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15

玛塔•哈丽1

西方间谍史上,有位不平凡的女特工,叫玛塔•哈丽(Mata Hari,1876-1917),原名玛格丽特。她之所以不平凡,是因为她原本只是个沦落女子,却摇身一变,成为巴黎夜总会的大舞星,多少名流显贵,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而她却尽情周旋于欧洲军政要人之间,最终成为间谍,遭遇逮捕和枪杀,写下间谍史上最凄美的一页。

玛格丽特1876年生于荷兰莱瓦顿市(Leeuwarden),在她家四个孩子中,排行老二,是家中唯一的女孩。她父亲亚当•泽利(Adam Zelle,1840-1910)开了一间帽子店,后因投资石油开采业而暴富。母亲默仑(Antje van der Meulen,1842-1891)是印度尼西亚爪哇人。夫妻俩都很疼孩子,平常很舍得给他们花钱,玛格丽特的初等教育,是在贵族学校完成的。1889年,玛格丽特父亲的公司经营不善,最终破产,不久,他与妻子离婚,两人都不管玛格丽特,父亲将她送到教父家寄养,她便去荷兰南部的莱顿(Leiden)市儿童学前教育学校上学,校长见她长得有几分姿色,便调戏她,她便弃学投奔叔叔,那时她才13岁。

1895年,玛格丽特年满19岁,嫁给了38岁的海军上尉麦克劳德(Rudolph MacLeod,1856 -1928),婚后他们移居荷兰东印度群岛,并育有两子,一儿一女。但是,玛格丽特的婚姻并不幸福,麦克劳德虽然比她大20岁,却经常欺负玛格丽特,将自己生活中的不如意,全都推到她身上,他甚至连升不了官,都迁怒于玛格丽特,他不仅酗酒成性,甚至打骂妻子。最后,麦克劳德发展到公开包养情妇,玛格丽特一怒之下委身于另一位军官。后来,麦克劳德死乞白赖请求玛格丽特回家,她勉强答应了,但回家仍要忍受家暴。

玛格丽特的婚姻虽然失败了,她却迷上了印度尼西亚爪哇民间舞蹈,她还报名在一家舞蹈学校接受培训达数月之久。1897年,她开始登台演出,首次使用玛塔•哈丽的艺名,马来语的意思是“白日的眼睛”。后来,这个名字,在荷属印度尼西亚逐渐为人所知。

然而,玛塔•哈丽所遭受的打击并未结束。1899年,麦克劳德因为一件小事训斥了女佣的丈夫,于是,丈夫怀恨在心,让女佣在孩子们的稀饭里投了毒,最终,玛塔•哈丽的儿子被毒死,女儿受伤。1903年,玛塔•哈丽与麦克劳德离婚后返回荷兰,后来她还与丈夫为了孩子的抚养权闹到了法院,可惜,被毒伤的小姑娘也是苦命,年仅21岁便死于梅毒并发症,而病源却正是她的父母。

玛塔•哈丽在短短几年内,经受了离异、丧子之痛,尽管回到荷兰,可却身无分文,日子过得贫困交加。所幸,她学过几日爪哇民间舞蹈,于是,1905年,她便依仗这点技艺,前往花都巴黎讨生活。玛塔•哈丽刚到巴黎时,在马戏团表演马术,后来她被“东方之风”歌舞团团长看重,选独舞演员。玛塔•哈丽将在爪哇学到的舞蹈,与巴黎现代舞相结合,创造了极具商业特色的现代脱衣舞,号称“带有东方神秘色彩的婆罗门艺术”,受到巴黎艺术界的追捧,玛塔•哈丽在节目的结尾全裸地走向欢呼的观众,玫瑰花瓣纷纷落下,彩灯四射,音乐声起,她鞠身谢幕。玛塔•哈丽将东方舞在巴黎推向了新高峰,她本人也很快成为花都流行时尚符号。玛塔•哈丽是巴黎脱衣舞的始作俑者,从此,夜巴黎东方歌舞红遍世界。1905年《巴黎人报》说:“玛塔•哈丽一亮相舞台,台下观众便如痴如狂。”

