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超级大国为什么崩溃(71)

  红色帝国覆亡之谜(23)

 

在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离心倾向中,经济根源是一个重要原因。这个因素中除了加盟共和国经济权限过小之外,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是这些共和国的经济长期搞不好,突出表现是一些共和国经济单一和相对落后,而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生产力布局原则和经济体制等因素所造成的。

多年来,苏联一直没有处理好地区生产专业化和经济综合发展的关系,没有使地区经济得到应有的发展。

回顾苏联历史可以看到,苏联生产力布局的原则有一个从突出非经济因素到突出经济因素的转变过程。

二战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状况比较落后,苏联在配置生产力时优先考虑国防因素和政治因素。1920年代,联共()中央曾突出强调经济发展中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问题。1930年代,苏联把国防安全放在生产力布局的最重要地位,在东部建设了乌拉尔—库兹巴斯黑色冶金联合企业。东部重工业基地的建立,在卫国战争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60年代以后,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苏联改变了生产力布局的原则。在配置生产力时虽然仍有战备上的考虑,但已不把国防原则置于首位,而是把最佳经济效果作为布局方案的选择标准。与此同时,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苏联也不再把民族问题作为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原则,而是把效率原则放在首位,某种生产在什么地方经济效率高,就把有关企业和部门配置在什么地方。

生产力布局的效益原则落实到地区经济上,应该是实行地区生产专业化与地区经济综合发展相结合。可是,苏联尽管从理论上认识到地区生产专业化与地区经济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必要性,但在实践中却没有真正实现这一原则。

第一,1960年代以前,苏联往往只重视发展对全国有重要意义的专业化部门,忽视地区经济的综合发展。特别是不注意在新工业中心发展消费品生产,导致许多当地可以生产的消费品要从很远的外地运入,影响居民生活和地区经济发展。

第二,虽然苏联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上强调要加快各共和国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长期奉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导致各共和国重点发展的多为重工业和原料部门。而联盟支持发展这些部门,主要是要利用当地的资源,因此多为能源、矿产和农产品原料的生产,很少为加工工业。

第三,苏联长期忽视基础设施建设,尤其忽视社会生活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生产、轻生活,重主体工程、轻配套设施,把商业、服务等部门划入非生产领域,将其发展视为无足轻重之举。

第四,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主要用行政命令方法管理经济,“条条”“块块”相互分割。在一个地区内,专业化部门实行部门管理,直接隶属于中央部委;而消费品生产和服务部门实行地区管理,隶属于各个地方。因此,很难对整个地区的经济进行统一规划、全面协调。

1983年,苏联新领导人安德罗波夫试图通过扩大地方苏维埃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要求各加盟共和国、州和边疆区把自己境内的所有企业(不管其隶属关系如何)作为一个整体制订计划,以保证本地区经济的综合协调发展。但是,地方机构的权力对于隶属于部委的企业来说,仍属于“监督和建议”的性质,其意见仅供各部委参考。这种权力既无必要的法律保证,又无必要的物质保证,所以问题仍不能解决。

 

美国著名的苏联问题专家罗伯特.康奎斯特在其主编的《最后的帝国——民族问题与苏联的前途》(1986年出版》一书中,对苏联的经济发展与地区发展有以下的见解,可以用来作为以上问题的佐证:

 

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是要实现工业化。自从1922年取得了统治各民族的霸主地位,建立了红色帝国之后,布尔什维克就把这个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虽然统计中存在很多问题,但很明显,各加盟共和国的经济都有所发展,只是速度不同,形式各异罢了。但同样明显的是,各民族经济发展仍有很大的差距,尽管并不十分悬殊。可是,如果把人口增长率的差异考虑在内的话,至少最近20年以来,各共和国之间的差距还是扩大了。

根据1922—1940年苏联官方的生产统计资料,区域发展的情况大致是这样的: 所有加盟共和国工业发展迅速,但是只有三个加盟共和国的发展速度超过俄罗斯联邦;相反,非俄罗斯人各共和国(只有一个例外)农业生产发展比俄罗斯快得多。在各加盟共和国,直接用于发展工业和必要的基础设施的投资增加了20倍。全国各地都经历了城市化,其中俄罗斯和哈萨克的城市化最为迅速。从这一时期一系列统计数字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 苏联政策的目的在于促进各加盟共和国的现代化和经济发展,而资源则为这一目的的实现开辟了道路。

从战后各加盟共和国经济发展的调查中,我们可以得出相似的结论。由于巨额投资和高速工业化仍然是国家发展政策的核心,因而1950—1980年间各加盟共和国的工业生产迅速增长,不过增长速度有很大差别: 土库曼增长了8倍,立陶宛增长了30倍,多数非俄罗斯人共和国比俄罗斯联邦增长幅度大。下面列举1980年15个加盟共和国国民收入增长率和人均国民收入的数字,以说明发展速度上的差别:

