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超级大国为什么崩溃(85)
——赤色帝国覆亡之谜(37)

《来自上层的革命——苏联体制的终结》以《经济改革》为题,用数据说明1980年代苏联的经济并不像人们认为的那样奄奄一息,以此证明苏联的经济体制是可以改革并获得重生的。

苏联崩溃的通常性解释并不符合苏联改革时期的经济运行模式。有证据表明,苏联经济不仅没有紧缩,更没有“崩溃”,因为苏联体制的社会主义成分依然存在。改革时期的经济调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85年到1986年,变化相对温和。第二阶段从1987年到1989年,政府采取了一些较为激烈的改革措施,尽管这些措施仍然局限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范围内。标志经济变化第三阶段的是1990年到1991年。在这个阶段,亲资本主义联盟获得了足够的政治力量,使经济体制的变化超出了社会主义改革的范围。苏联经济直到第三阶段,当政治的手段被用来拆除体制的障碍时,经济才开始走向紧缩。因此,那种把苏联经济的崩溃归结为体制自身矛盾的结果的观点,是和这一前后因果次序不符的。

下列数据提供了苏联经济总产品和总消费增长率的资料,包括西方国家估算的结果和苏联官方统计的结果。数据显示了改革前期经济运行的变化情况,不但把改革第一、二阶段的结果——1985年到1989年——和改革前五年的增长情况作了比较,而且表明了三个阶段的经济调整的增长率。

1980-1991年苏联经济增长率(%)
西方国家估计
国民生产总值 消费品
1980-1985     1.8            1.9
1986                 4.1            1.5
1987                 1.3            2.2
1988                 2.1            3.5
1989                 1.5            2.3
1990                -2.4            1.5
1991              -12.8

苏联官方材料
国民生产总值 消费品
1980-1985     3.2               3.2
1986                 2.3               3.5
1987                 1.6               3.5
1988                 4.4               4.2
1989                 2.5               5.1
1990               -3.9               2
1991             -15               -13

从上列数字可以看出重要的两点。第一,它们表明了苏联经济在1985年至1989年即改革的前两个阶段仍继续增长,只是在1990一1991年,当第三阶段社会主义体制瓦解被感觉到了的时候,经济才开始紧缩。数据表明,苏联经济在1985年至1989年每年都有增长。1990年有轻微的紧缩。到1991年,经济进入了一个从任何角来看都是严重的时期。

第二,上列数据清楚地表明,总消费品这一为市民最为直接地体验到的变量,不管是根据西方还是苏联官方的估计,在1985年至1989年间比1980年至1985年间都有显著的增长。此外,无论从西方的还是苏联官方的统计看,消费品在改革的第二阶段比改革的第一阶段得到了引人注目的增长,直到1991年即改革的最后一年才开始紧缩。

这些材料看来和人们广为接受的观点相矛盾,在这种观点看来,苏联改革走过了一段经济运行日渐恶化的时期,尤其是在消费品的供给上。一般的苏联市民确实经受了从1988年开始的经济变化产生的问题,人们感受到了消费品供应的恶化,但资料显示1991年前消费品仍处于增长水平。

经济的改革,除了与之伴随的迟至1989年的经济增长,同样产生了经济的混乱,而混乱以显著的速度加重了试图超出社会主义的改革范围的政治派系斗争。亲资本主义的政治联合力量的增长,到1990年已足以分解苏联体制中核心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这种力量对1990年和1991年的经济紧缩起着主导作用,虽然它不是解释紧缩的惟一因素。在经济紧缩持续两年后,社会主义改革的努力被一场更剧烈的运动付之流水。

以上论述的情况基本符合事实: 1989年以前,苏联经济状况还过得去。但必须看到,苏联经济的短缺性危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与经济的增长相伴随的,形成一方面是生产的增长,一方面是所需商品的短缺。从短缺到衰退,苏联经过了一个漫长的生产效率下降时期。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的所谓发展,是以巨大的代价取得的,是不足以称道的。从1951一1990年的投入产出指标对比可以看出,苏联二战后各个五年计划的国民收入、工业产值(个别例外)和农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均低于相应的投资增长速度,这就表明计划经济的生产效率在不断下降。

