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6

自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台后,中国梦成为中国内政外交的最重要的主轴。不少分析将“中国梦”与美国梦作比较,强调中国梦背后的民族主义内涵。学界理论往往会将民族主义上扬视为挑战区域甚至全球安全的重要因素,毕竟在欧美历史的洪流中,因为民族主义引发的区域战争比比皆是。然而,橘逾淮为枳,民族主义在中国的角色会否不同,中国梦又会否挑战区域安全,沈旭晖的新作《解构中国梦》或会为大家带来一些想法。

说是新作其实也是一半一半,原因是著作的英文版早于2007年出版,这次的中文版是由英文版翻译而来。但另一方面,由于英文版所涵盖的范围止于胡锦涛时代的中国社会情况,因此中文版比起英文版添加分析习近平时代的章节作补充。

作为国际关系研究学者,沈旭晖提出要理解中国民族主义对外交政策的影响,先要摒弃一些旧有政治学概念︰例如由于民族主义是西方引入的概念,但在中国政府、知识份子及民间的理解有所差异,在民族及民族主义的建构上也不尽相同,因此一个阶层所建立的民族主义情绪不一定传递到另一个阶层。

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的民主体制及公民社会尚未完全成型,政策制定的权力并未对公民社会完全开放,民间组织之间争逐,因而不是一个你死我亡的“零和”游戏,反而可以透过参与“民族主义”的言语,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及利益,而政府也会选择性地吸纳民间声音,支持自身希望推行的政策,从而增加政策的认受性及政府权威。

因此,沈旭晖强调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是一个以现实主义、以利益主导的社会契约,而非西方社会所强调的理想主义、以情感主导。在新加的章节,沈旭晖以习近平时代的中国梦为例,指出在网络社会理解的中国梦是“反贪梦”,认为“贪污腐败”是妨碍民族复兴的绊脚石;自由派知识份子则将习近平提出的“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加以演绎,强调中国梦是“宪政梦”,中国民族复兴是建立一个自由民主的宪政中国;

国内新左派则强调中国梦是“爱国梦”,认为中国要民族复兴就不能照搬西方一套,也不可以对西方过份软弱,要透过“富国强兵”充实国家的软硬实力。而习近平政府亦适度回应不同阶层的要求,如加强反贪力度、促进解放军现代化改革、暗示“公共治理”之未来中国中央地方管治模式等,完成这场以“中国梦”为纲领的“维稳工作”。

有分析直言刚结束的18届五中全会的某些细节,表明了习近平体制得到全面巩固。假如以沈旭晖的框架来分析,这套以民族主义带动的中国社会契约,在内部权力维稳上取得大成功。然而,沈旭晖在结语时亦提出疑问,一旦中国政治及经济发展慢慢与西方完全接轨,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是否仍是中国社会及外交政策的维稳器?相信这是某些经常强调中国要全面民主化的人难以想像的两难。

(锺乐伟为中大助理讲师)

文章来源:RFA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