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湘的十一维空间 2020-04-09

题图:2020年4月8日,作者和女儿摄于北京西站。

正是这段话,让我鼓起勇气,要写下此文,也算是完成一个属于我自己的个体表达。

我和方方老师不得不说的遇见

文/窦昆

初见

第一次见到方方老师,是在1994年的7月。一晃二十六年了。

我是湖北省化工学校的在读中专生,刚上完三年级。当时文学正热,将近20岁的我,从文学少年渐渐长大为文学青年,在报纸、杂志上发表了几百篇作品,写作劲头十足。

武汉有一本杂志,叫做《中专生》,有公开刊号,我经常投稿,在上面发表了一些作品,被评为了“优秀通讯员”。那年暑假,杂志社发来一个通知,邀请参加优秀通讯员培训班,免收学费,食宿费用自理。我家里穷,没钱去,厚着脸皮到行政楼给学校领导报告,潘副校长大笔一挥,同意公派我参加,报销交通食宿费。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享受公费外出培训待遇,一直都记着。

培训班在湖北省物质学校举行。在那里,我第一次见到了方方老师,上了她的课。方方老师今年65岁了,我倒推了一下,那年她应该是39岁。我对她的第一印象,就是有点严肃,但也不能说是端架子,看起来很朴实,就像武汉街头一抓一大把的嫂子,不像个作家。讲课的内容,说实话我一点都记不得了。不过,喜欢她的课是一定的。因为课一结束,我就掏钱买了她带去的两本小说集,还请她签名来着。

这是我作为文学青年第一次面见作家,而且是我第一次买没有打折的书籍。要知道,我那会儿家里穷到都拿不出生活费的地步,完全靠着报社杂志社时不时寄到的五元、十元的稿费养活着,非常节俭。但是,我毫不犹豫地买了方方老师的书,然后,如饥似渴地读着,读了好几遍。方方老师的小说集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风景》。

那一次短暂的培训,对我个人的影响有多深远呢?好像也说不上。只是,从那以后,方方的书,我只要看到就买了,《小说月报》上只要有她的小说我也会买。从那以后,我更加执着地开始走写作的路,完全放弃了化工专业,也发表了更多的作品。靠着这些作品,我以一纸化工中专文凭,进了报社当上正式的记者,无论在县报、市报还是省报,也还都算得上是业务骨干,也称得上是奇迹。

后来,湖北省化工学校的母校不在了,《中专生》也不在了,但是方方老师时不时都在。

我后来工作的报社,和方方所在的省文联算一墙之隔。我在那里干了六年,但从来没有想过再见方方老师。多年来我从事新闻采编,基本告别了文学创作,我跑的线是党政线,不是文化口,跟她也没有交集。但是对于她的作品,关于她的新闻报道,我都还会看。

你说,方方老师对我的职业乃至人生引领,到底起了多大作用呢?可以说没有,但是又不敢说没有。我知道,文学这东西,不像新闻报道那样,能够直接解决某个问题,但是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有根子上的滋养作用的。

再见

2013年,我下海第六年。我创办的教育品牌,已经开始面向全国发展连锁推广。那年7月,我带着团队成员,到华东地区举办“晋级中国行”活动。夜晚开车,白天讲课,从温州一路北上到青岛,21天开了9场会,都是我一个人开车,一个人讲课。团队成员都年轻,我还要时不时要哄他们开心。

7月25日,我们到了无锡,深夜入住酒店。我一人住一间房,明明很困却睡不着,打开电视,正好在放电影《万箭穿心》。这是根据方方老师同名小说改编的,之前我看到过这部小说,有印象,就是方方老师那种熟悉的作品味道。没想到还拍成电影了!睡不着,那我就看吧。

只看了半小时不到,就出问题了。我的眼泪涌出来了,根本停不住。越往后看,越是受不了。反正是一个人在房间,我干脆放纵地哭出声来,一直哭到影片结束。

在周围人眼里,我应该还算是个强硬、强悍的人,很少会哭。但是,正所谓成年人的崩溃,往往就在一瞬间。就在那个夜晚,我体验到了“万箭穿心”的滋味,主人公的故事,触发了我的联想,童年的贫苦经历、艰难的创业经历、一路的奔波经历,半生尝到的酸甜苦辣,一股脑涌了出来。看完、哭完,关灯、睡觉,我咬牙切齿地说:方方老师,你真是太厉害了!

