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是一个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宝藏的多民族地区。长期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的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满、达斡尔、塔塔尔、俄罗斯等13个民族。由于各民族所处的地理、历史、社会、文化环境的不同在物质和精神生活上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民俗文化。

新疆多民族民俗学学科建设在新疆民族文化建设及其学术建设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良好的发展前景,集中表现为以下特点。

一、新疆面临的重要问题是稳定与发展。新疆是多民族地区,要实现地区稳定首先要增强各民族文化间的了解与沟通,从而实现民族间的和睦相处与共同发展。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是建立在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的。通过民俗学教学与研究能够切实提高各民族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可。民俗学课程成为增进各民族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其风俗习惯,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途径。

二、随着新疆旅游业的崛起,新疆民族民俗文化成为最重要的旅游资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提出“让新疆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新疆”的口号,想了解世界,首先要了解其文化,让世界了解新疆,也要通过对新疆民俗文化的研究来宣传新疆。民俗学重点介绍和阐释新疆各民族民俗,能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理解民俗中的丰富知识,深入了解新疆各民族价值观、信仰、理想、民族情感、道德传统。

三、随着时代的巨变和多文化的接触,新疆各民族民俗文化正在面临逐渐消退、变化的境地,民俗文化的传承形势确实不容乐观。因此在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如何通过教育方式保护和传承新疆民族民俗文化的丰富资源,如何发挥传统文化的应有作用,这是当今一个突出的主题。新疆民俗文化中蕴藏着不少优秀的艺术、思想道德精髓,它们是目前精神文明建设中可利用的文化资源,也是建立新疆精神的灵魂所在。

从多学科角度对新疆各民族民俗文化进行全面、系统的搜集、整理、研究并提出有效的保护、利用措施,在新疆尚处在初级阶段。因而,本学科将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改变以往对民俗文化现象研究各自为阵、单一描述、以写真或记述为主的方法,立足多学科交叉研究,对新疆各民族具有代表性和保护、开发利用价值极大的民俗文化现象进行全面数字记录和深层次研究,使濒危或面临失传的珍贵“活态”文化遗产得以存活和传承,使优秀民族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保持自身优势。新疆的实际情况和问题为新疆的民俗学学科和教育带来了新的任务和责任,意味着新疆不能没有民俗学。因此建设民俗学学科在新疆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学科传统及其发展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由中文系、历史系、中语系构成。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是其传统优势专业,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与民俗学》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4年获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民俗学专业一直为国家重点学科《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与民俗学》的主要建设项目。

新疆大学的民俗学学科发展历程及成果如下。

㈠在民俗学教学方面

新疆的民间文学教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后期。1958年王堡老师在新疆大学中文系任教时根据从云南大学等高校获得的有关民间文学的油印教材自编教材,并用汉语讲授,买买提伊敏·胡达拜地老师现场翻译的形式传授给维吾尔族学生。后来买买提伊敏?胡达拜地老师后来根据其讲课内容编写了维吾尔文的教材。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王堡老师为中文系的汉族学生开设了民间文学课程。1978年开始由阿布都克里木·热合曼老师为中文系民族学生开设民间文学课程并在1981年用维吾尔文出版教材《民间文学概论》。1979年王堡老师由钟敬文教授邀请到北京师范大学参与《民间文学》教材的编写工作。这本统编教材为教学工作提供了方便。老师们灵活应用教材,注意结合新疆少数民族民俗及民间文学的实际进行教学。并且加强了民间文学课程的新疆地方特色内容和教材建设。从1985年开始阿布都克里木·热合曼教授为维吾尔族本科生开设了“民俗学概论”课程并用维吾尔文出版教材《民俗学概论》(1986年)。在王堡、阿布都克里木?热合曼、袁志广等教师们的带领下,民俗学专业初步形成了一支稳定的教学队伍,并编写了具有自身特点的教材,课程建设趋向成熟。

上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一批年轻的博士、硕士学成归来,本课程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教学队伍构成更加稳定、合理,制定了较完整、科学的教学大纲,课程的讲授范围也进一步扩大。目前人文学院中文系、中语系、历史与民族学系各本科班级均开设了《新疆民俗文化概论》课程,在中文系与中语系开设《民间文学概论》课程。另外在中文系还开设有“维吾尔民俗学”、“维吾尔民间文学”、“歌谣学”“故事学”、“叙事学”等民俗学相关课程。教材建设成果也显著。用维吾尔文撰写出版《民间文学概论》(乌斯曼·斯马义,1998), 《维吾尔民间文学概论》(乌斯曼·斯马义,2009)、 《维吾尔民间文学体裁》(乌斯曼·斯马义,1994)等教材。

经过民俗学专业教师多年的共同努力,该专业开设的《新疆民俗文化概论》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民俗学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新疆大学2009年度校级教学团队”。“新疆民俗文化实验教学中心”2011年被评为“新疆大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课程主讲教师们在钻研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同时,努力研究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对民俗学课程的需求特点,以及不同专业、学科的特点,不仅将新疆民俗知识与相应的专业知识相融合,学生从课程中学到知识,而且切实提高了各民族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同。从这个角度而言,民俗学在新疆是一门值得重点扶持与培育的重要学科。

