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小戎在望 拾我折戟 2019-03-06

(东干之乱)

1862年,太平天国正在长江下游摧枯拉朽,一支野心勃勃的军队向陕西杀来。这是干王洪仁玕总体谋划的一部分:夺取和控制整条长江,然后占领陕西、图谋山西,威胁北京的侧翼。在当时,对中国全境地理状况如此熟悉的人物实属罕见,洪仁玕曾经在香港读过传教士们编的地理小册子,因此能先人一步。

太平军逼近引发了陕西官绅们的普遍恐慌,并很快蔓延到全省。乡绅们组织民团自卫,太平军故然可怕,更可怕的是随之而来盗匪丛生的乱世景象。"回子要反"的流言随着太平军的逼近越传越广,譬如说"回子"找汉人的铁匠私造兵刃,然后杀了铁匠以免走漏消息。那些流言甚至算得上细节丰满,然稍加琢磨便知经不起推敲。难道"回子"蠢到想不出比杀铁匠更高明的保密招数了么?闹出人命来岂不是更容易败露?不过人们并不热衷于辨别真伪,打探并传播它们的兴致反而更高。

在1862年以前,虽然时不时有回汉械斗发生,但严肃史学界并没有收集到回民在蓄谋大规模暴动的实证。官府时这些械斗的态度是既不敢处理回,也不敢处理汉,任由它们不了了之。于是绅士们逐渐接管了地方权力。与南方不同,北方的乡绅文化已非常衰落,绅士阶层无论眼界见识还是个人品性、文学修养、地方声望,都远不能与南方相比。

流言是专制社会的独特产物,官方笼断了信息,不使人民拥有知情权,普通人只能通过口口相传的小道消息获取情报,虽然无论从源头上还是传播方式上,都无法保障基本的真实性,但这几乎是人民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是专制社会中人民生活至关重要的一环,往往比官府的告示更得人心。流言能反映中下层社会的普遍心态,有时候,一些编造巧妙的流言足以引发王朝的总崩溃。"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的歌谣使隋军灭陈的战争兵不血刃;隋征高丽的战争以其说败给了高丽军队,倒不如说是败给了《勿向辽东浪死歌》;"杨花落、李花开"则大大加速了隋朝的灭亡和李唐的兴起。

(宁波乡绅们与美国传教士合办的益智学堂,类似的事在北方实属不可思议)

陕西的流言和历史上那些著名流言相比,显然并非出自精心打造。它们由来已久,早在太平军逼近之前便已大量出现。反映出资源枯歇时人们对乱世将至的恐惧心态,以及对一个生活在自己周围,却又不熟悉的群体深深的戒心。这些流言很有可能是从官府的密谋中泄漏演化而来。当时的陕西地方官昏庸无所用心,对伊斯兰教非常陌生,官员的流动轮换机制也使他们无心研究和化解回民问题,只想任期一到拍屁股走人。官方文件里流露出他们对回民最深的印象也是最大的担忧:定期聚众祷告。在专制的政治逻辑里,聚众是非常严重的潜在危险。

官府和乡绅们行动起来,想赶走太平军,很多回汉男丁被征调去陕西、河南一带协助官军作战。当太平军退去后,这些人被陆续遣散。一支大约600人的甘肃回勇在遣散回乡途中路过西安附近的华州。他们在一户王姓地主家的竹园里,与主人的儿子说好价钱砍竹子。当主人回家时,他非常不满,指责回勇们不经自己同意便砍伐他的竹园。在汉人的伦理看来,趁一家之主不在与小辈搭成的买卖既无效力且无异于欺诈,作为一家之主他完全有权中止这场买卖。但回勇们人多势众不肯退让,于是王姓地主叫来民团和官兵,有两个回勇被打死了。

王家竹园发生的人命案当天就化作沸腾的谣言四散传播:"回子"正在全城买竹杆当武器,要造反杀光汉人。当晚,民团"先下手为强"冲进一个回民村庄,杀掠之后付之一炬。谣言和烧杀很可能是民团打伤人命之后为了洗脱罪责的行径,自此,同治回变的大幕正式拉开,双方在渭河南岸的相互仇杀开始了。

(张芾送人的匾额)

