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09 山民遇水 念君子之温

《尼布楚条约》之后俄国在北满的渗透

俄国是近现代对中国伤害最大最深重的国家,自扩张至接壤以来,其对中国的野心步步升级,最后发展成为要将中国变成“黄俄罗斯”的鲸吞之心。它同时具备与其野心相匹配的高超手段及对中国的压倒性武力优势,那些手段在对付西方列强时并不十分奏效,但对付东方的专制王朝,却驾轻就熟、处心积虑。它给中国所带来的深重灾难一直延续至今,且看似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消弭。

《尼布楚条约》之后俄国在北满的渗透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在北满以外兴安岭为界。“满洲”作为一个指代满族人发祥地的地理概念,也就此被确定下来。这份条约对中国后世最重要的影响并不在地缘政治,而是俄罗斯大君与清帝作为具有同等尊崇地位的统治者被确定下来,俄罗斯国不是蛮荒外番,而是和中华帝国相提并论的邻邦。

在18、19世纪上半叶,满洲的居民分三类:满蒙旗人、汉人、部落民。东三省在清帝国的行政秩序上地位独特,这里不象其它省份那样具有督、巡、道、州、县层层行政秩序。既有位于奉天(沈阳)的京城,照搬北京朝廷的秩序置有六部,同时又划为黑龙江、吉林、奉天三位将军分管。最高的三位将军由北京朝廷直接任命,下属又各有土著部将实行军管。这种管理既臃肿又重床叠被,效率低下。汉人的人数一直很少,除了被流放到官员之外,主要以经商、淘金、挖参为业,开荒种地的农民并不多见,绝大多数分布在南满。清廷一直奉行“柳条边”政策,四处设置柳条关卡禁止汉人向满洲移民,因为担心汉人的到来会破坏大清的“龙脉”。其真正的目的,是想把这片空阔荒芜之地作为日后必要时的退路。黑龙江流域人口稀少,在黑龙江北岸则更甚。那一带居民以部落民为主,拥有自主管理权,向皇帝进贡;旗人每年被强征来举行一场为皇家进献皮毛的大规模围猎。

北满的荒野

(北满的荒野)

《尼布楚条约》并不象大部分宣传材料中宣称的那样,系所谓“平等条约”。“平等”仅见于两国皇帝相互承认对方而已。大片原本在清廷控制下的国土被割让给俄国,再加上拱手相让的争议领土,由于资料记载的模糊和很多难以界定的事实,中国领土的丧失最保守估计也在两百五十万平方公里以上。但俄国人的胃口远未得到满足,他们一直致力于把控制黑龙江流域作为一个重要的阶段性扩张目标。尤其是控制黑龙江的入海口,被视为西伯利亚政策的关键。但俄国曾经一度致力于通过阿拉斯加向北美扩张,无暇顾及满洲,外加连续几次错误的情报,推迟了俄国向黑龙江流域扩张的步伐。那些情报称:黑龙江入海口是无法通航的烂泥滩。在北美受阻后,俄国势力又重新掉头指向满洲。1849年,潜入中国的俄国细作终于证实了黑龙江口可以通航,对黑龙江流域的入侵迅速展开。次年,俄国在黑龙江口的庙街附近建立了两个哨所,并且向清廷的“理藩院”(负责外事的机构)建议:鉴于英美舰船时常在东北亚出没,中俄应联合起来共同防卫黑龙江口。

但“理藩院”不知为何,既不答复也不反对,对俄国人的“建议”保持沉默,俄国军队和移民们遂纷纷涌入。1853年太平天国的叛乱使清廷不得不把满洲驻军抽调入关,俄国的扩张更加肆无忌惮。1854年,一支俄国远征军控制了黑龙江北岸,而在南岸瑷珲城内的清军只有不到千人,装备着冷兵器和少量粗制滥造的原始火器,根本不可能遏制俄军。俄国与英、法、美等国不同,他们多年与亚洲的专制王朝打交道,深知这些王朝在上层宫廷排场而无知,下层地方则贪婪而忘义。他们一面向北京朝廷散布谣言:说是英法正在为南方的叛乱提供枪炮,还觊觎着满洲,并宣称自己已经在满洲外海打退了英法舰队的进攻(一切都是胡说八道,但清廷根本没有能力去确认)。另一边,收受俄军贿赂的吉林将军富勒洪阿,一面派兵给俄军当免费夫役、向导,一面报告朝廷说他已经成功阻止了俄国人的进兵。俄国人很快控制了黑龙江北岸,并建立起一条对清军来说无法逾越的军事防线。清廷派出的所有谈判代表全都向朝廷隐瞒了俄国已经占领黑龙江以北的事实。与大量俄国移民涌入北满相对,清廷的政策却恰恰相反,越发严厉地禁止汉人向满洲移民,太平天国的叛乱向长江流域蔓延,清廷给自己留后路的欲望越来越强烈。