新疆大学是西北地区最早培养民俗学专业研究生的大学之一。在新疆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硕士点下设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方向并从1987年开始招收研究生。通过16年的努力,培养了一大批这一领域的硕士研究生。1997年“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博士点批准后,开始培养民俗学及民间文学方向博士研究生,已培养博士20余名。2003年建立了民俗学硕士点并根据新疆民族民俗研究的宗旨与任务设立“民俗文化学”、“新疆民俗文化研究”、“新疆民间文学研究”三个研究方向。至目前已培养研究生62人,在读研究生26人。毕业的学生在各大中院校成为新疆民俗学教学科研的主力军。

㈡在民俗学资料库建设方面:

民俗学专业从专业设立初期就开始重视实践教学,有计划的组织采风活动,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自1979年开始便与民间文学课程同步安排民间文学田野调查。本科生完成民间文学课程后,在第三学年暑假前前往新疆的广大农村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工作。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本专业利用实习的机会到全疆各地收集少数民族民俗物品,通过学院师生10余年的努力,2000年6月建立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疆大学民族民俗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现在占地210平方米,收集了汉族、维吾尔、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等新疆13个民族的5000多件具有珍贵价值的民俗和历史文物,每年接待参观者数千人,并且每年有专项资金的投入用于民族民俗资料的搜集与整理。该馆既具有博物馆的功能,同时又是学生实验实践的场所,通过在该馆的学习、观摩以及亲自参与文物的收集,丰富了学生的本土知识,引起学生基于新疆本地人文特色的创新型思考,加强了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和文化交流。2005年《新疆少数民族民俗博物馆》的介绍书籍以三种语言出版发行。

通过实践性课程和活动,本专业不仅收集到田野第一手资料,进行理论研究,还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创新、独立创造和快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更好地服务于地方文化建设提供了基础。

通过多年对维吾尔民间叙事诗的搜集、整理积累与研究,我们成功申报 “维吾尔族达斯坦”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达斯坦说唱艺术的有效保护与数字记录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二、新疆民族民俗学研究方面

近年来我们申请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新疆喀什地域文化研究》(201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哈萨克族中华文化认同、国家认同研究》(2010)、《维吾尔族非物质文化传承研究-以民间麦西来甫为例》(2005)、《维吾尔族民俗文化中的传统审美观念研究》(2008)、《喀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200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维吾尔民间叙事诗(达斯坦)研究》(200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研究项目《新疆非物质文化保护研究》(2005),国际项目《维吾尔族宗教文本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大英国与爱尔兰皇家人类学研究会,2008),《维吾尔民间叙事诗的记录与整理》(美国口头文学研究基金,2008)等。课题研究为民俗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实例,补充和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水平。民俗学研究成果也陆续出版。如,《骑手的毡房》(周亚成,2004)、《维吾尔族魔法故事研究》(乌斯曼力·斯马义,维吾尔文,2006)、《维吾尔文化简史》(阿布都克里木·热合曼,2006)、《20世纪维吾尔物质民俗文化》(阿布都克里木·热合曼,维吾尔文,2008),《维吾尔族麦西来甫文化》(热依拉·达吾提,维吾尔文,2011)等。

三、国际学术交流

为了加强与国内外民俗学、人类学等人文学科之间的学术交流2007年在民俗学教研室的基础上建立《新疆大学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中心》。中心成立以来我们先后与美国、英国、土耳其、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伊朗等国家的教学研究机构及同行建立联系,已承担国际项目5项。2008年召开《丝绸之路上的麻扎文化国际会议》,2011年召开全国《维吾尔达斯坦研讨会》。通过合作研究我们及时把握本学科世界最新学术趋向。

四、学科不足

新疆民族众多,由于教师研究兴趣和考入本专业研究生主要为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我们的研究重点主要放在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民俗文化,对其他人口较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搜集、整理及研究未能给予充分重视。

民俗学属于社会学的二级学科。而民俗学专业置于新疆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在该系属于边缘专业。这种属性不利于我们学科发展和申报民俗学博士点。

我们与国内各大学和研究机构民俗学专业的学术交流机会较少。

五、今后的学科建设思路

一是重视塔吉克族、蒙古族、达斡尔族、塔塔尔族等新疆人口较少民族民俗文化的人才培养与研究,并且在现有硕士点的基础上,争取在2年内获得民俗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培养民俗学方面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是加快民俗学教材建设。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组织本专业力量撰写《新疆民俗文化概论》教材。

三、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社会科学的发展变化速度极快。我们将结合以往书面记录方式重视影像、视听等现代传媒技术的应用,以期达到对民俗文化的有效记录。通过给学生讲授田野资料的采集技术与方法,民俗资料整理技术以及数字影像整体制作技术等,使学生掌握新的技术与手段,将来更好地为新疆的文化事业服务。

四是完善数字民俗实验室的工作机制,建立区内外资料最为丰富的数字民俗资料库。

(本文作者:热依拉·达吾提 Rahile Dawut,新疆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本文刊于《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反思民俗学高等教育14年”专栏,第10-13页。)

来源:《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