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

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自媒体的产生。自媒体打破了言论场的权力关系,每个人都可以开通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进行公共表达。这次疫情中也涌现了很多个体记录者,很多普通的武汉人用文字、视频记录自己的封城日记。

普通个体的封城日记是对宏大叙事的补充,是多元声音的表达,这些记录也让外界对武汉人的生活有更真切的了解

当然,这个权力关系并没有完全被颠覆。流量、名气在自媒体时代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出版了《武汉封城日记》,不知为何有人发的一张截图里的介绍语里写着“作家方方(郭晶),可是书的封面是明明写的是“郭晶”,就这样有人误会《武汉封城日记》是方方的日记。

当有人知道日记作者是我这样一个无名者的时候,就说:“居然借方方老师的日记蹭热度蹭到这种级别,真是醉了”。还有人说:“我也试着写过封城日记,没方方写得好,所以不写了。”写作不是谁专属的权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自己发声和表达,表达是可以通过练习有所提升的

人们的表达总是受到各种限制。这几年微博上的人身攻击特别常见,理性的辩论越来越少,很多人退出了微博。我本来就不常用微博,慢慢地也发得更少了。

年初,一个朋友说我们的退出是让出了舆论空间,我们不能被劣币驱逐。于是,我今年又开始慢慢用起来微博,不放弃微博这个舆论场。

我们任何人在微博的发言,对自己支持的微博的转发、评论、点赞都很重要,这是一种互相鼓励,一起坚持发声。

昨天的晚餐是包菜炒肉加蒸饺。

昨晚有人在小区群里说:“周三烟到货,有要的请联系159***预定”,有五六个人开始提问和预定。

“怎么取烟,怎么付款?”

“先口头预定,到货给钱”

“白盒红金龙如果有给我3条,行吗?”

“蓝楼1条有吗?”

“黄鹤楼(软蓝)多少钱呀?”

“红盒黄鹤楼要一条”

今天是个晴天,阳光不错。彤彤一家人跟我住一层,十点多我听到了他们在楼道里走过的声音。

昨天物业预定的鸡蛋到了,鸡蛋16元/30个,比上次定的便宜了4元。

社区的志愿者今天在小区群里组织团购米,还指出对米的种类等有要求可以写在备注里面。有人要“国宝桥米(20斤)一袋或者香满园东北五常香米(20斤)一袋都行”。

有人则说:“我要一袋蒸饭吃不粘的米(10到20斤的都行)”。志愿者是个男的,也不知平常是否做饭,他无奈地问:“蒸饭吃不粘的米大概是什么种类?”这个住户说:“你认为购买方便,啥品种都行。”志愿者只得回复了“好的”。

有人问物业主任:“请问现在被封在外上班的人员可以回小区了吧?”

物业主任回复道:“请你问问社区。”

工地开工了,机器的嘈杂声一下子就遮盖了其它的声音,楼下有人嬉闹的声音,鸟叫、狗吠的声音就被遮盖了。

我今天没有下楼,在房间里工作、写日记。前几天有个被领导性骚扰的女性打074热线来咨询,她把自己的经历发了朋友圈,结果有几个女同事说她们也曾被这个领导性骚扰。她们联合起来向公司投诉,要求公司调查处理。今天,这名咨询者告诉我,公司调查后决定开除骚扰者,并在内部发了公告。真是个难得的好消息。

今天似乎回到了封城前的生活,可是我心里又知道无法回到过去。我们有时候想回到过去是怀念曾经某个时刻的美好,或者想要逃避现在的痛苦。

其实,我内心一直抗拒去适应现在的生活,人为了适应变态的生存环境必然要做出一些妥协。我不想做太多的妥协,更害怕妥协成为习惯,想要坚守那些我珍视的信念

来源:Matters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