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随感之七

在“五四”以后几十年中,胡适被中国左派政治家和知识界看做“全盘西化”的领袖, 其实不然。

胡适虽然使用过别人首先提出的“全盘西化”的口号,但是,就其思想学说的总体来看 ,胡适主张“西化”却不赞成“全盘西化”;胡适反对中国文化中那些专制主义,蒙昧主义的成分,却没有全盘否定中国文化。

就在“五四”运动期间,胡适写于1918 年5 月,发表于《新青年》四卷六号的长文《易 卜生主义》的末尾,有一段结论式的话: “ 社会国家是时刻变迁的,所以不能指定那一 种方法是救世的良药。…… 况且各地的社会国家都不相同;适用于日本的药,未必适用 于中国;适用于德国的药,未必适用于美国。 ”

由此可见,胡适并不赞成照抄外国的药方。

二十年代倪贻德,张资平等描写畸形变态性爱的小说风行一时,胡适在《自己的园地》 一文中,把这一类文学称之为“不端方的文学”。当然,他也不赞成禁止这一类文字。

1942年12月28日,胡适在台湾台东县文化座谈会上答问时说:“我们从前喊打倒孔家店,不是打倒孔子,而是打倒二千年来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一尊。我们这个提倡,叫人家 知道中国历史上有许多重要学说:如老子、庄子、荀子、墨子、淮南子、韩非子。这些 人都是了不得的思想家。汉朝王充怀疑一切,也是了不得的思想家。再下来,唐朝时代 ,佛教传入,产生禅宗一派,也是了不得的思想家。到了宋朝,有许多人表面上挂着 孔子的招牌,而事实上并不是提倡儒家思想的。这种大的运动,就是要恢复古代的自由 思想。以后程朱一派,又成为只此一家并无分店的一尊。与朱子同时的还有别的思想,如陆象山的思想,还有后来王阳明一派的思想。到了明朝末年,十七世纪,北方保定府 出了一个了不起的学派——颜李学派。这个学派出自农村,公开批评程、朱,他们注意“行”和“实用”。尽管这种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成为一尊,就可以阻滞思想的发展。”

胡适对中国古典白话小说的整理、考证和提倡,功不可没。他考证出《红楼梦》的作者 是曹雪芹,并推翻了 “ 索隐说” ,首先提出《红楼梦》是曹雪芹写自己的生活体验,他 是 “ 新红学” 的奠基人。胡适还论证和赞颂了《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 《儒林外史》、《海上花列传》、《老残游记》、《官场现形记》、《廿年目睹之怪现 状》等一大批明清小说,把他们由通俗小说提高到 “ 纯文学” 以至“ 经典小说” 的地 位。

他对《水经注》和唐诗、宋词、元曲竭力推崇,并且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他用来自西 方的科学方法 “ 整理国故” 方面的功绩,远远超过那些国粹派。

胡适的个人修养,风格和生活情趣,也具有浓厚的中国气派,他首先像一个中国的士大 夫,其次才像一个西方的绅士。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它的长处和短处,优势和劣势。各个民族的优性文化互相补 充和融合而不是互相隔离和排拒,才能够形成和发展多姿多彩的世界文明。中华文化的 优势多于劣势。如果没有它的优势,怎么会延续五千余年而不中断也不衰竭呢?怎么会 拥有把十三亿海内外炎黄子孙团结在一起的强大的吸引力和内聚力呢?如果否定了中国 文化,中国人和中华民族就不存在了,世界文化也会大大减弱它的色彩和内容。

有些人认为僵化是保守和落后,西化是先进和时髦。其实,所谓僵化,就是把一种思 想、一种学说、一种体制、一种文化看作唯我独尊、一成不变的,也就是思想上的独断 主义和文化上的专制主义。把儒家学说定于一尊、不容非议,是一种僵化,是思想独断 和文化专制;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前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定于一尊,不容非议,也是一 种僵化,是思想独断和文化专制;把西方文化定于一尊,不加选择照抄照搬,还是一种 僵化,是思想独断和文化专制。全盘儒化、全盘苏化、全盘西化,都是不对的。

医治苏化病、儒化病和西化病的最好的药方是实事求是地学习,是学通学懂中国文化和 西方文化。只有学贯中西,才能正确地进行比较和鉴别,才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 兼容并包,融会贯通。那些既不懂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又要进行中西文化对比的人,是 没有资格对中西文化评头品头,盲目肯定或盲目否定的。

我们的目标,不是儒化,不是苏化,也不是西化,而是优化。这就需要毫无门户之见地 广泛吸收中外古今一切优性的文化,重建优化的中华文化。

自由圣火2006年02月01日(半月刊/第十二期)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