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健谈民主与文化运动经历

作者和新西兰的民运人士合影。图/田牧

新西兰最大华文报刊——《新报》

陈维健有了自己的媒体——《新报》,为什么叫新报呢?一新,取之于国名新西兰;二新,来自于国父孙中山,1902年在檀香山创办了《檀山新报》,也是一份《新报》。将两个“新”兼而融之,就是陈维健一家的办报宗旨。

陈维健踏足新西兰岁月初期,尚无自己的媒体,当时马来西亚华人在新西兰有一份报纸,维健开始时常给该报投稿,包括也在该报刊登六四纪念活动广告等。维健维明兄弟与一批新西兰朋友坚持每年举办纪念六四活动。有一年六四前,这家媒体的老板接到中国大使馆通知,不能在报纸上刊登六四的广告,不能发表这方面的文章。一气之下,维健维明兄弟决定自己办报。

陈维健说:我们还有个副业——西红柿农场,租用了一个玻璃棚暖房,种植西红柿。我们的第一桶金,就是从西红柿农场获得的。我们白天在暖棚里种植西红柿,晚上在灯下撰写与编辑报纸。

《新报》一出,一发不可收拾,最初是周报,后来改版成双周刊,成为新西兰最大的一份华文报纸。

报纸面向新西兰华侨,运作量发行量非常大,所以也没有打上特定的反共政治旗号,比如:民主思想宣传与六四纪念等,也只是报纸内容的一部分,所以当时中共使馆一直在做我们的工作。这是第一份由中国大陆人主办的报纸,以前都是香港、台湾人在海外办报。陈维健的报纸超过了原先的那些华文报刊,影响出去,名声出去了,引起了外界广泛的关注,自然也引起了中共使馆的重视。

陈维健介绍:当时中共驻奥克兰总领事约我们一起喝酒,做我们的思想工作,说是国家发生了很大变化,你们也要回去看看,希望我们办报的方向要改变、调整。本世纪初,法轮功天安门自焚事件发生,中国使馆文化参赞找到我们,提供了官方的各种资料,意思很简单,希望按照中共的宣传口径向外报导。我给使馆回信道:“阅读了使馆提供的资料,但《新报》有不同的解读,你们的资料无需在我们的小小媒体上刊登,你们已在各大媒体上都有刊登了,倘若你们的文章没有地方发表,《新报》一定会优先刊登你们的文章。这也《新报》与中共的最后一次正面交道。

中共建政初期,政府通过没收股份、公司合营、清理关闭等手段,清除了私营传媒,堵塞了自由媒体窗口,自此中国的公众媒介、出版物,及后来的互联网等,仅一个管道、一个声音、一个主义,由执政者严控所有媒体的话语权。《新报》在新西兰的成功,无疑是一次革命,一次解放,一次自由民主的胜利!

文艺版“朗素园”驰名中外

《新报》面向海外华侨,除了国际国内新闻以外,还有社会政治栏目,及文学、文化艺术创作等栏目。

陈维健得意地介绍道:《新报》有特色的文艺版,宣传中国文化,弘扬中国文化。《新报》得天独厚的是,我们的岳母岳父,在国内均是资深媒体人。

陈维健、陈维明是兄弟,他们的妻子也是一双姐妹,大幼二幼,他们的岳母是周素子,是独立中文笔会会员。

关于岳父陈朗,陈维健介绍说:“我岳父是中国戏剧家协会的一位资深戏曲研究专家,曾担任中国戏剧刊物《戏剧论丛》的主编。”《戏剧论丛》是一份属艺术性刊物,研究当代戏剧问题、作家作品、舞台艺术,及介绍成就显著的戏剧艺术家生平、创作道路和艺术实践经验的刊物。