有人问起玛塔•哈丽的身世,她就编造说,她是英国国王爱德华八世(Edward VIII,1894-1972年)的公主。她还说,她有一匹神骏马,她就是骑着它从东方来到巴黎的。之后,玛塔•哈丽乘着巴黎凯旋之风,移师欧洲其他城市演出,同样大受欢迎,硕果累累。她不仅在演艺界备受瞩目,而且逐渐走进法国上流社会,结识了不少法国和德国的军政官员、巨商富甲及业界名流,都是有头有脸的人,其中不乏她的追求者。尽管她的情人们为她一掷千金,但也难以满足她奢靡的生活,因为玛塔•哈丽迷上了赌钱,时常债台高筑,生活入不敷出。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玛塔•哈丽的祖国荷兰持中立立场,所以,她得以凭荷兰护照顺畅地往返于法荷兰之间。由于战争的缘故,她的旅行线路被迫穿越西班牙和英国,而这些国家恰是德国间谍最活跃的地区,她很快被德国特工纳入视线。不久,德国人招募她做间谍,让她以艳舞演员的身份获取法军军事情报。但也有历史学家认为,玛塔•哈丽在一战爆发前,就已经跟德国军事情报机构有关系,她出卖情报的主要动机是为钱。1916年,法国特工掌握了玛塔•哈丽的间谍证据,便拟定逮捕方案,恰巧玛塔•哈丽的情人他向她透风,但玛塔•哈丽非但没有望风而逃,反而登门拜访法国国家安全机构,主动要求合作。

法国特工初见玛塔•哈丽,大为吃惊,他们最终答应了她合作的请求,1917年年初,法方派遣玛塔•哈丽前去马德里完成一项简单的任务,让玛塔•哈丽去确认,法国截获的德国间谍密电的真实性。1917年2月3日,玛塔•哈丽完成任务返回巴黎,却遭到法国安全机构逮捕, 罪名是,被德国间谍机构招募并刺探和提供法国军事情报。

10月14日,巴黎法院对玛塔•哈丽进行了秘密庭审,她被指控向德军提供情报,导致法军数个师全部被歼,法军损失巨大。根据法国法律,她被判处死刑。而时至今日,玛塔•哈丽的档案卷宗也未完全公开。判决之后,玛塔•哈丽的律师上书法国总统普恩加莱(Raymond Poincaré,1860-1934)请求赦免玛塔•哈丽死刑,但最终均无济于事。律师无奈,就给她出主意撒谎,让她告诉法庭,说她已经怀孕,或可躲避死刑的执行,但遭玛塔•哈丽拒绝,因为她说不愿意撒谎,宁可赴死。

10月15日清晨,押解她的士兵在牢房外面一字排开,玛塔•哈丽知道最后的时刻来到了,她看见典狱官,已经派人将她的棺材准备好,她对卫兵用幽默的方式表示了不满:“临死也不让我吃顿早饭!”

玛塔•哈丽刑场设在巴黎凡圣城堡(Château de Vincennes)靶场。只见她缓缓地朝高大的木桩走去,修女嬷嬷走上前去,要听她忏悔和给她做最后的祷告,玛塔•哈丽拥抱并亲吻了她,说:“你抱我一下就行了,我会看着你死。永别了!”之后,她脱下自己的外套,递给修女。一位行刑队队员要用绳子将她绑到木桩上,并用黑布条蒙住她的双眼,玛塔•哈丽均一一拒绝。之后,12位行刑队员按照口令,举枪,拉栓,瞄准,玛塔•哈丽向他们送去飞吻。枪声响过,玛塔•哈丽身中11颗子弹,倒地而亡。一位刚入伍的年轻行刑队员,也同时倒在地上,他被这个场面吓昏过去。玛塔•哈丽中弹死亡后,行刑指挥官走上前来,对着玛塔•哈丽头部补枪。接着,人们按计划将玛塔•哈丽的遗体拉倒医院去做解剖,然后入棺埋葬。