国民收入(年人均增长率)

 

苏联         4.9%

俄罗斯联邦   5.2

乌克兰       4.5

白俄罗斯     6.6

乌兹别克     3.3

哈萨克       4.0

格鲁吉亚     5.7

阿塞拜疆     3.7

立陶宛       5.3

摩尔达维亚   5.1

拉脱维亚     4.8

吉尔吉斯     3.5

塔吉克       3.0

亚美尼亚     5.5

土库曼       1.6

爱沙尼亚     5.1

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指数

 

全苏联        100

俄罗斯联邦    116

乌克兰        90

白俄罗斯      111

乌兹别克      55

哈萨克        74

格鲁吉亚      88

阿塞拜疆      70

立陶宛        100

摩尔达维亚    81

拉脱维亚      132

吉尔吉斯      56

塔吉克        47

亚美尼亚      86

土库曼        56

爱沙尼亚      135

通过考察1950—1980年间总投资中各共和国所占的份额,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苏联在民族国家投资政策的目标。虽然有些波动,但总的来说所占比重还是相当稳定的。1950年以来,在俄罗斯联邦共和国的投资占每个五年计划总投资额的59一65%;在这期间,1950年代和1960年代投入的少一些,而1970年代则多一些。在乌克兰的投资占15—17%,总的来说呈下降趋势。1955年以来,在外高加索的投资保持在总投资额的3.5%,但是在中亚则从4%增加到6%。在白俄罗斯和摩尔达维亚则由4%增加到6%;在波罗的海诸共和国由2%增加到3%。而在哈萨克的投资占5—7%。实际上,苏联政府并未作出努力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至少在人均投资方面是如此,这在苏联的投资分配中表现出来。1951—1980年,人均投资额在外高加索和中亚诸共和国增加了1—2.5倍,在俄罗斯增加了2.5倍,而在最发达的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则增加了5—7倍。

虽然勃列日涅夫1972年宣称苏联经济发展水平已基本上拉平,但是大量的官方材料表明,各加盟共和国之间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从上面数字我们可以看出1980年人均国民收入的相对水平。那一年,最富裕的加盟共和国爱沙尼亚的人均国民收入几乎是最贫穷的塔吉克的三倍。1960年以来,各加盟共和国之间的差距扩大了。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俄罗斯在这一时期名列前茅,而中亚共和国和阿塞拜疆人均国民收入最低。虽然后者中多数共和国的国民总收入增长较快,但由于人口增长快,从而阻碍了其相对地位的提高。苏联目前的区域性差距和国际上相比较还不算过分大,但很明显差距是存在的,而且没有缩小的趋势

在布尔什维克所构筑的伊甸园里,并没有出现一切平等公正的如意境况,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诸方面都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社会发展很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固然有历史遗留的因素,但更多的是现实的人为的因素。

由于苏联没有解决好地区生产专业化与地区经济综合发展相结合的问题,由于各共和国经济权限过小,既无权也无力综合发展本共和国经济,造成很多共和国形成单一经济的畸形结构。请看以下数据:

哈萨克共和国在全苏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中(1980年代数字)占重要地位的是煤炭(18.7%)、铁矿石(10.5%)、锌(40%)、铅(60%)、铬(95%)、铜(33%)、粮食(9.6%)、羊毛(24%),基本上是能源和农产矿产原材料生产基地。而食品、轻工业品和机电产品生产落后,是消费品净进口国。更为典型的是两组数字的尖锐反差,一是铁矿石产量占全苏的10.5%,而铁的产量只占4.6%,钢占4.3%;另一个是羊毛产量占全苏24%,而毛织品产量只占4.7%。这就是说,生产的主要是初级产品,而加工工业很落后,是单一经济的典型表现。

乌兹别克共和国的主要产品是棉花(61.8%)、生丝(47.5%)、植物油(15.8%)、蔬菜(9%)、葡萄(8.3%)、羊毛(6.2%),显然也是个低层次的经济结构。不仅如此,问题还在于棉花产量占全国61.8%,而棉织品产量仅占5.8%;生丝产量占全国47.5%,而丝织品产量仅占6.7%

塔吉克共和国的棉花产量占全苏10.8%,而棉织品产量仅占1.6%;生丝产量占9.5%,而丝织品产量仅占3.5%

土库曼共和国也是初级产品和原料供应地,其天然气产量占全国11.3%,棉花产量占全国16%,而棉织品产量仅占0.3%

摩尔多瓦共和国水果产量占全苏12.6%,其中葡萄产量占20.8%,罐头产量占8.3%

外高加索主要生产葡萄酒和茶叶。格鲁吉亚共和国的葡萄酒产量占全苏70%,茶叶占94.7%,葡萄占10.3%。阿塞拜疆共和国的葡萄酒产量占全苏30%,葡萄占21%,棉花占6.8%,生丝占13.8%,而丝织品仅占1.4%

