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11

台印作家双边对谈分享新二代书写经验

图说:台印作家双边对谈分享新二代书写经验。(苗秋菊拍摄)

台湾举办“台印作家双边对谈”,邀请台湾新锐小说家陈又津与笔龄超过20年的华裔作家汤顺利,分享“新住民第二代”的书写经验,呼应台湾积极拓展东协经济文化双边合作的“新南向政策”。

在台湾,四方文创-灿烂时光和国立台湾博物馆共同主办“台印作家双边对谈”,邀请台湾新锐小说家陈又津以及笔龄超过20年的华裔作家汤顺利,分享新二代的书写经验。

陈又津的父亲为福建荣民,母亲为印尼华侨,在“930 ”排华事件后,全家离乡搬到台湾,在2014年以小说《少女忽必烈》成为《印刻文学生活志》历来最年轻的封面人物。

陈又津表示,她在新二代的访谈过程中,发现原来移工跟新住民妈妈其实是水火不容的。

陈又津说:“因为新住民妈妈们就是说我已经是台湾人了,我已经拿到台湾的身分证了,然后你是外国人,你要来我们餐厅工作,那我们就要尽可能压榨你的薪水之类的,像台湾人一样。这些妈妈会这样觉得。”

不过移工们的想法却大异其趣,陈又津说:“但是那些移工可能会认为,其实我是大学毕业,我是堂堂大学生,只是因为就算在我的国家做银行襄理的薪水,还是没有到另外一个国家做这种劳工阶级的薪水高,所以来到这里。那我根本没有必要跟你们这些人沟通。”

而汤顺利则是出身于人口一半为客家华裔族群的印尼邦加岛,笔龄超过20年,专长为诗歌、短篇小说、散文、文学与艺术评论,擅长书写家族迁徙故事,例如《灶王爷的娘子》,就以15篇交织童年记忆与魔幻神话的短篇故事,描绘客居的华裔社会与中国文化传统的挣扎和创伤。

汤顺利说,在印尼,排华的威胁像“鬼”一样的存在,看不到但是可以感受到,可能突然爆发,可以是杀人、强奸、或是被抢劫。“930事件之前,华人其实非常自由,可以盖学校、可以学华语、可以有自己政党;事件爆发后,华人受到很多限制,其实这32年来,华人相关文化都被禁止,也不可以用华语来沟通。”

不过,他认为,身为一个作者,双重身份反而给了他更多的灵感从事创作。

目前在台湾“新二代”国中小学生有25万人左右,甚至超过原住民。灿烂时光负责人张正指出,“新二代”的分类背后暗示着台湾人非常重视血统,期盼未来能够创造一个新的分类方式,模糊“新二代”。陈又津也说,希望50年内“新二代”用语已经消失不见,因为大家都是“台湾人”。

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 苗秋菊 台北报导(责编:黄春梅)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