1951一1990年苏联投入产出的主要指标
(与前期相比的年均增长率,%)
1951-1955 1956-1960
投资总额     13.6            13.3
国民收入     11.4              9.1
工业投资     15               10.3
工业产值     13.1           10.4
农业投资     18               13.4
农业产值       4                  5.7
1961-1965 1966-1970
投资总额       7.7               7.4
国民收入       5.7               7.2
工业投资       7.9               6.6
工业产值       8.6               8.5
农业投资       9.6               9.5
农业产值       2.3               3.9
1971-1975 1976-1980
投资总额      7.2                5.2
国民收入      5.7                4.2
工业投资      7                    5.4
工业产值      7.4                4.4
农业投资    10.7                5.2
农业产值       2.5               1.7
1981-1985 1986-1990
投资总额       3.3               5
国民收入       3.2               1.3
工业投资       3.6               5.3
工业产值       3.7               2.5
农业投资       1.8               3.3
农业产值       1                   1.9

苏联经济生产效率下降不仅表现为基金产值率下降,而且表现为物质消耗率上升。在六十年代以来的各个五年计划中,社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均高于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这是消耗率上升的有力证明。苏联不仅存在着自身不同时期相比的效率下降,而且存在着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的效率下降。这就表明,苏联生产效率下降,虽然不能排除与科技进步引起的因素有关,但主要原因在于苏联经济模式本身。

商品短缺和生产效率下降并存,必然导致经济增长速度逐步放慢,最后转为负增长,于是苏联经济从商品短缺发展到衰退性经济危机是必然的。1990年以后的经济崩溃状况其实是其弊病大爆发的结果,无论是谁也救不过来了。

《来自上层的革命——苏联体制的终结》一书认为,苏联经济的辉煌时期是在1928年一1975年。它是这样印证的:

20世纪初,当社会主义观念还鲜为人知时,西方经济学家就对中央计划经济是否可行展开了争论。1928年后的苏联经验解决了这场争论。不管苏联体制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它毕竟没有显示出不可行性。相反,在西方于1929年后陷入长达十年之久的萧条时,苏联经济却开始了一轮快速工业化的时期。

苏联领导层首先集中精力建立重工业基地,这些基地大部分是新建的。国内机器设备工业发展的步伐,足以说明三十年代工业化速度之快。1932年,苏联的机器设备78%依赖进囗,可是到1937年,只进口了不到10%,其他全是国内生产的。

一本关于苏联经济的美国教科书总结说,“大致在1937年,苏联已经转变成一个工业化国家”。工业化的标志,就是一个国家的劳动力从农业到工业的转移。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库兹涅茨写道:

这一转移(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速度,在苏联远比在其他发达国家快得多……从1928年到1940年的12年里,苏联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数量,在其他国家需要30年至50年。

库兹涅茨补充道: “看来只有日本(以国内产品为基础)的工业化速度与苏联较为接近。”

1941年纳粹入侵,苏联被迫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此时建成的工业基础已能够生产当时所有的武器了,包括坦克、大炮和战斗机。战争给苏联造成了严重的破坏——1945年,苏联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其工业产值只相当于战前的30%。然而,战后苏联经济复苏也很快,1950年的工业产值就超过了战前的水平。随后30年,苏联经济一直增势迅猛。

苏联经济在达到传统社会主义目标方面,确实取得了某些进展,包括充分就业、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可是,经济快速增长和技术进步这些目标,在社会主义理论中总是占有重要的分量。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者认为,判断一种经济体制是否合理,最终要看它是否能够有效地推动技术进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他们盛赞资本主义带来了快速的经济增长,但又相信社会主义最重要的优越性之一就是能够达到更快的增长。这种快速增长的最终目标,不是消费品产量的无止境提高,而是最终达到全面富裕,每个人的物质需要都能得到满足,可以集中精力从事比物质消费更高级的活动。

