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见报之日正值“二○一四书香文化节”开幕(本周六在塔石体育馆向公众开放),应该说,澳门的书展选择在这个时间点举办,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从本土文学层面来看,刚出版的作品有澳门基金会与中国作家出版社合作出版的“澳门文学丛书”二十二本、首批“镜海译丛”书作三本,再加上不久前本地文学奖项“中篇小说奖”公佈的得奖作品及作家,可说是新作如云;从国际文学层面来看,诺贝尔文学奖、曼布克文学奖刚公佈,今届及往届的作家、作品都多不胜数,围绕以上作家作品,不论举办作品展示还是论坛讲座,都为澳门书展举办活动提供了充实的内涵和多样的主题。

不过,从目前公佈的活动表来看,书展的多元性和世界视野均仍待加强,尤其在文学的深度与广度方面,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当然,这项责任也不完全是主办单位的,毕竟,在商言商,利用书展平台推销图书,增加图书销量是无可厚非,问题还是在于本地阅读风气淡薄,近年小城里的书店关了一家又一家,地产霸权不断挤压牟利空间不大的文化类产业,而民间看书、买书风气每况愈下,一、两个书展能起到的作用实在有限。但话说回来,笔者不只一次在本栏提出,与其东敲西打不成气候,不如将澳门现有的每年多个小型书展整合起来,由政府部门牵头,仿效“香港书展”的模式,举办一个以图书、影音、出版、教育等多范畴结合的中至大型书展活动,相信可更有效凝聚社会关注,推动书香社会建设。

当然,归根究底,推动阅读风气非一时半日之功,而“书展”更只是因,而非果,推动社会的阅读氛围,关键还在整条“链”的两端:作者和读者──“读者”的培养,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商业机构(出版社、书店等)的共同努力;至于“作者”,澳门业余作家不少,专业(或职业)作家不多,至于能够在澳门以外创出一片天、打出知名度的,更是凤毛麟角。培养作家,很难以成本效益的方式来推算,作家的出现,很大程度有赖于其个人的成长经历,而若一个社会具备足够的渠道,让作家能够有机会脱颖而出,也决定了社会文化资源能否被善用。一直以来,“写作”在澳门难有出头天──出版社和书店也不多,也欠缺文学类的报刊杂志(早年在《澳门日报》还有长篇小说连载,近年则改为每周一次的文化小说版),发表平台几乎为零,就算创作人有心写作,也难以磨砺笔尖。不过可喜的是,近年澳门的文学奖项有所增加,除了举办多年的“澳门文学奖”,近年也增添了“澳门中篇小说奖”、“澳门文学写作比赛”等奖项,让有心创作的创作人们一试身手。但美中不足的是,这些文学奖仍未能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推动读者的购买和阅读热情。

在这方面倒可以参考曼布克文学奖的评选经验:一直以来,和诺贝尔文学奖浓重的学院作派不同,布克奖的遴选过程更透明、也更贴近读者和市场──每个英国出版社只可以提交两本书参赛,并提供另五本书的推荐名单,评委有权在此基础上再添选不少于八本、不多于十二本小说,因此,可以说,从提名阶段开始,曼布克就形成了一个出版者、读者、评论者互动的沟通机制。

(二0一四金秋文学奖季巡礼·之五)

作者:常道

文章来源:讯报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