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能是扮演说皇帝没穿新衣的那个天真的小孩了。CPI仅仅增长多少多少什么通胀放缓,这正常的理解来说这很不可思议的。难道谁希望通胀加剧才是好事?

一、物价涨幅减慢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

雪松:从2014年11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来看,CPI指数同比仅仅增长了1.4%,许多经济学家纷纷担心,中国即将陷入通货紧缩的灾难。胡老师您是怎么看通货紧缩的?

胡释之:我可能是扮演说皇帝没穿新衣的那个天真的小孩了。CPI仅仅增长多少多少什么通胀放缓,这正常的理解来说这很不可思议的。难道谁希望通胀加剧才是好事?通胀放缓包括CPI这个物价涨幅减慢那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那物价如果甚至下跌了,那跟是不知道要多欢欣鼓舞的好事情。就是说为什么会把这样的一件好事想象成一种灾难,甚至是好像世界末日来临了。

作为一个经济学圈的人有时候非常不理解我那些同行们是怎么想的,这一定是哪里出了什么问题了,为什么会得出这么荒谬或者不合常理不可理喻的一些担忧出来。

像以前通胀的时候好多人可能是有争议,有些觉得适度通胀挺好的,恶性通胀不好。但现在发现好像一致认为通缩是最坏的,就是通胀它再有千般的不好它有一个好处是能治疗通缩。

二、物价下跌会阻挠经济增长?根本不成立

雪松:也就是在您看来通缩它实际上是一个好事情,起码是一个中性的事情,而你不理解其他的经济学家为什么觉得通缩是一个坏事情。我这里也给你一些他们提出来的理由,很多经济学家认为一旦通缩的时代来临。那么无论是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就会面临减少,生产者可能也没有更多的机会去做出更多有价值的投资,那么一旦陷入这样的一个恶性循环,中国经济将逐渐的走向一条下滑的轨道,可能对大家都是不利的。

胡释之:对,首先这个恶性循环就是不成立的。经济增长它就是伴随着物价越来越便宜,这才是正常的。所谓的生活水平高不就是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物美价廉吗?经济发展的目的和成就也就在体现在这些地方。而且经济增速上涨了,包括东西越来越物美价廉这才是很对应的一种正向关系。

历史经验上无论是从中国还是美国还是以前的经济蓬勃发展的经验来看都是这样的。比如美国在19世纪南北战争之后他们也是一段经济史上最繁荣的时期,但是物价一直是保持一种持续的所谓通缩状态,所以那才是真相。而我们现在反倒认为如果经济增长了物价在下跌反正不正常的,甚至认为物价下跌会阻挠经济增长,这是根本不成立的。

再回到消费者的角度来说,我想就更是一种杞人忧天的臆想。从来没有感觉到至少我自己不会看到有东西说降价了我会感到有生气的,也不会看到有人说抱怨这个东西又降价了。这个就是你说因为说东西越来越便宜大家会减少购买这个也不符合事实,你这就是把大家当做守财奴了。

绝大多数的人我想是见到商品便宜是很高兴的,因为觉得又能省钱又可以买别的东西了,不会说因为我要东西越来越便宜我会一直等着忍着不去买,没有谁会说因为淘宝上东西越来越便宜我会等着反而不买,而真相其实是东西越来越便宜会买的更多。

手机就是最好的例子,我们看到手机越来越便宜手机市场是萎缩了吗?大家购买手机的人是少了吗?真正看到的事实是随着产品它越来越物美价廉价格越来越便宜,整个的买方卖方的市场都在扩大而不是在萎缩。

