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商海布局
(57)珠海行

一路上车马劳顿,风尘仆仆,我们来到了珠江三角洲的南端,毗邻澳门的珠海经济特区。

广东有两个经济特区,深圳,我去过多次;珠海,是第一次来。第一印象:远不如深圳兴旺。拱北在珠海城区的中心,相当于深圳的罗湖口岸,当年并不繁华。据说广东人更喜欢珠海,因为在他们眼里,深圳是全国的;珠海是广东自己的。

计算中心的公司在珠海买了两套单元房,面朝丽景湾,一线海景,在阳台上就能观赏到潮起潮落。这样的住宅,我在网上查了一下,现在的房价应该超过百万了。我们就下榻在那里,第一次出差在外而不用住宾馆,还有自己的房子住,但感觉并不美妙。吃饭不方便、要自己打扫卫生,这都是小事,主要的麻烦是蚊子,叮得晚上睡不好觉。蚊香、蚊帐都用上了,但效果不大。

计算中心派人带领我们去看了那家捅了300万元窟窿的钮扣电池厂。工厂早已歇业,工人也已遣散,只留下空落落的车间、冷冰冰的设备。我走近仔细看了一下这条据说花了100万美元引进的生产线,发现有一台马达是1927年制造的,上面的新油漆是草草涂上去的,既不匀,也不亮。这个家伙,做假都不认真,更谈不上专业。

我说的这个家伙,是指同计算中心的拱北新技术公司(下面简称“拱新”)合资的港商。这是一个奸商在改革开放早期如何坑骗大陆人的典型案例。他是如何设局、收买、得逞的?我把这些伎俩写出来,虽然登不了MBA的大雅之堂,或许可以从其中的一个角度,帮助人们了解今天中国的贪腐,是如何起步的。

港商:我们合资办一个钮扣电池生产厂,原材料的采购、产品的技术、市场销售,都由我负责。你们负责生产就可以了。

拱新:好!

港商:要引进一条生产线,价格大约是100万美元,双方各出一半:50万美元。

拱新:我们没有钱。

港商:没关系,立项之后,我可以帮你们找到银行贷款,但需要你们的主管单位作担保。

拱新:这我们作不了主,得回去请示。

请示的结果,是“同意”。原因很简单,一分钱不用拿,只要盖一个图章,就可以得到价值100万美元的合资厂的一半股份,值!

港商:原材料采购的费用,我出;生产费用,你们负责。

拱新:……

港商:不用担心,这部分同样可以找银行贷款。当然,按惯例,需要担保。

拱新:好。

于是,合资企业办起来了,计算中心担保的第一笔贷款,是50万美元,引进生产线的一半费用,按当时的牌价,大约是150万元人民币。

这里有一个大“猫腻”:100万美元,是一条新生产线的费用。但港商拿来的,是二手设备,甚至是淘汰下来的老旧设备,其费用,应该不到十分之一,加上拆迁、运输、安装、厂房装修的费用,不会超过30万美元。也就是说,工厂还没有开工,港商就赚了你20万美元,还要占合资厂的一半股份。更恶劣的是,从此,这个合资厂就成了他的提款机。

港商把原材料拿来了,加工要用工人,工人要付工资;厂房是租来的,要付租金;1927年的老马达一轰鸣,要缴水电费。这三部分加其他费用,一个月大约要15万元,于是继续贷款,十个月下来,加上买设备的150万元,债务就累计到了300万元。

有人会问:不是有产品销售的收入吗?这笔钱呢?有,一粒电池成本9港分,港商一口价,他说多少就是多少,而且一分钱也不拿回来,理由是这笔钱要用来采购新的原材料。

这样的蠢事,居然有“人”干?有!为什么?因为港商把“人”伺候得很周到:邀请他们到香港旅游,好吃好住好玩好招待,据说还考察了“大富豪”。临别,还奉送全套高档家用电器。这些“人”手短了,嘴软了,心甘情愿地当起了“提款机”。

如果计算中心的账号不被查封,“提款机”的角色,还会继续当下去。

殷克找到了这位港商。一交上手,对方就知道自己遇到了明白人、狠角色,立即缴械投降,宣布放弃全部股份,逃之夭夭了。

就是在这样一个烂摊子上,殷克后来做得有声有色,打出了南方四通的一片新天地。

殷克(左)在珠海

(未完待续)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