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某某 2020-02-15

新冠肺炎不是一个地方的悲剧,
而是全人类的。
所以,
请和我一起走进,
那些再也无法诉说的人生。

1

截止2月15日14:00,确诊66577,疑似8969,死亡1524。

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真实的人间惨剧。

我同事池瑾文在孝感,也是重灾区。

自她回老家后,我们每天都会通一次电话。

电话里,我几乎不说话。就听她讲所见之痛,所闻之荒唐。

最后,她或会沉默,或会压低声音抽泣,甚至忍不住痛哭。

她说:“没有人知道,数字底下的真相。”

是的。我们总以为,每天关注着微博更新,看着冰冷的增长数字,就了解疫情下。

然而,我们真的看见了吗?

2

呐喊

一个叫陈正维的武汉人,其父亲已经确诊多日,发着高烧。

2月9日,无法进食的父亲,终于等到入住方舱医院的通知。

然而,到了方舱医院,父亲却因为症状过于严重,被拒收了。

“我的东西都被踩烂了,被子都丢了,没有力气搬了。”

最后,父亲再次回到隔离点,等待遥遥无期的救治。

图:经济观察报

另一边,母亲确诊感染,却求助无果的李丽娜,最终崩溃。

她坐在自家阳台上,用尽力气,一边敲锣,一边哭喊。

“没有办法了,大家谁能来帮我下,我实在没办法了……”

幸运的是,李丽娜的母亲最终住进了汉阳医院。

不幸的是,李丽娜也出现疑似症状,也进行了隔离。

像陈正维和李丽娜这样的境况,虽然不幸,但能被看见,也是不幸中的万幸。

更多的人,可能直到离去,都等不到被救的曙光。

微博肺炎患者的求助超话里,充斥着让人窒息的求助信息。(恳请大家,如果无法给予实质性帮助,切勿拨打求助者的电话,请让他们专心处理疫情,免受不必要的打扰)

有的人感染。感染前,伴侣已身患重病,只能靠她照顾。

感染后,这个家彻底毁灭。

有的家庭全被传染。

这些呈现在公众眼前的求助,不过是冰山一角。

更多人的呼救得不到回音。

他们不懂得网络,跟不上时代的节奏。

他们甚至不懂如何拨打求助电话,只能等待死亡来临。

3

离别

然而,被救治,不代表被治好。

死亡仍在悄然逼近。

在武汉,一位父亲听闻儿子要被送往方舱医院,没有丝毫愉悦。

儿子担忧父亲被感染,反复叮嘱不准送行。

父亲不愿,一路跟在他身后。

转运车缓缓开走。

父亲一路骑车尾随。

隔着车窗,父子俩没说一句话。但沉默中,牵挂与不舍,尽在其中。

一位老母亲,得知身为医生的女儿被感染后,坚决要给女儿送苕粉。

两人隔着门相见。

门外,母亲艰难地蹲下身子,把饭桶放下。

“我给你带了苕粉。你炖了汤,然后煮点苕粉……”

门里,女儿早已泣不成声。

“你一定要多保重啊……”母亲还没说完,再也说不出话。

疫情下,生离死别天天上演。

山东一位87岁老人,不幸被感染。

祸不单行,83岁的媳妇也感染了,被送进了隔壁病房。

因为难受,奶奶不愿吃饭。

老爷爷就央求医护人员,让他与老奶奶见一面。

见面后,他一句句哄,一勺勺喂,老奶奶才勉强吃下救命的食物。

这应该就是霍乱时期的爱情吧。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就是灾难中仅剩的温情。

这点温情令人感动,但也令人悲伤。

因为我们都知道,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

如今,生离已是小事,死别已成日常。

很多至亲至爱,连最后一面都见不上。

2月1日晚,一个武汉女孩的母亲,疑似因新冠肺炎离逝。

她追着殡仪馆的车,一路追着哭喊:“妈妈……妈妈……”

火神山医院有一名护士,叫吴亚玲。就在这两天,她得知远在昆明的母亲,突然离世。

她悲痛欲绝,却无法回家,只有对着家的方向,鞠了三个躬。

“母亲呀母亲……是女儿不孝……”

但她又有什么办法呢?

