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首沉浑悲怆的交响诗
莱博维兹的赞歌,是一首沉浑悲怆的宏大交响诗,是一曲献给人类理性的赞歌,是歌颂那些在黑暗与蒙昧中依旧闪亮的希望之光的光辉之作。
全书建立在蛮荒时代的背景上。人类对自然力量的无限追求终于导致自身文明的全面崩溃,后核战时代的幸存者们只能生活在相当于中世纪的知识水平下;而且正如同中世纪时人们对科学研究者的残酷迫害一样,蛮荒时代的大部分人也都失去了理性,他们憎恨一切科学技术,因为恰恰是这些科学技术使得无数人死于非命,整个人类的文明程度也一下子倒退了两千年的时光。这些人宣称自己是“傻瓜”,把满腔的怒火宣泄到所有科技人员身上,甚至宣泄到所有有文化的人身上。人类千百年来致力追求的道德与文明,仿佛一座历经千年的古厦,在蛮荒时代的暴风骤雨中摇摇欲坠——而且它的轰然倒塌似乎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再也无可挽回了。
这样的背景无疑是悲观的,洋溢着末世论的气氛。但是如果作者仅仅是在宣扬人类面临的悲惨结局,那本书大概就会像所谓的“诸世纪”一样毫无价值,最多不过是一本哗众取宠的大众读物而已。然而本书决不是一时的兴起之作,更不是仅仅为了描写人类自取灭亡的必然结果。作者其实一直都是在歌颂那些在黑暗蒙昧中执著不屈的理性人民,并且为了这些人民,作者甚至不惜使用曲笔,为拥有这些人民的人类留下了一个光辉未来的希望。这才是作者真正要表达的东西,这也是全书中最震撼人心的东西。
况且,我们又怎么能不震撼?
当我们读到修士弗的眉心被一箭射穿的时候,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他嘴边的笑容,因为他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而献身,他的一生充实而无憾;当我们读到学者塔在修道院的藏书处如饥似渴阅读的时候,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他热切的目光,因为他终于找到了自己一直苦苦追寻的东西,他为之奋斗一生的东西;甚至当我们读到最后那位院长被压在数千年的巨石之下的时候,我们也似乎可以看到他解脱的表情,因为他亲手送出了人类的希望,让人类的文明之光有机会在整个银河系闪亮。
正是这些有着坚强信念的人民,人类的文明才得以一代代的延续,人类存在的价值才得以一次次的被证明。作者想告诉我们的是,书籍本身只不过是人类文明的呆板载体;而活生生的东西、最值得人类珍藏的东西,都是蕴藏在这一个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民身上。
二、信仰
我刻意忽略了书中的宗教气息,其原因正如我在读《死者代言人》时说过的,我对西方的宗教并不了解,而且东方的文化传统并没有像西方一样被刻上深深的宗教烙印。不过我理解作者对于宗教的描写。事实上,在一个毫无光明的漫漫长夜里,只有信仰才能使人执著于某一事物,恰如早期基督徒在尼禄的暴政下依旧执著于自己的宗教一样。
不过这种执著并不能算是宗教的专利,更不是西方独有的东西。春秋时齐国不知名的太史一家三人,面对当政的崔杼,同样为了坚持自己的信仰而不惜赴死,这其中没有宗教的概念,但是他们对自身信仰的执著并不输于西方的殉道者们。所以在我看来,这其中是有一种共同的、超越宗教范畴的东西在起作用。也许这种东西就是所谓的“道德”,或者是如同文天祥在《正气歌》中所说的“天地正气”吧。
三、科学与宗教
历史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是,科学与宗教似乎一直处于对立阶段。从哥白尼的日心说开始,到拉普拉斯宣称宇宙中没有上帝的位置,再到达尔文否定上帝造人,几乎每一点科学的进步都是在挤压宗教生存的空间。
但是真实的历史并不如此简单,科学与宗教往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伽利略并非是由于他对神的不敬而被审判,他只是由于提出一种有悖于当时社会整体舆论的宗教科学观而受惩罚;牛顿虽然完美地诠释了天体的运行规律,但他仍旧惶恐的将“第一推动”赋予了上帝;甚至现代的科学家们也并非没有宗教信仰,他们所不信的只是那些所谓的“神迹”,而宗教的道德内核可以说仍旧是大多数西方人的行事指导。
所以作者在本书中选择一个教派作为人类科学文明的守护者就是很容易理解的了。的确,当人类中的大多数退回到了黑暗野蛮的状态之下,有什么能比宗教更容易激发人们的热情、坚持人们的信仰呢?况且在这种时候,战前的科学已经成为一种无人理解的东西,除了让信徒们将之作为神圣的遗物来保存,又能有别的什么好方法呢?
