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是我的理想职业之一,因为这种职业能够在相当程度上体验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不同人的一切不同之处。当初我没有选择摇滚乐,而是选择成为一名终生职业作家──其实,我同样也是有机会成为一名职业演员的。我写过电影剧本,也曾经专门花时间到网络中寻找专业的影视教材,并非从娱乐角度而是从题材和表达的角度,来思考如何成就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

从官办体制的影视到地下独立的努力,从国外大型制作的背景到港台商业电影的运作,我都在一步步了解之中。当这种了解与自身的体会形成一种“在场感”的强烈对比时,哪怕是一部最原始级别的作品,我也能看到自我的许多差距。这就象我们永远不知道比尔。盖垐为什么那么富裕一样,站在一个比较低的位置,拥有着短缺的资源,便很难理解到高手的境界。无疑的,我是具备表演天赋的,我总尝试着以他人的思维来理解人、事、物的各种层面、价值、意义。如果我此生无缘影视,也许这种天赋只能让我成为“广义的演员”。

曾经在相当一段时期之内,演员被当作“戏子”,一种没有自我人格的低贱的职业。现如今,也实在有了太大的转变,但就“戏子”现象而言,仍然大量存在。他们只能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中展现自我,一旦这种舞台丧失或者被占用,他们就再无用处,只能消失、低迷、沉默得无影无踪。更重要的是,无论他们的技艺达到何种惊人或精明的程度,戏里戏外都难以一以贯之,仿佛工具那般,是拿来用的,而不是自我超越的,实属悲哀。

我倾向于关注有现实批判能力的作品。作为演员本身,这种作品能够得到多大意义的释放,需要相当的能量才能达成。中国人的梦想,距离权力、金钱、名位、荣誉太近,很难找到在影视中痛快淋漓地表达的力量,限于导演、编剧的安排,限于金钱、制度的障碍,许多优秀的人才被毁灭,许多一流的作品被尘封,许多青春被贩卖、吃尽、榨干,甚至扭曲、变态、逆转,许多年的梦想最终被大众品格和官统势力所残害,几乎没有翻身之日。

多少明星的光环一旦被摘去,便只剩空洞和丑陋!多少“跑龙套”者数次辛苦,连一盒便饭也拿不到手中。那些高呼着自己地位、市场的导演和官员们,就象是一把把将演员放进盘子里削去脑袋的水果刀。

那些用金钱、势力、庆典、招待会等一系列手段维护起来的作品,仿佛某种驯化工具或者招安贡品,一大群人趋之若骛,最后却成为个别人与势力紧紧拽住的道具。

我知道,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海外华人之中,确有一些硬骨头,他们早已看透了这当中粗蔽的游戏,什么不敢碰,什么不敢演,什么不敢投资,什么不敢宣告,他们都已经知道得明明白白。一些作家通过翻译其它国家的作品之后,不敢写作了;一些导演通过与其它国家的导演交流之后,不敢拍摄了;一些演员在了解作为立体意义上的演员境界之后,不敢接戏了。这些人知道分寸,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但是他们没有谁敢于解决这种问题,到最后只求保全自我的干净和基本态度,但这已经非常难得了。

人不能没有精神世界,就象电视台不能禁止播出电影、大陆审查官员不能禁止公映国外电影那样,意识形态的较量是必然的事情,即使能够让某些电影节禁止放映某部作品,也不能把问题掩盖住。这是个人解放的时代,也应该是个人解放的时代,影视审查制度的违宪与不合潮流,是必定要被算账的。我珍藏着上千部的电影,平生也看过4,000多部电影,我热爱电影,是因为那是另一种世界,一种直接产生于现实世界的回声,是现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我们精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不管这些电影的票房如何,不管这些电影的背景如何,最关键之处在于,我们要力求展现真实,并寄托希望和想象的空间,不能任由精美到极致的作品本身完全没有了内在的含义,这就是我对待《英雄》、《十面埋伏》、《无极》等垃圾电影的态度。同时,对于许多被埋葬或被驱赶于人们视野之外的导演、编剧、演员、制作人,我也希望他们不要自我边缘化,而应当以作品和呼声来参与改革,力求突破僵固的影视制度。影视的自由创作权和播出权,犹如言论自由、新闻自由那样,应予保障,这是所有艺者应尽的努力和斗争。