我后悔当初在报社上班时,竟然没有找机会去当面见见方方老师,应该是能见到的。我产生了强烈的希望再见到方方老师的冲动。

我问自己,我为什么会被《万箭穿心》如此打动呢?方方老师的作品,擅长描写底层小人物的生活,艰难困苦,万般无奈、走投无路,却又无法松手。方方老师早年当过搬运工人,她自己就在底层生活过,她写出的每一句话,都能直接写到这种人的骨子里。而我自己,就是这种人中的一个。从农村的底层、进入上班的底层、再步入创业的底层。我的父亲母亲,我的农村里那些叔叔、舅舅,莫不如此。这让我对方方老师笔下的人物,产生了极大的心理共鸣。

第二天,我继续起大早讲课,没事人似的。会场里一共四个听众。我讲了一整天,他们每人交的听课费是180元。这点收入,连会议室租金的三分之一都不到。这已经是我下海第六年,生计还是那么艰难。

我心里却没计较这个。我给几位年轻的同事,滔滔不绝地分享了电影《万箭穿心》,强烈建议她们观看,还告诉了她们我前一天夜里看电影的状态。后来,她们说,看过了,也就那样,没你说得那么夸张。我又来在网上搜过这部电影,评分确实也就那样。看来,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像我这样被方方老师的作品打动,没有经历过那种最底层艰难困苦的人,可能确实没啥感觉。

可是不管别人怎么看,那一次,我是彻底被方方老师的作品震到了。很少看电影、几乎不进电影院的我,在那个“万箭穿心”的夜晚,做出一个决定:将来我也要拍一部电影,用电影的方式,反映创业历程,表达创业理念。后来,在2016年,我初次见到一位电影导演时,跟他说了这个想法,三天时间,我们双方就签订了拍摄协议,投资拍摄了电影《放学后》。2017年5月20日,《放学后》进入院线上映。但很快又下线了,投资款几乎全亏了进去。很多人都说我冲动,岂不知,我是中了方方老师的毒!

我所谓的“再见方方”,其实只是再次见识了她的作品而已,但是印象太深刻,影响太深远。至今,我对于拍电影都没有后悔过。我甚至还自己做白日梦,想着什么时候她若是愿意,能请她写剧本来拍摄《放学后2》,那该多好啊。

三见

进入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十四亿中国人带来巨大灾难,并波及了整个世界。

我是湖北人,老家襄阳,户口武汉,公司大部分员工都是湖北人。疫情爆发的时候我在北京,但是我的亲人、同事、朋友,很多都在湖北,加之我曾经的媒体从业经历,让我对疫情信息格外敏感。一组组数字的攀升回落、一条条信息的扑面而来、一段段视频的场景呈现,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情绪汹涌,很想说又无人可说,很想写又无从下笔。

就在这个时候,我看到了方方老师的日记。

方方日记,于我个人而言,绝对是减压阀,让我无处释放的压力找到了一点出口,也让我这样处在远方的湖北游子,在疫情中有了一个心灵寄放的处所。我每一篇都想看,熬着夜,第一时间看,看了又看。怕被删,截屏保存下来看。

起初,我只是默默地自己看。我已经不在报社,只是一个商人,人又不在武汉,方方老师所写的文字,跟我没有多大关系。我的朋友圈,有官有商,有老有少,构成也算“复杂”。一开始想转发方方日记的时候,我心中也有犹豫。后来,我忍不住转发了一两篇,有人点赞,但也有不下于五六个人提醒我,“不要管这些,转发这类文章干什么”。这些人,包括一些我的老同学,老朋友,还包括我的亲人。

我感谢他们的好意。忍住了一段日记不转,有时转了,又自己很快删掉。到后来,我忍不住了,好几篇文章实在让我不得不转,不转,睡觉都不安。不仅转了,我还加上了自己的评语转。

就这样过了差不多60天。

说起来我这“三见方方”,只是和老师的日记相见,但确实是连续近60天每天都见。每天晚上,我都要等到凌晨一两点、两三点,看完方方日记,再看看评论区的留言,再搜索看看关于方方老师日记的评论文章。这,成为了我疫情期间生活的重要一部分。

我这辈子从来没有追过星,骨子里有点小清高。在报社当记者,近距离见到过不少明星大腕,从来没有签名合影的想法,跟着领导身边采访,也从来没有想过要跟谁套近乎。过去,我没有承认过我是谁的粉丝,但是,根据我疫情期间的一系列心境和表现,我必须承认:方方老师,我被您圈粉了!

