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出生在林地里。
一名护士继为小孩求祈
求庇护免依富贵和贫穷,
求庇护免依天堂的上帝,
求能逾命且眼光更清晰,
求毒烟亡并求资源生机
为那些好奇的灰色根基。
观景
带着眼里恐惊
从天文塔盔顶
看到了救世军:天上的竖琴;
巨大的摆动星云
混乱的串串气金。
远远进入永不可估量的水晶
那里想法令人恐惊
能够永恒穿越千年
拉开了气金的鱼叉弹弓
在射手座散发烟云。
动力
工程师坐在轮盘旁
阅读在六月晚上。
电厂在涡轮机内喃喃低语,
它那多叶心脏跳动得安祥
而坚强。
叶片甚至不颤抖
在水泥大坝机井旁害羞挺立的大白桦树上。
刺猬正在河边窥望。
守桥人的猫渴望倾听鸟唱。
无声闪电的动力在千百万根线中嘶嘶作响
然后进入自吹自擂的城市喧嚷。
选自马丁松诗集《自然》 (1934年)
(张裕 译于2024年10月18日)
译注:哈里·埃德蒙·马丁松(Harry Edmund Martinson,又译哈瑞·马丁松,1904年5月6日—1978年2月11日),瑞典著名诗人、作家,早年当过海员,1949年当选瑞典学院院士,1974年与另一院士埃温德·雍松(Eyvind Johnson,1900—1976年)同获诺贝尔文学奖,1978年在医院中自杀去世。其主要诗集有《鬼船》(Spökskepp,1929)、《游民》(Nomad,1931 年)、《自然》(Natur,1934年)、《顺其自然》(Passad,1945年)、《蝉》(Cikada,1953年)、《图勒的青草》(Gräsen i Thule,1958年)、《车辆》(Vagnen,1960年)、《光明与黑暗的诗》(Dikter om ljus och mörker,1971年)、《丛簇》(Tuvor,1973年)等。其长篇幻想史诗《阿尼亚拉号》(Aniara, 1956年)和长篇小说《荨麻开花》(Nässlorna blomma,1935年)中文版有华裔瑞典作家万之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