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日报11月14日发表题为“大学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 的公开信。公开信讲:“一些文科老师把中国当做了负面典型的案例库, ……谈到好的, 都是外国的,不好的,都是中国的”,其结果“让同学们感到心情很灰暗” 。可这些老师到底讲了什么把好当坏的案例呢?辽宁日报未讲。讲文科理论总是要联系实际,尤其是联系中国的实际,难道只能绕开中国,呲必西方才行?讲讲中国的苦难,制度之弊怎么没有激发学生救国报国之凌云志,反而“心情很灰暗”呢?

辽报的报道激起巨大反响,支持者与反对者的论战迅速在互联网上蔓延开来。环球时报为此热点发题为“评辽报批‘呲必中国’引激烈争论” 社评。环报矛头直指那些“呲必中国”的老师。说这些老师“应当有政治和道德底线,这个原则需要坚守。” “‘爱中国就应当骂它’, ‘爱之深所以恨之切’, 这些说法是一些自由派知识分子的核心主张之一。它影响了一些人,在高校圈里的流传更广泛些。” “必须指出,这些主张与中国现实的国家政治路线和高校治理原则都严重矛盾。”

在环报眼里,什么是政治底线?一党制。什么是道德底线?党文化。什么是现实国家政治路线?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什么是高校治理原则?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服从党决议的讲课政治纪律。这些就是不得愈越的黄线,就是一碰即死的高压线。

在讲课时不得呲(揭批) 必中国,那么老师在讲政治理论课时能不能比较各国政体,结合中国讲讲爱国与爱党的关系,讲讲何为民主?何为专政?在讲新闻课时能不能结合中国讲讲何为新闻自由?在讲法律课时能不能结合中国讲讲何为司法独立?在讲经济理论课时能不能结合中国讲讲何为反行政垄断的市场经济?在讲历史课时能不能结合中国讲讲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自己的新认识?在讲文化理论课时能不能结合中国讲讲传统文化的破坏和何为普世价值?不同论点的存在是正常的,而它们之间自由地争鸣才是真理发展的路径。环报不是经常吹自信这个,自信那个,即如此何惧“呲必中国”。

中国大陆的高校几十年来是重灾区,洗脑最深,迫害知识分子最重。现在也是“x不讲”的重点敏感区。控制与反控制斗争将愈来愈烈。青年人最少框框,最无畏,最有生气,他们就是未来,中国民主转型将由他们完成。中年教师为主的高校自由派知识分子是争取中国自由民主的一支重要力量。言论无禁区、学术无禁区、教学无禁区,高校是讲真理、讲真相、讲真话的重要平台。高校啊,一场更大的暴风雨将要来临!

北京查建国2014年11月20日
手机13661195761 家电010-67506064 电邮[email protected]

来源:作者提供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