科学与宗教在这样的时候以这样一种方式相结合,作者的苦心可鉴。
四、科学与宗教之二
关于科学与宗教,本书所讨论的问题并不限于此。作者还想表达更深层的东西,这种东西集中体现在第二部分“要有光”中学者塔和保罗师的争论之中。其核心就是:科学与宗教,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各自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作者通过学者塔之口表述说,科学只是一种工具,科学工作者们的任务只是发展这种工具,至于如何使用,用于何处,完全依靠人类自己选择;但作者也通过保罗师之口批判了这一观点,他尖锐地指出,科学家们必须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不能将自己的责任推卸给其他人,想要“洗净自己的双手”是不可能的。
可惜的是,如何承担这一责任,作者也没能找到什么好方法。作者承认,这一责任无论是对于一个人、一个教派、甚至是一个种族,都显得过于沉重了。所以在全书的最后一部分,他还是只能让再次辉煌的人类文明重新经历全面崩溃的过程——因为他看不到出路。
五、出路
我毫不怀疑,对自然资源的无限利用、对自身力量的无限追求,最终将会把人类带入灭亡的境地。但是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欲望?科学本身只是一件中性的工具,为什么会被越来越多的指责为人类诸多顽症的祸首?
我想,其根源还是在于西方的文化传统。自培根提出“把自然锁住”以来,西方的科学研究一直致力于如何充分利用自然来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在那之中完全看不到东方哲学所蕴含的生生不息、天人合一的思想。这是西方得以迅速崛起的原因,也恰恰是如今诸多问题的根源。
尽管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西方逐渐掀起了一股环境保护的热潮,但是几百年沿袭的固定思维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不过也大约正是由于这一思潮,所以西方出现了许多反思性的作品,本书无疑就是其中的一部。
其他的类似作品当中,最为国人所知的大概是黑岛的PCGame《异尘余生》了吧。不过我想说的倒是另一篇小说:《蛮荒海岸》,它也是描写战后人们的蒙昧生活,但是这种蒙昧状态似乎只限于美国——战前美国太过飞扬跋扈,终于招致全世界的无情打击,并且限制战后美国的文明只能维持在蒙昧的水平之上。
虽然两本书关注的焦点不同,但还是可以看出他们的基本思想相通。对于两位作者而言,都是由于对自然的无限索取而导致了最终的灾难;而且两位作者都认为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没有别的出路。
那么到底有没有别的出路呢?我也不知道。作者们写出这样的小说,是希望每一个人都来思考这样的问题,希望每一个人都能理性的对待我们的世界,希望最终能有一个人想出一条更好的出路。而我此时所想的,却是上古的那一首诗: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耕田而食,凿井而饮
……
六、其他
这是一本薄薄的书,篇幅不长,然而我写的评论却超出了以往任何一次,因为我觉得这本书值得评论的地方太多了。上面写的都是关于书中观点的想法,下面则是关于其他的方面。
作者的文笔是绝对老练纯熟的那种。对于这样一个宏大的题材,无论是整体结构还是细节勾勒,都显出作者的不凡功力。其中还有一些细微之处特别有意思。比如说文中出现的人名,几乎都有特定的含义;再比如那个制造电灯的修士,几乎可以从他身上看到法拉第的影子。而且作者似乎故意营造一种含糊不清的气氛,像“要有人”中那个被当作莱博维兹的老人,“要有光”中的老隐士本杰明,第三部分祈祷时出现的那个老者,都是作者故意布下的疑阵,而且直到最后作者也没去解开这个谜团——他也根本没打算解开,他是故意留给读者自己去判断,让他们根据自己的世界观去做出属于自己的解释。
另一方面,作者对于人物的塑造也相当成功。前面已经说过,作者想要歌颂的就是这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人,这种歌颂恰是通过作者对他们的刻画而体现出来。基本上,对于书中的每一个主要人物,我们都能感觉到他们鲜明的个性,像是“要有光”中的诗人,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一个外表玩世不恭而内心忧患世人的人物形象,作者的文学功力可见一斑。
另外,想把本书和著名的《基地》作一个比较。两本书都是描写那种要在逐渐衰败的社会中保存文明火种的努力,然而两本书关注的角度却是大相径庭。
阿西莫夫的兴趣集中在历史发展的规律上,他笔下的基地发展史,活脱脱就是一部人类社会进化史——更准确地说是一部西方社会发展史。所以有人说,《基地》是阿西莫夫参照《罗马帝国兴衰史》而写出的伟大著作。它其中所涉及到的不仅仅是科学技术,更包含了经济、政治、社会关系等诸多元素;
而本书,其间虽然也写到了一些政治经济方面的东西,但是显然作者的重点还是在于探讨科技对人类的作用。这样的写作角度也许不如《基地》来得全面,但是其深度则是前者难以企及的。
总而言之,这两本著作各自有各自的特点,硬要说一种角度比另一种角度更好是没有意义的。而且至少有一点是两本书共有的:它们都是大师级的伟大作品,可能的话,都应当多读几遍。
来源: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