因此,苏联领导人非常重视经济的增长。只有通过快速的增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表现出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才能实现。来自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威胁也强化了对快速增长的强调,因为强劲而不断增长的经济是现代世界中军事实力的必要基础。经济快速增长既保证了国家的生存,也保证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未来,否则二者都会受到威胁。

苏联官方统计使用了“物质生产净值”(NMP)这一概念,而不是西方的“国民生产总值”(GNP)概念,来衡量经济总产值的增长。二者的区别首先在于NMP排除了大多数服务项目,除了和实物商品的生产直接相关的服务(例如铁路货运)之外。西方专家认为,苏联官方的NMP数据包含了严重的歪曲,夸大了经济增长的速度。

下列数据提供了苏联经济年度实际产量的增长率数据,同时列出了美国经济的增长数据以资比较。苏联官方统计表明,其NMP在1928一1975年间一直迅猛增长。

苏联和美国年均经济增长率(%)
1928-1940 1940-1950
苏联NMP    14.9                5.1
苏联GNP       5.8                2.2
美国GNP       1.7                4.5
1950-1975 1928-1975
苏联NMP       8                   9.1
苏联GNP       4.8                4.5
美国GNP       3.3                3.1

苏联经济从二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一直运行良好,能给人民带来实惠吗?官方数据虽然可以说明一些问题,但终归还是应该由人民大众的切身感受来证明。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倡扬民主化和公开性,群众敢说真话了,苏联社会的真实状况也就得以显示出来了。

苏联历史学家皮亚霍在他所著的《苏联政权史(1945一1991)》中披露了苏联人民在比较宽松的条件下流露的心声:

1987年夏,全国举行地方人民代表苏维埃——地方权力机关选举。决定进行试验——准许一些选区按照苏共中央一月全会的规定进行投票,即准许差额选举。中央书记拉祖莫夫斯基6月29日呈送的一份报告对试验进行了初步总结:选民对州、边疆区代表投反对票的人数是以往的九倍,当局第一次遇到大批选民不到选举站投票的情况。而且有九个选区第一次没有搞成选举。这还不是政治风暴,不过已能听到远处的头几声雷鸣。

除了这些情况,再看一看地方选举委员会记下的选票上的手写文字。按照苏联的政治传统,有的选民把选票当成“上访信”,把认为必须向当局说的话写在选票上。这些选票被宣布为废票,但是手写的文字被复制下来,送交从国家安全委员会到党的权力部门的主管机关。之后,通常把最典型的手写文字汇总,上报党的最高领导层。

我们援引几段文字:

“希望像六十年代一样: 食品供应正常,不抢购酒。”
“我们请求增加合作社商店的商品品种。”
“但愿蔬菜供应好一些。”
“必须尽快改变生产物美价廉商品方面的落后状况。”
“请多生产鞋子和毡靴。”
“货架上儿童用品少。”
“商店里很多事不像话,售货员卖东西缺斤短两。什么时候整顿好?”
“生活必需品什么时候停止涨价?”
“为什么没有平价肉制品,只有议价肉制品?”
“我们要求公平分配肉制品——凭票。”
“日用品行业和其他为居民服务的部门应该接受消费者的监督。”

这就是苏联人民对70年社会主义社会的真实感受!

叶利钦夫人奈娜回忆起她1991年随叶利钦访问德国的情况时说: “当时应邀参观市场和路旁的店铺,那里商品丰富,琳琅满目,想到俄罗斯商店里商品奇缺的情况,羞愧得恨不得一头钻到地底下。心想,我们一辈子都在工作,完成五年计划,但是,为什么我们什么都没有呢?”

无论是斯大林的“五年计划”,还是戈尔巴乔夫的“加速发展”战略,都没有让苏联人民摆脱口袋有钱买不到香肠的窘境。直到苏联解体,红色帝国的子民都没有享受到大口吃肉的口福。这种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不知道到底优越在哪里?