四见

我终于又见到了方方老师。

她,真的像个老人了,背已经有些弯,但是面目慈祥,还是那么接地气,就像武汉街头到处可见的普通婆婆。我激动地看着她,莫名有些心疼。

她给了我一把东西,类似于回形针之类的小物件,但又不是回形针,黑色的小金属片。她说,我特意清点了,142枚,也就是说我的日记,还要接着写142篇,但是我不写了,你接着写吧。

为什么是我?为什么是142篇?为什么要用这些物品来代表数量?

这些疑问,刹那间,我都来不及想,东西就已经到了我手里。我感到手很烫,不知道这是怎样的一个任务。但是,看着眼前的方方老师,面带着微笑,苍老沧桑,我只感到眼泪往外涌,只说出了两个字:“好的!”

情绪一时间波动剧烈。

我醒了,原来刚才的情景只是一个梦。我揉一揉眼睛,双眼一圈都是湿的。

时间是2020年3月25日凌晨5点,三个小时前,我刚看完日记终篇。

真没想到,这一次见到方方老师,竟然是在梦里。

您,真是太厉害了!26年前的培训课堂邂逅,7年前的被《万箭穿心》征服,这些天的每夜守候日记,给我带来了太多的感动和力量。然而,我怎么会走入这样的梦境呢?方方老师的日记,别说接棒写下去了,我就是连写一篇评论文章的勇气都没有。

但是,那天凌晨,我读到方方日记的最后一篇,看到文末放的一段小视频,方方老师讲了一段话,深深打动了我。我把方方老师短视频中的话,一个字一个字地敲了下来,一边敲的时候,它们再次激发了我的强烈共鸣:

“我是中国作家方方,我现在在湖北作家协会工作,至今写作已经有40年历史了。

文学千百年来,一直都富有魅力。它更开阔地表达了一种情怀,它经常和落伍者、寂寞者和边缘人为伍,它关心和鼓舞那些被前进的社会所冷落的人。我想文学它从本质上说,是和弱者息息相通的,所以我会觉得文学在某种程度上,是照顾人心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从文学作品中,找到同伴,找到参照,找到力量。

同样文学是一种个人表达,一个人的声音只能代表自己。但是无数个个人的声音汇总在一起的时候,她就代表一个时代。我们能够从每一个个体文学作品的表达中间,看到一个时代的全貌。我愿意做这个时代的记录者,我愿意尽可能地尽兴地做一种个人的表达。”

正是这段话,让我鼓起勇气,要写下此文,也算完成一个属于我自己的个体表达。

距离2020年3月25日有些时日了。142这个数字仍然常在我脑海盘旋。连写142篇文章吗?不大现实。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我工作繁忙,尤其是疫情回落逐渐复工后。学校推迟开学,我们分布全国各地的上千家学生托管机构不能开业,面对困难,我们没有丝毫松懈,全体员工在家办公,线上帮助孩子辅导作业,线上培训老师,每天组织老师们上课、考试。我们宣布,直到本学期结束,对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子女都会提供全免费的放学后托管教育服务。我本人从2月1日到3月31日,每晚直播“父母如何陪孩子”,一天没有间断,虽然我之前从来没有做过直播。公司总部没有辞退一名员工,2月份人均近5千元工资按时发放到位,3月份的工资会更多一点。

我知道,我只能尽力做好自己手头能做的事,把其他一切交给时间。

离开家乡三个多月,我一直就住在北京西站旁边,经常来看看车次,怀念以前随着人流赶车的日子。昨日武汉解封了,我带着女儿到车站买票准备回湖北的家,拍下了题图的这张照片。

北京西站南广场依然冷清。我想回家了。

【作者简介】窦昆,湖北人,现居北京。当过13年记者,后下海创业,从事小学生放学后托管教育。方方日记读者。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