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11 山民 念君子之温

清帝国

教科书和宣传材料上说: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其实,比这要惨得多的不平等条约,早在1835年就已经出现。

这份被史学界称为中国——浩罕协定的条约并未以正式文书形式留存于世,《清实录》中亦只字不提,不知是大清觉得它太丢人还是完全不值得录入史册?现代学者整理代表双方政府官员之间的公文来往,才使这份协定得以完整面目示人。其不平等令人瞠目结舌,浩罕国竟有权在中国领土上对中国人收税!浩罕汗国隔着天山与新疆相邻,塔吉克人在这个国家里占统治地位,吉尔吉斯人和哈萨克人则被视为外来人,属于被统治族群。其国土面积大约有新疆的十分之一,人口大约有当时新疆的三分之一。这样一个弹丸小国,凭什么和当时GDP总量与人口总数都居于世界第一的大清国签下霸道协定,且容徐徐道来。

十九世纪初,大量的浩罕商人在喀什噶尔、叶儿羌经商,与清朝的贸易来往是汗国最重要的财政来源。这些商人被清朝称为“安集延人”(安集延是浩罕汗国的一座城市),而其它在新疆的胡商,笼统地称为“哈萨克”,意思是外地人。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清朝以浩罕支持叛乱的合卓为由,驱逐了在新疆浩罕商人,并将他们的货物没收,分给与合卓关系密切的吉尔吉斯牧民,以便笼络他们。从此浩罕汗国陷入财政困境难以自拔。1830年,浩罕国纠集一支由各色亡命之徒组成的数千人军队,入侵喀什噶尔乃至叶儿羌。清军采取坚壁清野的战术龟缩不出,浩罕军队攻坚不利,便派上千商人跪在叶儿羌城墙下苦苦哀求,说进兵入寇的原因,只是想重开贸易。随后,浩罕军队撤走,并掳走了两万多老百姓。他们把大清朝吃得死死的,先前清朝镇压合卓叛乱,动辄出动上万军队,花费上千万两白银,而合卓的军队往往只有数百人。

我们不知道为何应付一场数百人叛乱的战争,为何花费如此巨大,除了层层腐败、军队贪生怕死之外,很难给出其它合乎逻辑的解释。清廷果然息事宁人,浩罕军队撤走后便答应了通商条件,允许浩罕商人重返新疆,并给予他们完全免税,用白银赔偿先前没收的货物。清朝的条件是归还俘虏,浩罕国答应了。接下来,我们一步步看大清国的精彩表演:

停战之后,浩罕人要求派一名代表进驻喀什噶尔,管理在中国的所有浩罕商人,用近代术语,叫领事裁判权。在伊斯兰教世界的传统里,商人们自成一个自治团体,政府除了收税之外对他们几乎不假管辖。大清国认为这个要求合情合理,不就是要个商会头目么?随你们便了。

浩罕商人回来以后,不用再交关税了,但清国出口到浩罕的商品,关税照缴不误。丝绸、瓷器10%,其余5%。反正之前也是照这个比例缴的,大清地大物博,不在乎这点小钱。

归还俘虏的时候,浩罕人只归还85名清军战俘,两万多被掳走的老百姓,他们说那不是俘虏,是自愿追随,实际上那些老百姓绝大多数被贩卖为奴隶,只有极少数是反清的流亡者获得庇护。大清也不想追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走了就走了,反正这一带的合卓们老造反,人少点还省事呢。

接下来,浩罕又称,中国境内的吉尔吉斯人和哈萨克人,要按在浩罕国内的标准,向浩罕纳税。这些人以前反正多数又不向中国纳税,少数纳税的,还老逃税,甚至发动抗税起义,烦死个人嘞!浩罕人爱收就收去吧,他们抗税找的是浩罕人的麻烦。

浩罕国驻喀什噶尔代表又称:哈萨克人“自古以来”就在向浩罕国纳税,所以在新疆的“哈萨克商人”,也应该向浩罕领事纳税,归浩罕领事管理。前面提到,所谓“哈萨克商人”,是当时对新疆所有外国胡商的统称。这下触犯到了清国的经济利益,可是怎么办呢?再和浩罕人打一仗?朝廷恐怕不会再给给军费,搞不好怪罪下来还得丢官。于是乎:把对外国胡商的称谓由“哈萨克商人”,统一改成“安集延商人”,安集延人向自己领事纳税,不是天经地义么?既蒙了自己,又蒙了朝廷,这事就这么过去了。

再接下来,浩罕又要求,整个塔里木盆地,外加吐鲁番地区,穆斯林的天课都得交给他们。天课以前是各地交给各自的首领——伯克(意思是首领、先生),或者直接交给清真寺里的教职人员。反正这笔钱从来没落到过清朝官府口袋里过,谁爱收谁收去吧。

最后,浩罕又提出要求,要清军把在他们防区内哈萨克人都交出来,理由是这些哈萨克人躲在清军庇护下逃税。清军的防线并非建立在国境线上,而是退回到自己国境内一百多公里深处。这个要求的意义,等于要求两国以这条军事防线为国界。大清国……反正已经让了这么多,再让点吧。

这份中国——浩罕协定,其蛮横程度远比后来的《南京条约》不讲理许多倍。如果说清廷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是因为在对方坚船利炮之下的不得已之举。为何却能容忍一个弹丸小国浩罕,如此肆无忌惮的蛮横要求?至少在战争中,清军并没有不堪一击地败北。除了新疆地处边疆,清廷控制能力有限之外,还有很多原因“打造”了这份“首次不平等条约”,比如新疆地方当局的昏庸和腐败;浩罕吃透了这一点步步紧逼,而清国则无休止地息事宁人。但最关键的一点,最著名晚清史专家芮玛丽教授认为:中国人长期以世界中心自居,对弱于自己的民族习惯性地怀有一种居高立下的施恩心态;“外夷”如果试图在外交提出平等国权,将招致不屑与愤怒;而一旦发现外国比自己更强大,将给他们的脆弱的信心带来毁灭性地打击。因此,尽管弹丸小国浩罕提出的要求霸道无理,只要继续保持对中国的纳贡国身份,那么,中国人就有足够的理由把这些无理要求,视为对他们“孝心”的恩赐。

大清还在梦中未能醒来。

欧阳小戎-转账

若得博诸君一顾,惠赐一二

欧阳小戎-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