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0月,我住在西藏德中尼姑村。我的门前是一条小河,沿着小河走下去,三五分钟,便会看见一座二层的佛堂,再下去几步,过一座圆木横起的小桥,便是黛褐色的大山。山上的彩色经幡在缕缕白色的气体中悠悠飘荡。白气来源于山下有名的德中温泉。传说一千三百多年前,这里恶水肆虐,人们远远地看上一眼,白天也要迷路,晚上要做鬼梦,是莲花生大师心疼藏人,投出金刚杵,砸开大山,让恶水流出,涌起温暖的泉水。泉水能治疗四百多种疾病:胃溃疡、肿瘤、肾虚浮肿、皮肤病……由于远离拉萨,洗温泉的人稀稀落落,差不多只有羌塘牧人,沟里的尼姑以及止贡替寺的僧人。

每天,太阳出来前和黄昏到来前,我都要洗温泉。而后,从河边背回一罐水,点着牛粪火,做饭,吃饭。当鸟儿吱吱地叫着,在我窗前的灌木上收拢翅膀的时候,我开始了写作。

又是一个太阳将落的时刻,我向温泉走去。突然看见了一个陌生的身影。她站在佛堂的门前,背对着我,长发触肩,挺拔而纤细的身姿让我如醉如痴,虽然我也是女性。她并不回头,她向门里走去,消失了。后来,在温泉里,我们迎面相遇了,各自坐在一块结满了绿苔的大石头上,捞着一块又一块寒水石,谈起了往事。

她的语言是长了翅膀的,一直驮着我来到西藏东南部古老的洛巴原始林里。这时,我已分不出这是她的家还是我的家了。

我就写她了。当然不是真的她,而是我对生活的真挚感受,是给我澎湃的水域找一个决口。

笛福说过:“凭空虚构故事真是一桩可耻的罪过,这是撒谎,只要它在你心上打开一个洞,撒谎的习惯就渐渐地钻进你的心里。”(伍尔夫《书和画像》)柴可夫斯基也说过:“我的交响曲中,没有一行曲谱不是出自切身感受,没有一行曲谱不是反映了我真挚的精神活动。”(柴可夫基斯《论音乐创作》)

我谨记着。

(此文为我的小说《巫师的女儿》创作谈首发于《小说林》2002年第四期)

文章来源:朱瑞博客2010年11月25日星期四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