《瑷辉条约》和《北京条约》

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攻克天津。自知不敌的清廷搬出一个“以夷制夷”之策,想利用俄国的势力来限制英法。这种愚蠢的外交政策自食恶果,却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次地重演,狼子野心之辈不断地蚕食中国,将中国推向灭亡的边缘。外交上真正的胜利在于赢得长久而可靠、共同进退的盟友。中国曾经有很多机会与接过英美抛过来的橄榄枝,然后建立起长久的同盟关系。但自作聪明的当权者们指望在洋人之间玩弄中国式权术,今天拉拢这个挤兑那个,明天又反过来。最后结果是失去所有可能的盟友,沦为被瓜分的对象。

在英法联军之后,俄、美、墨西哥等一票国家尾随其后,希望得到最惠国待遇。而英国则对为这场战争早早定下的目标:将中国纳入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反对任何试图侵犯中国领土和行政权力完整的行为。

清廷派出曾在新疆与俄国人打过交道的奕山为钦差大臣,赴满洲与俄国谈判,请俄国调停自己与英法之间的战争。对清廷来说,当时最明智的选择是开放黑龙江航道,让各国在北满利益均沾,使俄国无法独霸北满,然后动员关内汉人大量向满洲移民,或可保全北满。但清廷明知俄国包藏祸心,仍把希望寄托在他们头上,原因有三:英法等国自海上来,传统中国对“岛夷”的蔑视和恶意,远远高于从陆上来者,请和大清平起平坐的俄国出来,让“岛夷”退兵,并不十分丢人;若是反过来,请“岛夷”出面让平等的俄国退兵,则是奇耻大辱。英国代表据条约而寸步不让,谈判中辞句严正,大大地挫伤了清廷的自卑而脆弱的神经;而俄国人则深谙与东方朝廷打交道的法门,摆出一副惜情留面的模样在辞句上给清廷台阶下。英法等国要求驻节公使,平等建交的意图,将动摇天朝上国的纳贡秩序;而已经取得平等地位的俄国对遥远边疆的蚕食,则对这一秩序不构成颠覆性威胁。

奕山根本不敢挑起一场同俄国之间的战争,俄国代表抓住这个机会,逼奕山签署了《瑷辉条约》,又称《瑷珲城和约》。条约主要内容如下:

俄国侵占中国领土

中俄以黑龙江为界,中国继续在黑龙江以北设置衙门,管理当地中国居民;“俄国所谓阿穆尔地区”,图中紫色部分,面积约60万平方公里。
黑龙江自乌苏里江之间之地,由中俄共同管理;俄国所谓“滨海地区”和库页岛,图中绿色部分,面积约40万平方公里。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上,仅允许中、俄两国船只通行。

奕山在给皇帝的奏折中,用模棱两可的笔调,把割地之事蒙混过去,中国在满洲不仅失去了大片国土,还失去了所有的出海通道。奕山和清廷毫无出海口的意识,也都不知道,“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之间之地”,究竟有多大?

在另一边天津的多国谈判桌上,俄国代表的狡诈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愚蠢的清廷采取与各国代表分别单独谈判的办法,以期能在私底下搭成某些见不得光的秘密交易。这给了俄国代表向其它各国隐瞒他们侵吞了中国领土,违背了“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完整”的一致共识的事实。

1860年,俄清双方在北京签订《北京条约》,重申了《瑷辉条约》俄国所获得的一切,并删去了中国有权在黑龙江以北设置衙门,管理中国人事务一条。而俄国答应的调停并没有任何实质,作为补偿,俄国许诺将赞助清军一些洋枪洋炮,并派军舰帮助镇压太平军。不过这批武器却迟迟未到,直到清廷把对俄税率调整到令他们满意为止。当这批武器送达时,太平军已被镇压,而且这些武器大多不过是俄军的淘汰的装备而已。