这些共和国经济单一化,主要产品停留在初级水平,表明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这就使各共和国在全苏经济中明显处于不同的地位,单一经济的共和国地位低下、作用微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消费大大低于全苏平均水平。请看下列数据:

 

各共和国经济在全苏经济中的比重(1990年数字)

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财富

 全苏联     100      100

 俄罗斯     58.7     60

 乌克兰     16.5     16.8

 白俄罗斯   3.8      3.7

 爱沙尼亚   0.7      0.7

 立陶宛     1.6      1.4

 拉脱维亚   1.2      1.1

 摩尔多瓦   1.2      1.2

 格鲁吉亚   1.7      1.6

 亚美尼亚   1.3      0.9

 阿塞拜疆   1.4      1.6

 哈萨克     5.3      5.3

 乌兹别克   4        3.5

 吉尔吉斯   0.9      0.8

 土库曼     0.9      0.8

 塔吉克     0.9      0.7

        工业产值   农业产值

 全苏联     100     100

 俄罗斯     66.4     46.2

 乌克兰     16       22.5

 白俄罗斯   4.1      5.9

 爱沙尼亚   0.7      0.9

 立陶宛     1.2      2.2

 拉脱维亚   0.8      1.4

 摩尔多瓦   0.8      2.2

 格鲁吉亚   1.2      1.4

 亚美尼亚   0.8      0.6

 阿塞拜疆   1.7      1.8

 哈萨克     3.5      6.9

 乌兹别克   1.7      4.6

 吉尔吉斯   0.5      1.3

 土库曼     0.4      1.1

 塔吉克     0.4      1

    各共和国与全苏平均水平之比(1990年数字)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人均消费

 全苏联     100    100

 俄罗斯     114    108

 乌克兰     92     97

 白俄罗斯   106    108

 爱沙尼亚   140    151

 立陶宛     123    127

 拉脱维亚   133    137

 摩尔多瓦   80     85

 格鲁吉亚   90     95

 亚美尼亚   118    93

 阿塞拜疆   56     57

 哈萨克     90     84

 乌兹别克   56     59

 吉尔吉斯   60     66

 土库曼     75     66

 塔吉克     50     48

    各共和国经济的不同地位和不同水平,落实到劳动者个人身上,便表现为企业职工工资和农庄庄员劳动报酬的不同程度的差别,造成单一经济的共和国劳动者相对贫困。

 

   各加盟共和国的劳动者月平均收入(卢布,1989年数字)

     职员月收入  庄员月收入

 全苏联    240.4    200.8

 俄罗斯    258.6    221.3

 乌克兰    217.7    184.3

 白俄罗斯  227.8    211.7

 格鲁吉亚  197.7    169.9

 阿塞拜疆  179      182.3

 亚美尼亚  219.9    204.9

 摩尔多瓦  200.6    196.5

 哈萨克    233.6    210.3

 乌兹别克  193.8    165

 吉尔吉斯  197.5    198

 土库曼    221.3    203.9

 塔吉克    188.3    166.3

 立陶宛    244.1    257.3

 拉脱维亚  249.9    264.2

 爱沙尼亚  270.1    317.6

    从以上数字中可以看出,除波罗的海三国由于历史原因所决定,职工工资水平相当于俄罗斯,农庄庄员劳动报酬甚至高于俄罗斯之外,其他共和国的劳动者收入都低于俄罗斯,中亚四国(除了哈萨克)、外高加索的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以及摩尔多瓦,其职工月平均工资都比俄罗斯低20~30%

由此可见,苏联当局提出的逐步拉平各共和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目标终归没有实现。

 

关于苏联各族人民生活水平问题,《最后的帝国——民族问题与苏联的前途》一书中这样论述:

 

由于各民族收入与消费的资料尚未公布,现在无法估价苏联各民族生活的相对水平。然而,我们可以根据各共和国的有关数据作出某些判断。请看下面列举的1960—1980年各共和国相对生活水平的指数:

人均消费水平(苏联=100)

   1960   1970   1980

俄罗斯  106.6  107.1  109.5

乌克兰   94.3   96.6   91.7

白俄罗斯 84.4   95    98.9

乌兹别克 80.4   78.1   77.6

哈萨克   95.6   91.2   90.6

格鲁吉亚 95.4   88.9   93.4

阿塞拜疆 74.4   69.4   67.7

立陶宛  109.9  118.4  115.9

摩尔多瓦 72.5   90.8   97

拉脱维亚127.3  126.3  114.9

吉尔吉斯  74.7  76.1   72.7

塔吉克   70.5   66.7   62.1

亚美尼亚  87    85.9   81.4

土库曼    82.4   82.2  78.3

爱沙尼亚130.2  132.9  131.1

           (未完待续)

荀路  2022510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