中国学者姜跃在《红色帝国的崩溃》一书的序言中,用她的亲历叙述了苏联民众在经济困境中的可怜相:

有一件事是我亲身经历的,让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1991年3月,我参加了明斯克市的一个业余网球俱乐部,在那儿我同苏联姑娘娜达莎和伊琳娜成了好朋友。有一天,我看见娜达莎的眼圈红红的,知道她刚哭过。一问原因,才知道她是为她的小狗饿了两天而伤心。苏联人爱自己的宠物胜过爱亲生的孩子,娜达莎的丈夫排了两天长队,也没有买上凭票供应的猪肉,于是小狗两天都未进食。娜达莎在家里一听见小狗饿得汪汪叫,就忍不住要流泪。她央求我救救她的小狗,我只好答应了。我们留学生还买得起自由市场上的高价食品,以后我每次去网球俱乐部之前,都用一个小饭盒把同学们吃剩的鸡骨头、鱼骨头和肉渣子收集起来,给娜达莎带去,娜达莎感谢不尽,每天都带着她的小狗早早地在网球场等我。

还有一件事让我记忆深刻:也是1991年夏天,在莫斯科加里宁大街。这地方当时到处都是摊点。那天我正在一个地摊上欣赏着各种望远镜、唱片和其他东西;摊主是个文质彬彬的看起来很有修养的俄罗斯青年。当我正准备离开的时候,忽然来了个中国人。那位同胞操着北方口音,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他胡乱翻了那一堆用过的唱片,根本没有要买的意思。俄罗斯青年很认真地告诉他唱片的价格,那位中国同胞听了后,很轻蔑地笑了,然后从身上掏出一张钞票,炫耀地在俄罗斯青年面前晃动着说:“你认识吗?这是美元,美元!”俄罗斯青年不懂中文,但明白那个中国人的用意,他马上一声不吭,脸上浮现出很复杂的表情:是痛苦?是屈辱?是为自己的国家落到如此地步而感到悲伤?谁也无法说清。

我逃也似的走开了。我不敢再看那位俄罗斯青年,也不敢再看那位同胞。我为这两个完全不同心境的男人而感到无地自容。同样,我的心情也极为复杂,无法言说。

1991年,苏联已经面临重重危机。特别是经济危机、国家财政收入减少、预算赤字增加,这些都迫使印钞机加速运转。

同时,政治危机也愈演愈烈,联盟中央摇摇欲坠。一些西方国家过去曾表示愿意就债务问题签订协议,然而这时都对此变得谨慎了。

当时的苏联领导人甚至想用政治交易换取一些资金,例如答应与韩国建交以换取五亿美元贷款。

甚至还发生这样的事: 政府竟然在未经储户同意的情况下提取单位和居民存在银行的外汇存款,甚至包括戈尔巴乔夫在国外出版书籍而获得的外汇(他本人也许不知道此事)。苏联的涉外银行无法按时支付进口商品的货款,不少轮船因拖欠货款和停泊费用而被扣押在外国港囗。当时政府各部门之间往来信件的主要内容之一是: 在国外的苏联专家怎么办?因为没钱给他们发工资,也没有钱让他们回国。

苏联把改善经济的希望寄托在1991年于伦敦举行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上。戈尔巴乔夫表示,希望这次首脑会议能够邀请他出席。总统委员会成员普里马科夫为此前往伦敦,在电视台谈到了苏联崩溃可能出现的危险,如果西方不提供经济援助就会产生混乱。西方七国首脑邀请戈尔巴乔夫参加了会议,但是没有答应提供经济援助。

1990年底至1991年初的几个月中,戈尔巴乔夫处于两难之中: 不使用武力就无法保护整个联盟国家,而只要动用军队就无法获得西方的经济援助。

西方与苏联的关系越来越冷淡,苏联急需西方的货款,于是只好让步。在强大的压力下,戈尔巴乔夫于1991年1月决定对立陶宛动武事件划清界限,这实际上是发出了明确信号: 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成为既成事实。这是戈氏的无奈之举,因为严重的财政危机限制了红色帝国的军事行动。

1991年春天,戈尔巴乔夫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已经无法用武力保住整个苏联了。因为——没钱了。

这就是一个超级大国崩溃的一个主要原因——经济危机。它发轫于斯大林推行的“五年计划”,终结于戈尔巴乔夫支持的“五百天计划”。

(未完待续)

荀路 2022年9月15日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