下面,我想说一些我喜欢的影视人物,并且我会告诉人们这是为什么。

其一,陈道明。陈道明有着罕见的内敛与成熟,并保留着相当的文人气质和思辩力量,至少这源于他的父亲和学者钱钟书。这是一个“成精”的演员,驾轻就熟的演绎功底,干净利落的语言表达,传神透心的眼光和潇洒淡然的肢体语言,就“表达”这一点来说,可谓高手。

所以,许多人称他为“陈老师”,毫不为过。陈道明同时也是一个政协委员,他与赵本山不同,与刘晓庆更不同,他显然有他睿智独立的精神和保守分寸的能力,而且这种精神和能力并不随着他身份的转变而有所影响。陈道明是从细微处着手的优秀演员,且不管这当中的人物形象是谁,只看塑造这个形象的立体度,就让人不得不敬佩他的精细。可惜的是,他只能成为一个独善其身的人,过于清醒的他没有办法兼济天下,但仅就这一点来说,他的作品我就会一一珍藏。至于作品的优劣,我只会去找导演的麻烦,而断然不会把问题落在他的身上。

其二,丁勇岱。丁勇岱没有陈道明那么清高、自在、悠然、避世,他很矛盾、很痛苦,眼神里总有一种巨大的沧桑感,有经历大悲大痛之后的那种忏悔,以及无法改变现实的那种自责。他的魅力在于他的敏锐、智慧,以及他对于苦难、灾难、罪行的悲悯认识。他永远不可能成为“伟光正”的形象代言人,而只能凭着自己的认知经验去完善角色的空间,去尽量细化这个角色。他塑造重大罪犯白宝山,演到真正的警察见到他就要拔枪的地步,他塑造记者,塑造企业老板,塑造另类警察,没有一个角色是失败的。当然,他也塑造过英雄式、江湖式的人物,但在他身上,所透射出来的绝不是我们所厌烦的那种“高大全”。他一直很矛盾,总是在追踪着什么,发现了一般人所发现不了的东西,同样是一个成熟型的演员。丁勇岱演得非常真实,他的语言,一字一句,有着强烈的辩论色彩和交涉色彩,所谓思想支配心灵,心灵支配肉体,肉体准确传达思想,丁勇贷在这一点上是做到了家的。

其三,李连杰。李连杰从来都是演自己,没有一个角色是超过自己的认知的,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他自己的写实。他根本不需要什么演技,根本不需要什么剧本,反正这个人就是李连杰。从《少林寺》到《黄飞鸿》、《方世玉》、《张三丰》、《精武英雄》、《霍元甲》,他所阐述的,都是中国人的武学精神世界,也是在阐述他的哲理。李小龙是武术祖师,甄子丹是搏击高手,成龙是功夫演员,而李连杰则是武术家。李连杰能够出色地将武术当作艺术来展现,非常了不起。其最重要的作品,我认为,《精武英雄》算一部,《霍元甲》算一部。尤其是后者,对于世界了解中国武术的精神,非常重要。人若不能了解宇宙苍生,不能向了解自我之道迈进,不能抛开高低、强弱这些概念,人就不可能达到最高境界。这是李连杰传达出来的精髓,也是他投佛多年的切身感悟。我多次上过李连杰的官方网站,在那里面,他一一回答着全世界各地影迷的问题,从他的文字表达中可以看出,李连杰同时也是一个思想者。他有我们不了解的另一面,即使是最可能表现民族主义的地方,他也相当克制。他知道自己是一个真正的武者,以武术的思想内涵来观察世界,这个眼光非常独特。

