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8%91%9b%e5%ba%95%e6%96%af%e5%a0%a11我有个中国大陆的朋友有次与我谈到孙文的“三民主义”,竟然以为是“民有丶民治丶民享”,颇有点张冠李戴,但其实也不是离谱得很厉害。因为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在他那篇着名的葛底斯堡演讲中提出的洋三民主义(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翻译成中文的“民有丶民治丶民享”就来自孙文手笔。而孙文本人的政治主张三民主义(民族主义丶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据说也深受林肯这篇演讲的启示。

我朋友的误会说明林肯这篇演讲在中国是如何深入人心。要论西方人在中国影响最深的西方人演讲,大概无此篇为甚了。众所周知,中共前总书记江泽民还多次当着中国抗议学生(86学潮期间)和美国记者面前背诵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当然江泽民在这个背功是来自民国的教育,现今的中国人就差太远了。

%e8%91%9b%e5%ba%95%e6%96%af%e5%a0%a12记得大约10年前在香港电视台看一部黑人影帝丹素华盛顿主演的电影《光辉岁月》(Remember the Titans),一家公立中学(该校就在我旅居的维州亚历山德拉)的足球教练带学生到葛底斯堡古战场训练,在林肯发表演讲的葛底斯堡国家公墓这个历史场所对学生做激励演讲,回顾当年的那个伟大历史时刻,记得丹素华盛顿告诉学生:这就是葛底斯堡,但字幕翻译对此段历史一无所知,竟然翻译成:这就是乱葬岗,引得我狂笑了好一阵。

但无论如何,对於尊崇林肯的中国人来说,林肯演讲的那个历史场景,位於宾夕法尼亚州靠近马里兰州的葛底斯堡古战场就是一个圣地。2016年夏,笔者刚好下榻马利兰州近宾夕法尼亚的Valerie家,终於在家人的陪同下有了一次朝圣之旅。

%e8%91%9b%e5%ba%95%e6%96%af%e5%a0%a13葛底斯堡战役是美国内战最惨烈的一场战事,也是扭转乾坤的关键一役。在这个一百五十年前的战场上,北方军的波托马克军团和南方李将军率领的北维珍尼亚军团,这两只劲旅於1863年7月初炎夏,血战了三日,杀得尸横遍野,日月无光。南北军人死伤五万多,其中8900人阵亡。如今在这片广袤的田园中有一千三百多座两军参战将领士兵和战死军人的纪念碑。人们拿着战场地图,开着车在总长六十六公里的车道旁寻访当年的一个个激战遗迹,发思古之悠情。

%e8%91%9b%e5%ba%95%e6%96%af%e5%a0%a14因为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天气又很热,只能走马观花,集中参观了战斗最激烈的所谓皮特冲锋战场和葛底斯堡国家公墓。

%e8%91%9b%e5%ba%95%e6%96%af%e5%a0%a15
左边的坐骑塑像是北军波托马克军团司令米德(George Gordon Meade)将军。他面向皮克特冲锋这一场战的战场。

%e8%91%9b%e5%ba%95%e6%96%af%e5%a0%a16北军防守线的炮兵阵地。在这个古战场公园,陈列的加农炮竟然多达410座。美国内战时,一个军团主要包括三个兵种:炮兵丶骑兵和步兵。这种野战加农炮主要用来掩护步兵和骑兵对敌营的攻击。

%e8%91%9b%e5%ba%95%e6%96%af%e5%a0%a17
波托马克军团的纽约步兵总部驻扎处的一个纪念碑。
%e8%91%9b%e5%ba%95%e6%96%af%e5%a0%a18
麻省第一连队狙击手纪念碑。卵石砌的矮墙是北军的前沿阵地掩体。太矮太简陋了,大概今天只有童子军的模拟战争才会如此。
%e8%91%9b%e5%ba%95%e6%96%af%e5%a0%a19
这片开阔的原野就是当年血战的战场。

%e8%91%9b%e5%ba%95%e6%96%af%e5%a0%a110

%e8%91%9b%e5%ba%95%e6%96%af%e5%a0%a111
昔日战场今日玉米田。
%e8%91%9b%e5%ba%95%e6%96%af%e5%a0%a112
南军在麦克米兰树林中的阵地,对面高坡公墓岭就是北军的阵地,中间开阔地带就是流血战场。
%e8%91%9b%e5%ba%95%e6%96%af%e5%a0%a113
南军在麦克米兰树林中的掩体胸墙和大炮。

%e8%91%9b%e5%ba%95%e6%96%af%e5%a0%a114经过两日的战斗後,7月3日这天两军决战。正午刚过,南军150具大炮轰然齐鸣,硝烟漫天,猛烈轰击北军阵地。据说,这是南北战争中最大的炮战。硝烟散去,炮声刚息,一万五千北维珍尼亚军团的步兵即一跃而起,在皮克特将军率领下向北军阵地发起排山倒海的冲锋。南军以为,北军阵地的防御大炮已被摧毁,但想不到,一进入这个无遮掩的开阔地带,一直哑忍的北军大炮突然怒吼轰鸣,冲锋的南军纷纷倒在炮火之下。然後是两方将士近身白刃厮杀,鲜血染满了这片田野。中伏的南军最後败阵,但获胜的北军也奄奄一息,无法乘胜追击。