陕西地方官慌作一团,只有团练大臣张芾还有些胆识。他本在皖南练勇,配合曾国藩作战,因兵败被免职,正"丁母忧"在陕西老家。当太平军逼近时他又因"有乡望"被举为团练大臣。张芾带着回、汉绅士们和地方官,想逐个造访造反的回民村落,说服回民们放下武器,由双方的绅士来协商解决问题。当一行人来到临潼油坊街时,那里暴动的回民拒绝把首领交给他们去杀头。"劝抚"无效,张芾一行准备离开时,一些决心"彻底造反"的激进份子抓住并处死了他们。随后,激进份子们杀了自己的家小以示决绝。

当变乱们处于小规模时,清庭不肯放过反叛的回民领袖,和后来变乱无法收拾之时又对他们大肆封官许愿的情景形成鲜明对比。未能公正地对待"竹杆事变"中的冲突双方,一口咬定是"回子"阴谋造反,从未追究过汉人一方的责任,是一贯以来对回民歧视性政策的延续。这种政策一百多年来已经在回汉之间埋下了无法和解的祸根。不过站在清廷立场上,他们定会站在汉人一边,因为正有两场大变乱需要依赖汉人的力量去扑灭。

当张芾一行遇害的消息传到西安,官府束手无策。乡绅们被张芾之死激怒了,他们帖出告示"传帖杀贼"。这份传帖中用模棱两可的措辞暗示"贼"是指整个陕西所有的回民,几乎帖遍了陕西的每一个村落。但是它们并没有如绅士们所愿把汉人们动员起来,反倒是将回民们动员起来了。原先仅限于渭南的乱事扩散到了全省,陕西原有约120万回民,汉人则有十倍以上,但造反的回军在农村并未遭遇多少抵抗,汉人们纷纷逃难,各路回军到处围攻县城、州府,兵锋甚至直抵西安城下。

北京朝廷连忙调胜保率蒙古兵入陕弹压,胜保使出他在安徽对付捻子的招数,想和回军领袖们称兄道弟拉关系,但他失败了,一面不断对朝廷编造胜利。战事毫无进展,胜保终被朝廷拿办,曾国藩的搭档多隆阿成了他的继任者。

(多隆阿)

多隆阿率领着一支两万人的军队,曾与太平天国鏖战多年,装备着精锐的洋枪,军官们收集了许多西洋望远镜和地图,是当时八旗兵中首屈一指的虎狼之师。但多隆阿只知武力扫荡而不管战后重建,他取得了一系列军事胜利,所到之处实行焦土政策大开杀戒。灭绝性政策曾用来对付长毛,早已驾轻就熟。数十万"回子"逃入甘肃,来不及逃走的鸡犬不留。多隆阿兵锋过处,数百里内人烟沓无,一座座村庄化作灰烬,陕西几乎找不到一个回民。

如果说陕西的乱事系汉人士绅主动挑起的话,那么在甘肃,则是回人率先发难。甘肃有超过一千万人,其中回民约占四成。尤其当陕西回军逃入甘肃,把官军将执行焦土政策的消息传入后,军队中的回人军官和士兵纷纷哗变。由于缺少可靠的记载,在甘肃的变乱究竟惨烈到何种程度我们仅能知其大概:农村全部被回军占领,仅剩下零星几座城市还在官军控制之下;汉人的出路只有三条,逃往蒙古人的地区、投降(这需要看不同回军首领的具体政策)、逃入城市寻求官军保护。

(后来因义和团之乱而著名的董福祥)

短时间内陕甘宁青、新疆一带军阀割据。其中以"新教"哲合忍耶派的马化龙和哥佬会的董福祥最具实力。马化龙自称"大总戎",他攻城掠地捣毁地方政府,然后自己指任地方官。他的理想似乎是想要在西北地区建立一个"图兰国",但并未付诸实施。这一理想自同治回变始,成为西北地区穆斯林精英们的潜在共识,虽然长期潜伏,却一直在影响后世,有时偶露头角。我们对此知之甚少,但若不能正视之并寻找到公开、合法、严肃的解决方式,长期暗中潜藏将使它不断走向激进,恐非西北各族之福。董福祥则自称"大元帅",宣称要保乡安民,他同时笼络回汉,同样捣毁地方政府自己做土皇帝,一面寻找"光复大汉"的时机。无论这些军阀们嘴上宣称什么,大多数人内心深处所望,恐怕无外乎"想当官,杀人放火受招安",仅此而已。

1864年,一支石达开的太平军残部流落到陕西,多隆阿在与这支"长毛"交战时被流弹打死。焦土政策结束了,招安时代来临。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