三、企业必须用质优价廉商品讨好消费者

雪松:也就是说通货紧缩它所带来的这样的一种价格的下降,对于消费者本身实际上是一个好事情。那么很多人就会有这样的一个担忧,所它对生产者可能并不是一个好事情。

在通货紧缩的时候呢,它更多的时候可能会面临着一种被迫的价格下降。

胡释之:企业降价什么的,要说是被迫其实所有的都是被迫降价的,或者说也可以说所有企业也是主动降价的。你想没有哪个企业不希望自己的东西卖更高价钱,让自己利润更多,但是因为有竞争压力,你必须越来越物美价廉让消费者更亲睐你。所以你得在这种竞争压力下你得主动降价,让自己获得更大收益,包括那些甚至效率低成本高的,它也是在这种竞争压力下它也得主动降价,哪怕是亏损总能回点本,减少点亏损那也是对自己有利。

所以从这点上看其实所有的价格行为只要不是大家用枪逼着你降的,政府命令你、用价格管制命令你降价或者涨价,那其实都是可以说是主动的也可以说是被动的,就是迫于这种竞争压力。我想经济发展本身就是靠着这种动力。

为什么东西会越来越便宜,为什么大家的效率会越来越高,生产成本会越来越低?也就是因为有这种充分的竞争压力大家互相的比拼,互相的想着办法去讨好消费者,怎么用自己最好的产品、最低廉的价格去讨好消费者,在这种情况下导致这些东西越来越便宜,所以这么一个循环才是经济增长的真相。

当然这种过程中肯定是有企业被淘汰。

胡释之:应建立更公平的市场机制

四、通货紧缩打破国有企业优势

雪松:胡老师您认为通货紧缩是一个好事情,为什么呢?就是它加速了企业的这样一个优胜劣汰。那么目前在中国的经济结构下,实际上国有垄断企业即使在通货紧缩的时候他可能也不见得被淘汰,那些靠自由竞争起家的这些民营企业在这一轮过程当中可能就难以幸免了,那我觉得这个过程当中其实也并没有达到优胜劣汰这样的一个结果。

胡释之:对,民营企业我们为什么说它有活力很适应市场,就是因为它能够自由进出能够有优胜劣汰。我们不能说因为国有企业各种制度等不能淘汰,它像寄生虫一样在那像个顽疾一样的解决不了,我们就不能把这一套也用在民营企业上,也让民营企业变成类似国有企业一样也不能优胜劣汰,那其实我们就是把国有企业的毛病扩大化了,这样子会让市场机制变得更僵化了。

所以我们怎么提升民营企业的优势,通胀的环境下那种资金扭曲都是说偏向于国有企业,而其实是朝向不了民营企业,所以它的优势就在于这个地方,我们需要的是去化解这个优势。

那通货紧缩是把这种国有企业的优势给打破,建立一种更公平的市场。我们不能靠跟谁关系好我就去支持谁,要靠公平的公正的投资市场。我把我自己储蓄的钱,投到不是靠超发货币来获取资金的场所,民营企业相对于国有企业才会有优势,因为那个时候不是靠关系而是靠你的真正本事的。

所以我们真正要解决民营企业的竞争力这个问题,就是一定要对直面这个问题,要直接去化解这个问题而不是再重走旧路。你想一下救市肯定最先救的还是那些国有企业而不是救你的民营企业。

雪松:好,谢谢胡老师,通过今天和胡老师的聊天我们对通货紧缩这个事有了更深入的一个认识,首先就是通货紧缩对我们并不意味着是一个坏现象,起码在通货紧缩的这个过程当中价格下降了,作为一个普通的消费者,我们都会更欢迎我们所购买的东西价格越来越便宜了。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必然带来了企业当中的优胜劣汰。

那么我们从常识出发来想,肯定是最能给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和产品的这样的一些企业会在这个过程当中会胜出,这也就无形当中优化了中国的经济结构,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会担心,就是说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通货紧缩的过程当中是不是受害存在着很不平等的这样的一个现象。

而实际上道理胡老师也给大家讲了,就是说正常的情况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他们的融资能力是不一样的,那么在通货紧缩的这个情况下,可能银根收紧了,大家又都回到一个公平的起跑线上了,这个对于中国经济结构的重新调整也是非常有利的。

(本文为2014年12月26日播出的《经济学家耸耸肩》文字实录)

来源:凤凰网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