庚子俄难

在《瑷辉条约》之后,黑龙江北岸变成了俄罗斯阿穆尔州。俄国东西伯利亚总督曾经毫不掩饰地以正式公文致信清廷,如果满清王朝在中国倒台,那么俄国的下一步方针将是“促成满洲与蒙古独立”。后来的历史表明该计划绝非一句空谈,它系被不同性质的俄国政府所一以贯之的目标。并且只是其远东全盘战略中的一步而已。

当俄国势力越过黑龙江向松花江流域甚至向渤海湾渗透时,如梦初醒的清廷方才明白,整个老家都将被俄国人连锅端走,连忙拆除用于阻拦汉人移民的柳条关卡,这些关卡曾经一度多如牛毛。“闯关东”的汉人涌入吉林和黑龙江的黑土地,并反过来向黑龙江以北渗透。按照《瑷辉条约》,黑龙江以北的主权虽已不属中国,而中国人仍有权在此购置永久产业定居。其中以海兰泡(布拉戈维申斯克,今天俄国第五大城市)和名为“江东六十四屯”的华人居留区最为著名。作为中国人的永久居留地,这些华人受到《瑷辉条约》的保护。

1900年,中国陷入义和团的乱局之中,在“扶清灭洋”口号影响下,俄国在南满修建的两条铁路遭到破坏。作为报复,俄国当局派出数千哥萨克准备扫荡“江东六十四屯”。驻瑷珲的清军闻讯,连夜渡江去阻拦向“江东六十四屯”开进的哥萨克。中、俄两军爆发武力冲突,这是近代史上中国政府第一次主动地“据条约行事”,但清军炮击海兰泡之后却又不敢发动中俄之间的全面战争,很快退回瑷珲,使江北同胞沦为任人宰割的羔羊。

庚子俄难中被捕的华人男子

(庚子俄难中被捕的华人男子)

1900年7月16日,大队哥萨克包围了海兰泡城内的华人居留地,驱逐华人离境。不愿放弃合法财产或者行动缓慢的华人惨遭屠杀,华人的男丁几乎全部被捕,有反抗嫌疑者遭杀害,妇孺老幼则在枪刺和马刀的威胁下,赶进黑龙江。一部分人侥幸到达南岸,另一些被江水重新卷回北岸、奄奄一息的人们再次赶进黑龙江,致使大量妇孺在江中溺亡。

次日,俄军发动对江东六十四屯的扫荡,逮捕所见到的一切中国人,烧毁中国人的房舍村庄。连续多次扫荡之后,江东六十四屯化作灰烬废墟。俄军如法炮制,男丁被监禁,妇孺老幼赶入江中。

惨案一直持续到7月21日,死难人数各版本说法不一,7000至13000不等,大多为溺亡的老幼妇孺。

清廷无力与俄国交战,庚子俄难后,中国人在黑龙江以北丧失了居留权,而乌苏里江以东那片条约中规定的中俄共同管辖之地内,华人亦纷纷逃回南满,中国在事实上已经丧失了在“滨海地区”和库页岛的主权。

布尔什维克时代以后世

1917年,俄国爆发了革命,布尔什维克在经过数年鏖战之后夺取了全国政权。红党夺权后随即宣布:废除沙俄时代的一切对外条约。其中自然包括《瑷珲条约》等诸多涉华条约。这一举动曾经一度被一些别有用心之辈解读为布尔什维克政权将退还强占中国的北满土地。这是用脚指头思考都不可能得出的结论,一厢情愿到了荒谬的程度。红党真正废除的,是《瑷珲条约》中规定的中国人在黑龙江以北的居留权,以及中国在乌苏里江以东及库页岛的“共同管理”权。红党要求中苏双方以黑龙江南岸和乌苏里江东岸为界,进一步剥夺中国船只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上的通航权。并篡改历史,称过去、当时在黑龙江以北和乌苏里江以东居住的中国人为“侨民”,“阿穆尔”及“滨海地区”、库页岛系苏联“自古以来”不可分割的领土。

中国海军访问海参崴并鸣21响礼炮致敬

(中国海军访问海参崴并鸣21响礼炮致敬)

中国国内的政权格局也连续发生了多次变更。但苏联的口径一直未曾得到中国任何一个政权的承认。直到1991年,苏联垮台,《中俄边境条约》签订。《瑷珲条约》终成为过去,它在生前未能保护国人及国土,死后化作国耻。如果中国能早早学会与那些遵守条约的国家结成牢固、长久而共同进退的同盟,也许历史将会是另一番面目。

欧阳小戎-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欧阳小戎-打赏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