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摘编 杨海评论 5月16日

张灵甫

本订阅号将连续5期给订户讲述抗日第一名将、民族英雄张灵甫可歌可泣的传奇人生。血战日寇,杀身成仁,张灵甫将军以自己求道卫国的悲壮人生完美诠释中国职业军人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张灵甫(1903.08.20~1947.05.16),男,汉族,陕西省长安县人。原名张钟麟,字灵甫,后改名张灵甫,字钟麟。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中将军衔,抗日名将,民族英雄。曾任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整编第七十四师师长。1947年5月16日,战死于孟良崮战役,终年44岁。

1903年8月20日,张灵甫出生在长安东大乡东大村的一户农家。家境不错的张父将张灵甫送入私塾,11岁的灵甫进入小学。后考入长安中学。在西安的时候,青年张灵甫为文庙的碑帖所吸引,每逢节假日都带上纸笔到文庙临摹碑帖,聚精会神经常忘记吃饭。他的字很快闻名全校,学校专门为他举办书法展,观者如云。此事被陕西的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听说,很想看看张灵甫的本领。当时的张灵甫挥毫落笔,连写5个条幅。于右任惊讶之余大喜过望,连连道:“奇才,奇才,后生可畏!”

1923年毕业后,他回家乡担任了一段时间的小学教师。后接受新思潮的影响,张灵甫不甘身处穷乡僻壤,千里迢迢来到北京,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北京学生运动风起云涌,张灵甫积极参与之余,深感学生的软弱无力。愤而投笔从戎,到河南开封参入胡景翼的国民二军军官训练团。1926年,热切投身革命的张灵甫参加了广州黄埔军校在郑州的秘密招生,并被录取。同年秋,张灵甫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入伍生总队,修步科。

1927年3月8日,军校第四期学生开学典礼上,张灵甫、胡琏、林彪、刘志丹、袁国平、李弥、文强、唐生明等日后中国大地上风云一时的人物们站在一起,聆听校长蒋介石的训话。以这一刻为起点,张灵甫开始了他二十年的戎马生涯。

张灵甫将军作为抗日铁军74军的一名将领,抗战八年连年对日血战,参加了主要的对日会战,参加过南京保卫战、兰封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上高会战、两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湘西会战等历次会战,多次负伤不肯下火线,取得了辉煌的抗战业绩,被大家公认为常胜将军。

将军是抗日英豪民族之魂,尤其是亲率敢死队智取古山的壮举,腿被日寇机枪打断,血洒疆场之悲壮;抗战之中,舍身忘死。身中7块弹片犹不下火线。腿被鬼子机枪扫断,只因无意中看到报纸上登载的战时军人不宜在外就医的消息,便不顾医生阻拦执意提前归队,赶回前线,以致张这样的美男子,竟得了个“瘸腿将军”的外号。试问将军如此英雄古今华夏大地几人可比?

将军在给家兄信中曾说:“此次抗战,为国家民族争生存,兵凶战危,生死未卜,家人当我已死,绝勿以我尚生,予果死,堂上双亲,请兄奉养,膝下诸子,望兄抚教。予妻守嫁,听其自然。”

有人只知张是猛将悍将,以为他骄气盛匪气重,当他是张飞李逵一样勇而无谋的急先锋,这个是误解。张其实是正宗的儒将,其人身材高大且容貌英俊,尤其张先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后投笔从戎入黄埔。将军是北大才子,一手好字,对军事战略有着精湛的素养。曾根据自己的作战经验,写了《遭遇战研究》《山地战研究》《日军作战心理分析》《在劣势装备下如何实施河川战》《我带兵的经验》等众多文章。

文北大,武黄埔,文武均是当时最高学历,且善书法,张在文化素养普遍较高的国军将领中也可算是难得的才子,堪称中国第一职业军人。

将军私人品行良好,严于律己,常用津贴解决同事家中的困难,改善部队伙食。爱家乡,尊敬父老。每次回家都是三十里下马,不着戎装;必向乡亲们问寒问暖问收成。方圆几十里的父老都将自家子弟送到他的部队以报效国家。将军身高八尺有余(一米八七},英俊潇洒,相貌堂堂,如此英豪怎不令人赞叹。

简历

1903年8月20日,张灵甫出生在长安东大乡东大村的一户农家;

1923年考入北大历史系,期间同第一任妻子邢凤英结婚;

1925年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步科;

1926年10月,第1军第21师步兵排长见习官,后升任排长;

1926年秋冬,第1军第21师连长;

1928年12月,第1军第1师第2旅6团1营2连连长;

1929年5月,第1军第1师独立旅第2团3营9连连长

1930年5月,第1军第1师独立旅第2团3营少校营长

1932年冬,第1军第1师独立旅第1团中校团副;

1933年,第1军第1师独立旅第1团上校团长;期间同第二任妻子吴海兰结婚;

1935年,因吴海兰拿走其机要文件且拒不承认而枪杀妻子,被判死刑入狱;

1937年,获释出狱,回到西安闲居,同第三任妻子高艳玉结婚;

同年,在试图重回老部队第1军未果后,任第51师师部高参;

1937年10月,第74军第51师第153旅第305团上校团长;

1938年3月,第74军第51师第153旅副旅长

1938年9月,第74军第51师第153旅少将旅长;

1940年冬,第74军第58师副师长;

1941年10月24日,第74军第58师代师长;

1941年冬,第74军第58师少将师长;

1944年5月,第74军副军长;

1945年2月20日,授予少将军衔(同月保送入陆军大学甲级将官班第二期深造),与第四任妻子王玉龄结婚;

1946年4月20日,第74军中将军长兼首都警备司令

1946年5月至6月,陆军整编第74师中将师长(第74军整编番号更为陆军整编74师)

1947年5月16日,在孟良崮战役之中,战死殉国,时年44岁。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