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由两部分组成,一带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对中国来说,500多年前,就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者,就是明朝的三宝太监郑和。

郑和小名马三宝,十岁时接受宫刑而成为宦官,服侍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朱棣比马三宝大十岁,后来让马三宝改名为郑和。朱棣42岁时,当了皇帝,三年后,即1405年,派郑和率领船队向印度洋进行远洋航行。当时中国人称加里曼丹岛以西为“西洋”,以东为“东洋”。从1405年至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这就是现在说的“海上丝绸之路”。

哥伦布远航发现美洲新大陆是在1492年,郑和第一次远航比哥伦布早了八十七年。郑和时代,中国是世界强国,GDP(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郑和船队有大船62艘,率士兵二万八千余人,满载瓷器、茶叶、铁器、丝绸和金银,浩浩荡荡向东南亚出发,虽然也从事贸易,但首要目的是政治性的,是为了宣扬中国的“国威”,向所到国家的国王赐送礼物,用今天中国常用的话来说,就是“大撒币”,扩大明帝国在海外的政治影响。

哥伦布远航的条件比郑和差了许多。当时支持哥伦布远航的西班牙王国,连年不断的战争使国库空虚,哥伦布的远航经费不得不靠商人银行家的支持,加上借贷后才勉强凑足。哥伦布的船队远小于郑和,只有三艘,船员九十名,最大的船长度不及郑和的五分之一。十五世纪的葡萄牙、西班牙,与中国相比,国力小得多,属于那个时代的“不发达国家”。当郑和“大撒币”散尽明帝国的财宝返回中国时,哥伦布首航归来带回的印第安人的黄金饰物的价值,就是他首航经费的一百七十倍。在哥伦布以后,首次实现环球航行的麦哲伦的水手们,在亚洲收购了大量丁香,到欧洲以成本一万倍的价格售出了整船二十六吨丁香。1545-1560年间,西班牙平均每年从美洲运入的黄金有5500公斤、白银25万公斤。

1433年郑和最后一次远航回到中国,远洋航行能力位居当时世界第一的中国,自己放弃了远洋航行这一事业。1436年新登基的皇帝明英宗朱祁镇宣布停止建造远洋船舰。1511年葡萄牙人攻占了马六甲,随即侵犯中国东南海岸,派舰炮轰广州。中国皇帝的反应是,驱赶入侵者,同时实施海禁。1525年明朝政府下令沿海官员摧毁一切可以作远航的中国本国大船,并逮捕中国这些船只的水手。当中国自废海权时,葡萄牙、西班牙这些早期西方殖民者却在全世界竭力扩张自己的海权,建立海外殖民地。

在21世纪的今日,“宇航员”是“未知世界探索者”的名称,在十五世纪初,“航海者”与今日“宇航员”一样,也是“未知世界的探索者”。达.伽马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到达非洲东海岸、哥伦布跨越大西洋到达美洲,当他们启程时,他们连自己往何处去都不知道。与达.伽马、哥伦布不同的是,三宝太监郑和远洋航行的是中国人与阿拉伯人早就熟悉的海上贸易路线。当葡萄牙人沿着达.伽马开辟的路线在亚洲一些岛屿、沿海建立一个个据点、力图控制跨越半个地球的商船航线时,当西班牙人在1521年征服北美的阿兹特克帝国,1532年征服南美的印加帝国和葡萄牙在此前宣布占领巴西时,中国不仅没有向海外扩张、占领殖民地的野心,而且主要是为了明朝的皇帝宣扬“国威”。

郑和时代的“海上丝绸之路”,谈不上发展对外贸易,而是空前的“大撒币”。郑和远航,确实大大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但中国老百姓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而哥伦布远航发现了新大陆。中国和西方世界的差距,就是郑和与哥伦布的差距。

现在的“海上丝绸之路”,与500多年前的三宝太监下西洋有四大共同点:

1,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如他死前一年1432年所立的石碑题文,是为了宣扬“皇明混一海宇,超三代而轶汉唐,际天极地,罔不臣妾”,是政治性的。现在中国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主要也是政治性的,如果为了发展对外贸易,用不到像中国那样把一种“商业行为”抬得那么高,长年累月、反反复复大肆宣传,不得不让东南亚、印度、西亚、欧美国家大肆防备。

2,对外贸易不尊重经济规律,到处“大撒币”,用金钱讨好“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的统治者,效果适得其反。

3,哥伦布的探索精神,在500多年前的三宝太监郑和身上没有,在今天“海上丝绸之路”中也看不到。

4,三宝太监郑和的“海上丝绸之路”,轰轰烈烈近三十年,就销声匿迹;今天由于把贸易政治化,如果继续按现在政治方式发展“海上丝绸之路”,也同样会造成“不可持续”。

义大利耶稣会会士利玛窦曾在1582年至1610年间居住中国,这正是葡萄牙、西班牙等国海外殖民的时代。利玛窦认为,中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是中国不好战、不尚侵略他国的原因。中国不好战、不对外扩张,当然无可非议,但不能为了宣扬中国“国威”而到处“大撒币”,这不仅损害对外贸易的发展,而且损害中国人民的利益。发展对外贸易,要走“非政治化”的道路,不要再把一些不适当的政治口号强加于中国对外贸易头上。

香港《苹果日报》2018-7-28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