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城市,怎样来形容她呢?勉强把她比作一个女人吧。

她娇艳妩媚,浑身珠光宝气;然而又高雅雍容,不乏古朴端庄。她有火辣煽情的目光,使人倍感“狂想的痛苦”;而又有含蓄神秘的风韵,使人追思“遥远的风情”。她似乎敞胸露怀,春光浩荡风情万种;而又似乎轻纱素裹,雾里花影任人遐想。

矜持、华贵、优雅、狂热、浪漫、艳笑……

也许,这一切,都可以在艺人塑造的那一张张喜怒哀乐阴晴圆缺的面具里,活灵灵地得到展现。

从威尼斯那深幽而又浪漫的水巷里弃舟登岸,步入一座座石桥相连的街市,眼前骤然一亮:举目皆是热烈鲜亮艳光四射的色彩!

一家家店铺门前橱窗柜里,布满千姿百态的面具,色彩造型姑且不提,仅那表情,就仿佛已传递了人类内心最丰富最细腻的心理活动。以“笑”为例,你可以看到艳笑、冷笑、媚笑、奸笑、窃笑、狂笑……

威尼斯,你又是一个“面具之城”吗?

果然如此!

我在一个展览官里买了本Mario Belloni写的《Maschere a Venezia》(威尼斯面具)第一节“The role of masks in everyday lift”(面具在日常生活的角色)就让我大开眼界。

威尼斯人把面具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虽然人们从不知道威尼斯人具体是何年开始戴面具的,但却知道早在公元13世纪,就有法律规范面具的使用。在18世纪之前,法律允许威尼斯人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戴着面具和工作和生活。具体说来是从每年的10月5日起到第二年的6月10止——长达8个月。至于10余天的嘉年华狂欢节和40天的四旬斋更是面具不离身。

威尼斯的面具文化在欧洲文明中独具一格,是极少数面具溶入日常生活的城市。18世纪以前,威尼斯居民生活完全离不开面具,人们外出,不论男女,都要戴上面具,披上斗篷,这专属于威尼斯的面具就是那有名的“包塔”(Bauta)。

(我不敢想象,但渴望想象戴着面具的日常生活。看不清年龄、贫富、喜怒、甚至分不清男女,人在面具的遮蔽和掩饰下,心灵是怎样的狂放?)

Mario Belloni认为,威尼斯人喜爱面具与他们多年来的冒险生涯和不断闯入神秘土地(如东方)的经历有关,在他们血液里积淀了渴望冒险,喜爱神秘的因素,而千奇百怪的面具,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这种渴求:冒险和神秘。

威尼斯之所以发展出独特的面具文化,与其历史上长期富裕、独立、强大、自由有关。作为独立自由的城市,威尼斯居民享有比同时期欧洲其他地区居民更多的行为自由,面具,便成为威尼斯人自由权利的展示。

这种“戴面具的生活”在18世纪末,随着威尼斯共和国的终结嘎然而止。如今,已看不到威尼斯人一年中戴着面具生活8个月了。

不过,近年来随着嘉年华狂欢节在西方的走火升温,威尼斯的面具又大放异彩。

“嘉年华”一词是嘉年华会的简称,英文叫作Carnival。它的“身世”有几种说法,流传最广的同一段《圣经》故事有关。《圣经·新约》中有一个魔鬼试探耶稣的故事,说的是魔鬼把耶稣困在旷野里,40天没给耶稣吃东西,耶稣虽然饥饿,却没有接受魔鬼的诱惑。后来,为了纪念耶稣在这40天中的荒野禁食,信徒们就把每年复活节前的40天时间作为自己斋戒及忏悔的日子,叫做大斋节或者四旬斋(Lent)。在这40天中,人们不能食肉,娱乐,以此来缅怀耶稣基督的苦难。这段时间生活清苦而沉闷,所以在斋期开始前的一周或半周内,人们专门举行宴会、舞会、游行,纵情欢乐。因此,嘉年华会也被称为狂欢节。

现在,人们(或者说有多少教徒)是否还守40天的“寡”,我不得而知,但人们(不管是否是教徒)在四旬斋前的放纵狂欢却是越演越火。

在狂欢节面具的掩蔽下,一切怪诞都变得正常,一切放纵都显得合理。威严的律令法规在狂欢劲舞中黯然失色;千年的道德伦理在血脉贲张中悄然引退。贫富的差异,社会的等级,阶级的鸿沟被千千万万张面具一一填平。淑女们尽可放浪形骸,面具后面,谁知我是淑女?流浪汉尽可风度翩翩,一张面具,掩去了满脸菜色。富豪的傲慢,绅士的派头,小民的卑微,穷人的寒碜,统统被面具抹杀,看得见的,是人性原始的冲动与宣泄,是心灵自由的呼吸与歌唱!

人们世世代代渴望的消除贫富,取消等级,自由平等,无拘无束……在狂欢节的面具下一一得以实现。

如此,我以感恩主的虔诚感恩面具。

我走进一家面具专卖店,想细细欣赏千姿百态的面具和它所蕴含的文明,以弥补一点错失了威尼斯狂欢节(又叫威尼斯面具节)的遗憾。

店的四壁上、框台上,各种色彩、各种造型的面具百花齐放。一张张“面孔”从四面八方注视着我,嬉笑、挑逗、媚眼、羞涩、冷笑、嗔怒、妒恨、气恼……一些热烈如火,一些冷若冰霜,一些华贵高傲,一些怪诞滑稽。虽然无语,却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音韵,更有人类内心世界无比丰富、神秘、诡谲之感叹。

店里面具的创意,设计,全出自店主卡诺斯之手。卡诺斯无疑是个想象力十分丰富的艺术家,也是个手艺高超的艺人,仅仅是太阳月亮相拥相吻的组合面具,就有十几种不同的造型,每一种都有某些神奇的变化与独运的匠心。我想,在威尼斯像卡诺斯这样的艺人,一定比比皆是。因为历史悠久的艺术土壤,无拘无束的创作空间,自由宽松的生存环境,加上人内心世界的无限丰富,可以保障并促使艺人们自由驰骋,任意发挥,分分秒秒推出新异的作品。

卡诺斯的商店集制作与销售于一体,他雇了一个毕业于一所艺术学院的女大学生在店里现场制作(通常是卡诺斯构思创意,她手工制作)。卡诺斯的妻子则具体管理商店,销售面具。

在卡诺斯店里采访,感到他们夫妇神情非常宁静,心态十分安详。店里顾客来来往往,面具挑来挑去,但他们不急不躁,细细回答我们的问题,绝不丢下我们去张罗买卖。长达两个小时的采访肯定影响了好几笔生意,但他们毫不介意。我很欣赏这份悠然和超然,也许正是具有这种心态,他们能够静心创作,可以自由地游走于金钱与艺术之间。

从卡诺斯店里出来,夕阳已经西沉,威尼斯静静躺卧在黄昏的暮霭中,古老建筑背映着西天的残红,隐隐透射出中世纪的古远与苍茫。

海风迎面吹来,带来夜的宁静和清凉。我捧起从卡诺斯店里买来的面具,呼一声:戴上它,放心灵去自由流浪……

木公的博客2008-01-11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