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结束的香港立法会选举显示,习近平的治港政策彻底失败,因为他2012年底上台后,调整了对港政策,加紧了控制,封杀香港普选特首的机会,使年轻人大失所望,直接导致2014年秋天的「雨伞运动」,以及日前立法会选举「本土派」崛起的现象。

这次选举的最大特点是,主张「香港前途自决」的本土派崛起,共有7人当选,包括了雨伞运动学生领袖罗冠聪(23岁)丶「青年新政」的游蕙祯(25岁)和梁颂恒(30岁)丶曾在雨伞运动中设立民主教室的社会学讲师刘小丽(40岁)丶以及公开批评「官商乡黑勾结」的朱凯迪(39岁)。他们都是「伞後」出现的政坛新生代,他们的崛起不但使一些资深泛民议员落选(例如李卓人丶何俊仁丶梁家杰丶陈伟业丶黄毓民丶冯检基),更意味着香港的政治议题,已从「争取普选」变为「前途自决」。这种转变特别显示于:香港人愿意将只有23岁的大学生罗冠聪送入议会,反映出香港民意的最新转变。著名的学生领袖黄之锋,因为只有19岁,未到21岁的参选年龄,所以没有参选。

习近平的对港政策,在他上台后即出现,是他整体治国策略的一部分,这些策略包括了:反腐集权丶经济转型丶将邓小平的「韬光养晦」变为「南海造岛」丶对港加紧控制丶以及对外树立大国形象等。在对港政策方面,主要是2014年8月31日由人大通过关於香港特首选举办法的决定,即:封杀公民提名权,规定参选人必须由1200人组成的「提名委员会」过半数通过,由于委员会由左派和亲中派控制,所以确保选出来的特首,必是「听命於北京的人」。

但邓小平的一国两制和1990年通过的基本法,让香港人对普选特首存有希望,习近平的强硬政策却推翻了原来的规定,使香港人的希望破灭,希望破灭的后果就是雨伞运动。香港人从这场运动发现,北京绝对无意给予香港民主选举,港府也只是唯北京之命是从,为了驱赶集会的学生和年轻人,竟然不惜大量发射催泪弹。

长达3个月的雨伞运动彻底改变了香港的政治生态,运动之前,香港社会和年轻一代没有抗拒北京的意识,但运动之中,却开始出现「前途自决」的意识。年轻一代发现,香港的未来不能任由北京摆布,北京只会从中国大陆的角度,去决定香港的未来,在普选特首和普选立法会方面绝不会让步,因此产生前途自决的观念,也是本土派崛起的基本原因。

今年春天,香港开始出现要求「港独」的声音,这是年轻一代从「前途自决」进一步发展出来的观念。刚结束的立法会选举显示,本土派内部也有不同的主张,包括较为温和的「港人应有前途自决的选择」丶较激烈的「香港独立」丶以及最激列的「香港建国」。这次选举将7名主张自决和独立的新生代送入议会,其中5人都从分区直选出线,反映出香港社会普遍接受前途自决的主张。

北京和港府当然反对香港独立,所以在选举前夕,明令禁止主张港独者的人参选,甚至禁止学校讨论港独,企图全面堵截港独思想的传播。但是,北京和港府越施压,本土派就越反弹;选举前的施压,进一步激发本土派的士气,也激发了他们的支持者,使本土派获得意料之外的成功,7人因此得以进入议会。这个选举结果充分反映出习近平强硬政策的失败。

展望未来,将於下月开始的新一届立法会,仍会出现「建制派」和「反建制派」对立的僵局。由泛民丶本土派丶独立人士和功能组别出线的民主人士,在全会70席中占了30席,比上届还多了3席,成功保住了三分一票数的否决权。港府如要推出新的政改方案,将难以通过。另外,习近平要到2022年才结束任期,估计未来数年,他的对港政策将保持强硬,与争取前途自决的本土派势必出现对立。在北京强压之下,香港的本土运动虽难有成功机会,但香港的本土意识也必然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

来源:世界日报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