年工夫,在武夷山追随茶庄学习,学会了全套红茶种植和制作工艺。中国茶叶品质虽佳但口味较淡,英国茶艺兑上糖和牛奶后,茶香被掩盖大半。英国人已经研发一种口味浓厚的红茶并在南亚生产,而且比中国人更进一步研究出一套茶叶品质分级系统,使茶叶生产和销售大大地产业化。中国的制茶是一套从培植到分销都十分讲究的传统,每一个环节都有无数繁复的规矩。英国人虽学会了制茶却在包装、运输、仓储等环节仍不得要领,他们希望从中国的传统讲究中提炼出科学方法。

这个职位非常合容闳的意,他可以藉工作游历内地,了解自己的国家,他成了一名市场调查员。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