一场灾难,摧毁了无数岁月静好,人世安稳。

来不及相见的人们,从此阴阳相隔;

来不及说出的牵挂,只能深埋心底……

4

逝去

如今,疫情还在肆虐。

然而,歌颂已经开始。

但我想说,不,请你们不要着急跪舔,死亡还在接二连三发生。

他叫杨军,是新冠病毒北京第一个死亡病例。

离世前,他还在和朋友说:“我身体硬朗,会慢慢好起来的。”

但5天后,他就去了另一个世界。

邱钓是武汉著名的老年健美冠军。

疫情爆发前,他已经在规划,2020年6月的“世界奥赛之夜”健美比赛。

然而,他的夺冠之梦永远不可能完成了。

他感染新冠病毒,匆匆离世。

一个人的离去,从不是一个个体的消逝,而是一个家庭的陨落。

一个31岁的孕妇,从感染到离世,仅仅12天。

12天内,丈夫倾家荡产,试图与病毒对抗。

然而等待他的,只有一尸两命。

《在人间》曾报道一个名叫“倩倩”的女孩。

大年初一,她的母亲因感染离世。

留给她的只有一封写满叮嘱的家书:

“你的面粉过期了,我给拿走了,食品都是有保质期的。

你一个人生活以后买小包装的,东西都要归好类,免得自己不记得。

用不了是一种浪费。别嫌妈唠叨,日子是要精打细算的过……”

之后,父亲也感染了,危重,至今生死未卜。

而她与哥哥,也确诊感染。

就连5岁的小侄子,也有发热症状……

在这场战役里,冲在最前面的,是医护人员。感染概率最大的,也是医护人员。

姜继军医生走了。

梁武东医生走了。

90后药剂师宋英杰走了。

徐辉院长走了。

“吹哨人”李文亮走了。

人们为他吹响哨声。

为他悲痛祈福。

在这2个多月里,我们见证了太多离别。

“悲痛”在他们口中,不是一个冰冷的形容词,而是生命无法承受之重。

5

曙光

这场浩劫,终点究竟在何处?

我们无法预料。

但绝望之时,希望依然存在。

方舱医院里,医护人员与病人们一起打太极。

一起跳舞。

一起大声歌唱。

他们比谁都懂得“疫情”的意思。

但他们选择乐观面对,迎面而上。

现在陆续也有好消息传出。

最初被感染的14名医护人员,已全部出院。

金银潭医院20名患者集体出院。

火神山医院里,病人还开展了互助小组。

被收治的轻症患者吴先生得知,只要两次检测为阴性,就会在近期内对病毒有抗体。

于是他申请成为“特殊志愿者”,帮助照顾、鼓励其他病人。

一来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
二来以自己作为正面例子鼓励其他患者。

如今,越来越多人成为吴先生的伙伴。

他们组成队伍,成为这场战役中,又一抹温暖人心的力量。

吉伯特说:“乌云背后,都有阳光。”

如果连被病毒附体的病人,都没有投降。那么,健康安全的我们,更不要提前认输。

没看见吗?

现在全世界的力量,都集中起来,援驰湖北,援驰武汉。

最好的医疗团队、最好的医疗资源,都奔向他们。

一切都在好转。

一切困苦终将过去。

疫区虽惨淡,但被全世界温柔地爱着。病毒虽难缠,但终将被攻克。

所以再熬一熬,再挺一挺,也许明天睁开眼睛,黑夜就已经散尽。

雪莱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参考资料:
财新网《武汉女子一度敲锣求助:“只要母亲活命”》
在人间living《武汉七旬健美冠军,没能度过这个冬天》
在人间living《妈妈在武汉隔离病房去世》
经济观察网《一位武汉重症家属的困惑:父亲从隔离点去方舱医院,又被拉回隔离点》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