玛塔•哈丽之死,很快成为新闻媒体的焦点,对她临刑前的追忆,近百年未曾间断,有记者写道,玛塔•哈丽最后的飞吻不是送给行刑队,而是送给她的律师,因为,他是她的最后一位情人。她在死前不仅送上飞吻,还轻柔地说了句:“谢谢你,亲爱的!”有人编造说,她在行刑队面前宽衣解带,袒胸露乳以迷惑准备开枪的士兵。但是,美国《纽约客》(The New Yorker)杂志1934年撰文写道:“玛塔•哈丽赴刑场那日,身穿优雅的套装,手戴白手套,这套行头是她专门为上刑场预备的。”其他史料也指出,没有证据显示玛塔•哈丽身穿暴露服装赴死,她更不可能在士兵面前解开衣服。

玛塔•哈丽被处决后,送去解剖,是因为没有亲属前来认尸,医生们将她的头颅切割下来,泡在防腐剂里,放在巴黎解剖医学博物馆展出。但是,博物馆管理人员2000年忽然发现,玛塔•哈丽的头不翼而飞了,其他法国科学家说,其实早在1954年博物馆搬家时,玛塔•哈丽的头就失窃了。根据博物馆档案记载,巴黎解剖医学博物馆1918年不仅仅收到了玛塔•哈丽的头颅,还有其他部分遗骸,但是,时过境迁,一切均不见踪影,实在令人费解。

玛塔•哈丽是否双料间谍,史上也争议很大。德国史学家认为,她所谓的双料间谍行为,被人过度解读,缺乏足够证据。荷兰和英国的军事史学家甚至说,玛塔•哈丽是不是间谍,都需要有足够的证据再来论证,从目前资料看,她至多只是平淡无奇的小卒间谍,根本不可能建立多大的功业,她在间谍方面的名声,远不如她在脱衣舞厅的名声大。可是,她在法国被当作间谍处死,却为她平添了无上荣耀。但俄国史学家切尔尼也克(Ефим Черняк),却得出结论说,玛塔•哈丽的确不是大间谍,但她社交圈里的人却很有来头,都是当时法国军政高层,仅凭这一点,她的处境便极其危险,因为她所知道的国家大事太多了。

玛塔•哈丽死后,荷兰艺术家在她家乡莱瓦顿市为她树碑,纪念这位脱衣舞出身的间谍,艺术家说,为她树碑不是因为她间谍事业的成就多大,而是要追念她不畏死亡的勇敢精神。在荷兰,玛塔•哈丽被誉为20世纪最勇敢的女性。1920年丹麦拍摄了故事片《玛塔•哈丽》,该片主演,是电影史上第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明星尼尔森(Asta Nielsen,1881-1972)。1932年,俄苏历史散文家、哲学家阿尔丹诺夫(Марк Алданов,1886- 1957)创作出版了随笔《玛塔•哈丽》。1964年,美国女作家威腾巴克(Lael Tucker Wertenbaker ,1909 – 1997)创作出版了长篇传记小说《玛塔•哈丽》。1996年俄罗斯剧作家格列敏娜(Елена Гремина)创作了话剧《白日的眼睛》,展现了玛塔•哈丽不寻常的一生。1982年,德国和英国,2009年俄罗斯均上演了怀念玛塔•哈丽的轻歌剧。2010年,俄罗斯在莫斯科“月亮剧院”(Театр Луны)上演了轻歌剧《爱情与间谍》(«Любовь и Шпионаж»)和话剧《玛塔•哈丽:白日的眼睛》(Мата Хари: глаза дня)。

美国将玛塔•哈丽的故事,编入了电脑游戏《秘密使命:玛塔•哈丽和德皇号潜艇》。法国作家韦尔贝(Bernard Werber)是当代法国读者最多的小说家,其作品的销量超过千万,他将玛塔•哈丽的形象写进了他的系列小说。波兰裔的苏联人民演员戈尔曼(Анна Герман,1936-1982)凭借一首《曼波里的玛塔•哈丽》(Мата Хари мамбо)而享誉世界。

玛塔•哈丽2

文章来源:孙越博客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