其四,周星驰。周星驰不是另类、不是搞笑,他简直太严肃了,严肃到我们根本就看不到这种严肃。相对于统治者而言,他是地地道道的“反骨仔”,但我们很少有人能够感受到这一点。他以超前的喜剧色彩,批判着政治、历史、文化、现象、人情,那种苦涩非常震撼,从每一个小人物身上找到真理,并且永远给人以最为常识的判断。过去我们看到的是作为一个演员的周星驰,而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作为一个努力表达最真实的自我的周星弛。从《少林足球》到《功夫》,他是借物喻人、借物喻世。他是如此羞涩地出现于公众场合,但又如此严格而“不露”地展现着自己的批判实力。他让所有人在痛快淋漓地笑得人仰马翻之后,被深深刺痛,看到问题之所在。周星驰无疑是一个堪称伟大的演员,就是100年之后再来看周星驰,也不会让人感到“老土”,就象我们今天再来看卓别林的电影一样。周星驰绝对是一个真正懂得喜剧的人,而不是一个玩笑或者笑料,只能说太多人太不了解他了。

其五,林青霞。林青霞是一个传奇,一个没有谁能够复制、模仿得了的传奇。她的音容笑貌,是那种真正的巾帼不让须眉的明证。她做到了倾国倾城,即使在此刻,她所塑造的“东方不败”的痛与恨,以及她那传神迷人的笑容身姿和霸气十足的眼光语气也仍在我心里跳跃。

她是我所见的堪称“东方美人”的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在《滚滚红尘》这部两岸皆禁的影片里,她痴痴追寻,她惨痛哭泣,那样一段特殊时期的挽歌,令我尤有震动。林青霞曾经是一个可以令电影院万人空巷的纯真美女,但从琼瑶的“复制式”的角色中走出来的她,更令人仰慕。据说这些年她也参与了不少政治活动,对于台湾当政者尤有不满,这与罗大佑等人都很相似。看得出她是一个倔强的敢于表达的人,退出江湖之后写一些东西,就象胡茵梦那样当一个作家、学者,这种努力在大陆还很少见。很多人都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但林青霞不是这种人。

跟以上五人的作品有紧密关系的,大陆导演管虎算一个,香港导演徐克算一个。这两人是真正的“幕后主使”,他们今天已经走向了商业化,但是这种商业化非常成功,并且不丧失意义所在,这种人了不起。我曾经在《民主论坛》发表过深度评价管虎的文章,说他“真实、犀利、独到”,我很庆幸地下导演中终于走出来一个被众人接受的管虎。徐克是江湖中人,在香港电影史上也算是开创者,他的历史犹如一部武侠小说,对于“江湖”看得很透。他不但导演出了《笑傲江湖》这种经典作品,而且在《梁祝》、《青蛇》等作品中也让人有了与传统完全不一样的理解。他擅长于将大家已经熟悉的故事,通过自己的安排来重新诠释,令人耳目一新。以后当我们重新了解中国影视史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管虎和徐克,在万马齐喑的时代,有这两个人提供作品,就已经很有看头了。

所谓“明星”、“名导”,可以排出一大堆来,但总是震动不了人的内心深处,其戏外历史更叫人不敢回顾。在香港,梁朝伟、张曼玉、张国荣、王祖贤很出色,可是也仅限于“演绎”二字;黄秋生堪称演技一流,几乎无人可比,但其角色也被重重限制;刘德华非常有职业努力,相当刻苦,而且演的电影也最多,但总是流于“演”的地步,让人看不到角色的异同所在,这跟梁朝伟、张曼玉、黄秋生、梅艳芳等人相比简直差远了;任达华、李修贤是硬汉色彩,只不过跟黄秋生一样,角色也被重重限制。通观港片,商业味太浓,真实感太差,现实意义渺小,但运作成熟,就象打套路那样,程序性、规则性极强。

体制的力量、市场的力量,往往会覆盖创造力,更有可能将创造力掐死于摇篮之中。这种情况在大陆已经产生了很多年,在香港也流行了很多年,很多人见怪不怪,但我不能忍受。我希望更多影视界人物能够重新回到现实批判当中来,去做有良知、有深度、有辩证力的影视人,而不是屈服于权力、市场或者其它本不重要的因素。此为愿。

民主论坛2006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