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法则已经上路
把我们都逼到墙边。
那堵墙就是自然的法则。
它缺乏福音信念。
巨大悲哀我们都必须分担。
然后就可能承担。
大悲哀就是大关怀。
我们都必须学会这点。
这属于所有理当和应该
对人人都是必须。
人人都必须学会对这世界关怀。
当人类拥有足够力量的现在
形成世界悲哀
那么正是时候
及时治愈世界悲哀
早于一切自然变成
人人的悲孩。
这就是所谓及时关怀。
真正的悲哀
及时看到并明白。
电子
电子以环舞旋转
蛹的持久性,
最里面的茧
不会自行打开
因为它们保持不变。
不适于孵化出来。
那里适于守护保全
内在的形变,
更深的摇摆
最里的舞者表演。
来源:选自马丁松诗集《光明与黑暗的诗》(1971年)
(张裕 译于2024年10月27日)
译注:哈里·埃德蒙·马丁松(Harry Edmund Martinson,又译哈瑞·马丁松,1904年5月6日—1978年2月11日),瑞典著名诗人、作家,早年当过海员,1949年当选瑞典学院院士,1974年与另一院士埃温德·雍松(Eyvind Johnson,1900—1976年)同获诺贝尔文学奖,1978年在医院中自杀去世。其主要诗集有《鬼船》(Spökskepp,1929)、《游民》(Nomad,1931 年)、《自然》(Natur,1934年)、《顺其自然》(Passad,1945年)、《蝉》(Cikada,1953年)、《图勒的青草》(Gräsen i Thule,1958年)、《车辆》(Vagnen,1960年)、《光明与黑暗的诗》(Dikter om ljus och mörker,1971年)、《丛簇》(Tuvor,1973年)等。其长篇幻想史诗《阿尼亚拉号》(Aniara, 1956年)和长篇小说《荨麻开花》(Nässlorna blomma,1935年)中文版有华裔瑞典作家万之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