此时,曾百战百胜的李将军首尝败绩,看到自己的维珍尼亚子弟一批又一批倒在血泊中,不禁仰天长叹,感受到命运的背叛,被迫退军,抢渡波托马克河,放弃北上攻伐的战略,撤回到家乡维珍尼亚。

血风腥雨过後,杀戮战场惨不忍睹,血染战袍的将士和哀嚎嘶鸣的倒地战马漫山遍野,教堂丶学校等公共建筑,以及农户私宅纷纷徵用为医院。农田丶农家花园,变成了令人伤心的万人冢。一千多纪念两军来自各州各军参战军人的石碑,在在提醒今天的参观者,这里曾是美国内战最血腥的战场。血沃葛堡发春华,这片风光无限美丽的土地,浸透着历史的血迹。

中国俗话说,神仙打仗百姓遭殃,但葛底斯堡这场血战,虽然双方将士死伤惨重,待在战地的平民却只有一人死亡,为一20岁本地女子,两军交战子弹横飞之时,她正在家中揉面团做面包,不幸被一颗不长眼的流弹射中。

经此一役,李将军首吃败仗,南北两阵营形势逆转,军事上一直处於下风的美利坚合众国开始转危为胜,而南方州建国(美利坚联盟国)梦碎,两年後战败投降,短命的联盟国寿归正寝。

%e8%91%9b%e5%ba%95%e6%96%af%e5%a0%a115维珍尼亚州战死将士纪念碑。大理石基座上是南军司令李将军和他的着名坐骑Traveller。李将军面向皮克特冲锋战场,对面就是他的对手米德将军纪念碑。

%e8%91%9b%e5%ba%95%e6%96%af%e5%a0%a116基座上的这一组六人塑像代表美国内战爆发後维珍尼亚州参加联盟国军的三军子弟。这个纪念碑位置就是当年李将军指挥观察南军冲锋之处。

%e8%91%9b%e5%ba%95%e6%96%af%e5%a0%a118%e8%91%9b%e5%ba%95%e6%96%af%e5%a0%a117葛底斯堡战场最大的纪念碑——纪念美国内战中参战的34,530宾夕法尼亚军人的宾夕法尼亚将士碑。此碑位置在当年公墓岭北军防守阵地上。纪念碑在葛底斯堡战於50周年的1913年7月4日揭幕,基座的铜版上刻有所有阵亡将士名字。

%e8%91%9b%e5%ba%95%e6%96%af%e5%a0%a119
站在宾夕法尼亚将士碑上俯瞰战场,对面树林是南军阵地。那座红色的房舍是当年夹在两军阵线间的一家农庄Sherfy Farm。

%e8%91%9b%e5%ba%95%e6%96%af%e5%a0%a120葛底斯堡一战的残酷和血腥,於正在交战的南北双方心中都画上一道惨痛的伤痕。此战四个半月後,美利坚合众国在新建的葛底斯堡国家公墓重新安葬北军战死将士,美国总统林肯发表了他那永垂青史的葛底斯堡演讲,赋予北军将士的流血牺牲以伟大意义,并将美国立国精神定位在自由的高阶上。

%e8%91%9b%e5%ba%95%e6%96%af%e5%a0%a121 %e8%91%9b%e5%ba%95%e6%96%af%e5%a0%a122林肯发表演讲的纪念碑没有为我想像那样宏大,相比那些大型将士纪念碑,有点寒酸啊!可能在葛底斯堡,那些流血的将士才是主角,发表了那样伟大讲话的林肯此处只算是一个捧场客。

%e8%91%9b%e5%ba%95%e6%96%af%e5%a0%a123
刻在铜版上的葛底斯堡演讲词。

%e8%91%9b%e5%ba%95%e6%96%af%e5%a0%a124血染的战场,血写的历史,只有亲历者最刻骨铭心。战後多个纪念日,南北老兵会重返战场,悼念牺牲的袍泽,缅怀那三日的激战。1913年7月葛底斯堡战役50周年,重返战场的的老兵竟然高达5万馀人。

到1954年内战最後一位老兵辞世後,再来战场的就只有别样心肠的游客了。

%e8%91%9b%e5%ba%95%e6%96%af%e5%a0%a125站在一个钢架了望台上,眼中夏日的葛底斯堡田园宁静美丽而又丰饶,只有那些大大小小的碑石丶那些散布在田野中带着绿锈的加农炮丶以及那些矮矮的掩体胸墙,告诉我们,这里曾是战场。

%e8%91%9b%e5%ba%95%e6%96%af%e5%a0%a126来源:作者博客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