维健介绍道:“陈朗每天与我们一起上班,把着《新报》文字关,正因为有他的监督与指导,《新报》的打字员、排版员时常打趣说,在《新报》的工作几年,我们的研究生学历也完成了。在陈朗下面工作,这些人的文字功力都得到了大大提高。老先生一丝不茍,一个错字都不肯放过。即便是上了版面,校对时发现一个小小的标点问题,他也非要纠正不可,才能出版。有这样的资深编辑为《新报》把关,《新报》的文字与版面质量,可想而知。”

有位香港学者说:你们是以编辑《四库全书》的精神,来编办一份免费的报纸。维健感慨道:“《新报》离不开两老。”

周素子与陈朗抵达新西兰后,便配合《新报》的工作,第一、他们为《新报》文字把关。维健说:“海外媒体最大的问题是文字上漏洞百出,有时甚至惨不忍睹,有这两位资深编辑把关,我能自豪地说,文字上《新报》是最好的,无可挑剔的。第二、《新报》为两老提供了一个版面——”朗素园“专栏,这一栏目就是宣扬中国文化,其中还包括中国文化名人掌故等,图文并茂。

维健自豪地说:“海外华文媒体,没有一家报纸的文艺版可以与‘朗素园’媲美,十数年来‘朗素园’的口碑与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新西兰疆域,很多国内的、海外的文化名人,纷纷来信来函要求将每一期‘朗素园’专栏寄给他们,并予以非常高的评价。”

其时《新报》已经积攒了自己的产业,比如《新报》独立的办公楼与印刷厂,这在海外中文媒体业中是罕见的。

田牧、周素子(中)和廖天琪合影。图/田牧

温婉典雅的作家周素子

关于周素子,胡平有这样的描述:“五七年反右时她还在上大学,就被打成右派。她的丈夫陈朗先生也是右派。夫妻双双被发配大西北,后来陈朗被送去青海的劳改农场,这一去就是十三年。周素子则独自带着三个未成年的女儿,先是在兰州,后来一路流浪到杭州,靠打零工,甚至捡破烂维生。二十年后右派改正,夫妻始得团圆。凭着周素子的坚强与远见,一家人历经艰辛磨难而不散,而且三个女儿都考上了最好的大学。周素子出身名门,擅长诗词音乐戏曲。她的文字沧桑厚重,朴素典雅,简洁含蓄。”

周素子的作品有:《右派情踪》、《晦侬旧事——老家的回忆》、《周素子诗词钞》、《西湖赋》等。

廖天琪称赞道:书香门第出身的大家闺秀周素子,青年时代就容貌精緻美丽,气质不凡,多年的艰辛经历也剥夺不了她秀外慧中的品貌,而她的文学作品,文字典雅、斯文而隽永。阅读她的自传《晦侬旧事》,叙事详尽,细腻逼真,哪怕是描述最为悲惨而屈辱的经历,都毫无怨怒的戾气,反而字里行间透着对人性的深沈理解和宽容,不但凸显出浓浓的文学素养,也隐含一种精神上的超越。她不仅博学能文,又善诗赋,欣赏她的诗集《周素子诗词钞》,其旧体诗与词,也是非常美,对人文景物的描述,韵调优美,意境远渺,可以说是文如其人。她的才情堪称才女,而传奇性的经历,又提供了她丰富的写作素材,使得她在文学上有这样的令人瞩目的成就。素子近些时日,身体不适,行动不便,健康状况不佳,世界各地的周素子文友,都非常关心她,非常挂念她。

维健介绍道:周素子出版了不少书,其中有一本是《右派情踪》,她写了一百位右派的悲情故事,这些故事均在“朗素园”发表,这一百位的右派经历,可说是中国50万右派的缩影,所以《右派情踪》的读者非常多,不仅描述了个人的故事,而且与大时代的背景紧密相连,虽说这些人一度是那个时代的文化名人,可在残酷的政治运动面前,他们便成了微不足道的被社会唾弃对象。当初在“朗素园”发表时,题目用的是“右派回忆录”,可说是一部“大时代与小人物”的生命重笔。

“朗素园”除了颂扬与宣传中国文化外,还记录了中国文人遭受中共的迫害历史。(未完待续)

民报2020-04-01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