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睿,一个女性主义者、一个教授比较文学和中国文化的教授、一个曾经出版过《假装浪漫》的写作者,现在呈现给我们了一本以写动物、写人与动物关系的新作 《荒原上的芭蕾》。沈睿笔下的动物,或与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或与她经常接触,有的甚至是天天在一起耳鬓厮磨的亲密朋友。

在《天蓝色的蜥蜴》一文中,沈睿不但向读者介绍很多关于蜥蜴的知识,最重要的是沈睿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了她对蜥蜴的逐渐认识,那是一个从陌生到熟悉,从恐惧到喜爱的过程。沈睿在书里写道,她小时候如何的恐惧蜥蜴,甚至以为蜥蜴是咬人的,一旦咬了人,人就会死。因此,她对蜥蜴从来没有什么好感,总是敬而远之、怕而远之。但到了美国后,她慢慢知道了蜥蜴是不咬人的,即使因为防卫咬了人,也不会令人致死。

一天,一只天蓝色的蜥蜴来到他们家,第一次看见天蓝色蜥蜴的沈睿兴奋不已。她几乎天天观察这只天蓝色的蜥蜴,“她喜欢趴在游泳池边,一动不动地守株待兔地等虫子吃。她是个自恋型的蜥蜴,经常看倒影中的自己,一看就是几个小时。”而沈睿自己,经常一看也是几个小时。

就这样,她不再害怕蜥蜴,不再恐惧蜥蜴,开始喜欢蜥蜴,看各种关于蜥蜴的书,知道蜥蜴对许多印第安人来说,是通向梦乡的守门人,对南太平洋上的土著来说,是人和神之间的信使,就像中国的麒麟。

原来,对蜥蜴的恐惧是因为人类的无知。而很多无端的恐惧都是因为人类对动物的想当然而造成的,这种想当然不但造成人类与动物之间的误解,还产生了隔核,甚至造成对动物的无端屠杀。我们想当然恐惧的何止是小小的蜥蜴,最为恐惧的恐怕就是狼了。

狼是很多人都恐惧的动物,在很多民族的文化中,狼被认为是罪恶的化身。在《荒原上的芭蕾》中沈睿一连用了三篇的篇幅来写狼,起因是一位萨满告诉她,狼是她的保护神。由此引发了她对于狼这种原本敬而远之的动物的好奇,她想见见她的这位保护神。

某个冬日的下午,狼真的来到她的生活中。在那个大雪纷飞的下午,沈睿坐在壁炉前看着电视,节目中正在上演一群狼互助友爱的故事,通过这个节目,她认识了狼,也由此开始阅读各种关于狼的书。

《狼与人》是她最喜欢的一本,那是一本“照亮了一直在黑暗中摸索的灵魂”的书。书里的狼,完全不是我们凭空想象的狼,他们不但不随便吃人,就是捕猎也只捕那些老弱病残的动物,因为他们注定要被淘汰。然而,人类却“以科学的名义、以发展的名义、以恐惧的名义”捕杀成千上万的狼,不仅北美大陆,这个地球上还有多少野生狼,我们所知甚少。

值得庆幸的是,如今狼不仅在美国黄石国家公园里奔跑,他们雄伟美丽的身影也开始出现在电视、杂志这些公众媒体中,人们正在重新了解狼,了解这个被我们误解了很久的动物。其实,这种努力不止是针对狼,还包括整个动物界。“通过理解动物理解人的位置,不仅是对动物所作的对我们和动物共同分享的物质的、化学的、生物的领域的论断敞开心扉。还有可能产生一种更为深刻的交流。在交流中,动物有自己的意志,自己的意图,和发挥影响的力量,他们有能力介入和改造我们的生活。”

通过沈睿的这些文字,让我认识到了一点:动物是独立的存在,他们独立于人类之外而存在。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在书中沈睿总是用他或她,他们或她们来指称动物,除了在童话书里,我们很少会这样称呼动物们。沈睿以这样的方式把动物们作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着,他们可以是人类的食物,但他们并非生来就是人类的食物,他们是独立的,有一套独立于人类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交流方式,他们是那样的不同于人类。

这种尊重每一个生命、众生生而平等的思想始终贯穿于这本书,这也是本书迷人之处。

沈睿用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在与动物们的相处中,她也是从陌生到慢慢地相互熟悉,她像爱生命中的朋友一样爱他们、尊敬他们。动物朋友与人类朋友一样,都是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份,对于我们来说,不也如此吗?

6月于北京

2011-07-06

文章来源:沈睿的博客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