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恒:香港革新论

2016-05-27

本土派的兴起,对泛民而言是相当大的挑战。一直以民主回归派自居的泛民主派,如何回应年轻一代对维护本土权益越来越大的呼声?而在去年出版的《香港革新论》,正正相对温和泛民学者对城邦论,甚至独立论等本土论述的回应,试图在本土与传统泛民之间,寻求一条新的出路。

《香港革新论》由新力量网络学者,曾经担任香港政府行政主任的方志恒教授牵头,全书分六部分,包括由方志恒所写的全书纲领,之后由不同作者在香港人身份、香港政制、抗共策略以及保持香港优势四个范畴中作出讨论,最后由曾经担任香港政府政务主任,现为时事评论员和法律学者的王慧麟教授作出总结。

方志恒写的全书纲领,就正正是全书的核心,方志恒提出香港要有新民主运动,代表全香港人“主体意识”,深入社会各界建立在地群众组织,在香港抵抗中国的政治操控。2047年后香港的政治前途问题,将会变成二次前途问题,因武必须争取超越所谓五十年不变大限的永续自治。

《香港革新论》对香港政坛的影响力,其实不亚于陈云所写的《香港城邦论》,因为泛民年生代所提及的不少主张,包括对2047年前途问题的讨论,甚至提出“永续自治”,以至就2047年的前途作出公投,都不乏《香港革新论》的影子。甚至由学民思潮蜕变而成的政党组织香港众志,论述的基础,都多少有《香港革新论》的影子。香港众志的黄之锋认为,《香港革新论》是开启了2047年前途问题的讨论。

对城邦论、民族论、独立论、归英论这些论述的支持者而言,《香港革新论》或许太温和。但对不少在捍卫香港自治,与支持香港回归,认同香港是中国一部分的泛民支持者而言,《香港革新论》确实提供了一个可以解决两者之间矛盾的论述选择,在捍卫自治以至香港自身权益时,不一定要否定中国认同,亦不需要像陈云的城邦论般,虽然认同中华文化,但涉入大量不少新生代有所保留的儒家政治学说。

而《香港革新论》这本书真正刺激泛民支持者思考,那是《中英联合声明》下的五十年不变保证,在可见将来会完结,但中国政治的进步速度,好像并未有1984年赵紫阳与戴卓尔夫人于北京签署《中英联合声明》时那么理想。香港主权移交给中国接近二十年,但中国并未有迹像实施西方民主政治制度,香港和中国之间制度差距相当大。那2047年后香港往何处,就变成了泛民主派支持者无可回避的课题。而现在提早对2047年作出讨论,也总好过太迟提出讨论,香港人要被迫接受一个匆匆定下的结论。

但香港众志黄之锋,就批评《香港革新论》回避了香港主权问题,在上世纪决定香港前途时,都并无实践主权在民,由香港人自决主权归属,那为何现在又不能实现所谓主权自决。

“香港革新论想不处理主权问题下,去争取永续自治,但为何香港革新论为何会觉得不需要主权自决就可以换取自治?要搞货真价实的自决运动时,不能只能讲自治,而不讲主权问题,香港主权并无香港人认受。”

另一方面《香港革新论》有一个课题,那就是一如其他独立或本土论述一样,都未能回应,一旦北京拒绝2047年后永续自治,那香港人可以如何回应?在这方面,香港民族论者的答案是最乾脆,那就是以任何策略或战术上可行方法,寻求香港独立。但对于《香港革新论》的支持者,如果北京拒绝2047年永续自治,那可以怎办?而《香港革新论》提出的战略,又是否足够令北京接受2047年永续自治?相信这一连串问题,都有待《香港革新论》支持者去解答,也将是采纳《香港革新论》类似理论的泛民新生代必须要去面对的问题?尽管暂时未有一派本土派的论述,真的很好在战略和战术层面回应现时北京蛮不讲理的态度。

文章来源:RFA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