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给《会说话的猪》书评起名“一只‘特会说话’的猪”,其实是想和王小波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产生对比。在书评开始之前,我想说的是,很多文学作品都会引用猪这个动物,有的可能是因为猪的优点,大多数都是猪的缺点,总之是表面说猪,实则论人,有的“人化”了的猪,让人心生悲悯,无比同情(比如王小波描写插队时的彪悍勇敢的猪兄,就几次让我落泪,无限感伤。),有的“人化”了的猪则让人十分厌恶,嗤之以鼻。这次,在匈牙利作家莫勒托瓦·久尔吉的笔下,这只猪无疑是后者。

《会说话的猪》无疑是很直白、很明显的一篇讽刺小说,内容通俗易懂,大量的政治隐喻也能让人一目了然,但凡是对小说时代背景了解一些,就很容易明白。这种类型小说同卡夫卡、卡尔维诺等一些比较“独特”的文体不同,他们更多是在社会意义上,而且政治政策性很明显,就像伍迪艾伦的剧本一样,以剧情取胜。当然,在我心里,这是远远无法比较的,我只想说,这篇讽刺小说与同类型小说想比,毫不让人反感,也并不肉麻,就我个人而言,我看书最厌恶的就是通篇充斥着政治词汇,满眼都是政治色彩,从名字就能看出风格的输,比如《红某》《革命某》等等,我无意影射,只是个人喜好,但这本书不一样,毕竟也是收录在荒诞小说里面,从名字到内容都是充满荒诞不经和黑色幽默的,一只会说话的猪,你以为会发生什么呢?

很简单,简要的说,这只猪成了服务社会主义建设的“情报员”,它伪装自己,埋伏在同类中,提供一些信息给管理员,开始还是单纯的为猪的饮食生产服务,后来就成了带有政治意义的“情报局局长”,它都做了这件事:

1、举报一只大公猪谈论英国生活多美好,怀疑带有资本主义倾向,公猪被调离猪圈,不知所终。
2、举报谈论“母猪架子”不合理的叫嚷的最厉害的公猪们,致使公猪们被阉割。
3、为情报第一次牺牲:因为频频递送情报,怕被发现,因此每当需要出去送情报,都要服食小肥皂,四脚朝天,口吐白沫。博得同类同情,以便获得信任,继续伪装。
4、自告奋勇“被杀”,做榜样,给猪们做了“宁死不屈”的榜样,因此这一年的屠宰场异常平静,超额完成。(当然,它并没有死)
5、组织发展一批“猪情报员”,继续举报。
6、在女经理的指引下,明白上报材料需要加工,要让“上面”看到好的,辩证就是“只要好的”(下文会详细说到)
7、偷偷收集女经理材料,备用。
8、爱上女经理,遭拒绝,把材料上报上级,女经理撤职,他升迁。

基本就是这几件事,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其实我们不难发现,这只猪的行为就是当时社会主义阵营搞大生产的时候普遍出现的问题:互相揭发举报、隐瞒事实夸大数据、投机取巧、“放卫星大跃进”等等,都在这只猪身上暴露无疑,作者笔法是凝练的,也很自然,这就避免了余华《第七天》里面接近报告式的纪实体,让人乏味。总体来说,是对当时社会状况,上下层心态和市民心理的一个很好的刻画。

让我觉得有意思的是,当这只猪举报很多材料之后,女经理开始不满:这么多问题,你不是让领导觉得我做的不好吗?要辩证的看,辩证懂吗?全面,客观一些嘛。然后,这只猪在笔记本里写到:辩证=只要好的。然后就受到女经理赞扬,我顿时联想到很多画面,自己也经历过一些类似这样的。中国五十年代大跃进不就是如此吗?亩产几十万斤,大放卫星,赶英超美不就是在一级一级的谎报最终导致全国上下失去理性和常识的吗?当下社会也是,某地方出现见义勇为的英雄,不料受伤,当地政府却不管不顾,原因就是:你伤了,不就是证明我们地区不太平吗?然后就无理的把这件事隐瞒下去,这件事是我在火车上亲字听一个大哥讲述自己经历的,当时心如刀割,也不相信,但事实如此。还有最近的邢台泄洪事件,一些地方少报、不报死亡人数,不同样是这种心理吗?多可笑,又多可悲!人命在他们眼里一文不值,只配换来所谓有眼无珠领导上的一句:很好,已阅!这是民主吗?还想到王小波书里面总质疑自己是否“存在”,《黄金时代》里面,王二当时被打伤抬到后山,领导上来视察,看望知青,队长和其他知青都因为怕连累自己否认有王二这个人存在,王二也不清楚自己到底存不存在,直到最后说受伤知青能给全部知青带来一种“合理”抱怨途径,这才又说有王二这个人。可见,有时候,人存不存在不在于自己,在于别人的需求,此时只能用王小波说的一句话表达我真挚的情感:我们生活那么多障碍,真他妈的有意思,这就是一种黑色幽默。

会说话的猪让我想到了人有时候的确就是一只猪,甚至有时候连猪都不如,当贪婪欲念兽心压制良心、理性、自制而存在并且张牙舞爪的时候,就容易出现以上现象。

我但愿像王二所说,做一只“特立独行”沉默的猪,也不要做一只“特会说话”伤害同类的猪,仅此而已。
——2016.7.25

来源:豆瓣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