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国家语委的覆信表明政策大变

1956年的汉字改革运动公布了1955年11月23日的中共中央文件,公布了“党和毛泽东的决定”:“汉字必须改革,汉字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而在实现拼音化以前,必须简化汉字,以利目前的应用,同时积极进行拼音化的各项工作。”这一方针肯定了汉字的未来是拼音;在实现拼音之前,简化汉字以利目前应用,但只是权宜之计,同时积极进行拼音化的工作。从公布之日迄今已经大半个世纪,一直没有正式的文件予以否定。但是实际上已经不再进行用拼音取代汉字,进一步简化汉字的工作也停止了。下面是国家语委致一位提供拼音文字方案的公民的答复信件,倒是把话说得十分透底。

魏洪志同志:

关于拼音文字的问题,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规定不属于当前的任务。

由于汉字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历史上有过不可磨灭的功绩,在广大人民心中深深地扎下根,要想在短期内废除不用,而用拼音文字来替代它,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想像的。

因此,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汉字作为国家的法定文字不会改变,还要发挥它的主导作用。

拼音文字的问题留待将来必要时再研究。

基于这种现状,目前我委不受理文字方案。

请见谅。

顺致
敬礼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1994年8月15日

这封信件的日期是1994年。把这封信件跟党中央、毛泽东的方针作一个对比,发现有很大的不同。原来运动的目标“汉字拼音化”变成了“(短期内)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想像的”。而原来的权宜之计,也就是拼音化之前的“汉字简化,以利目前应用”却变成了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不会改变,还要发挥它的主导作用。这个变化非同寻常。从1955年开始,汉字改革“要走世界各国拼音化方向”的说法维持了四五十年,怎么会发生180度的大转弯?

备受争议的二简方案

如所周知,1977年公布的汉字简化第二方案引起了反弹和反思。历经九年,1986年竟遭中共中央明令废止。历史上大概只有《516通知》才有过类似的待遇。相关的介绍,参看拙文《汉字拼音化怎么会偃旗息鼓?》。其中相关的信息和趣闻已有介绍,此不赘述。当时的两个理由,第一是二简造成了不规范乱简化的社会现象;第二是若干大型字典正在付印,如果推行二简会造成巨额浪费。其实都不够充分。倘若二简真的非常合理,为什么就不能纠正乱象?为什么就不能把二简的合理性推进到大型字典中去?再贵也值得花费。说到底,还是二简进一步显豁了简化字的不合理性。一简时代主导的领导人是毛泽东周恩来郭沫若吴玉章。人民中文盲多,知识分子只有几百万人,反右斗争令他们比较顺从地接受一简方案。到了二简时代,毛周等领导人相继作古。胡耀邦万里胡乔木主持文化工作。这一代共产党干部是使用过繁体汉字的,对于不少繁体字的理据性和精准修辞能力是有印象的。每个思维正常的人都明白,将那些因文字改革提过意见的文化人打成阶级敌人劳改劳教,有多么荒唐。这些干部虽然赞成简化,对于二简的大量同音取代,以此再进一步推进简化(例如酒简化为氿),还是觉得无法接受。二简方案的同音替代进一步推进,引起了担忧:園园➜ 元,圓圆➜ 元,源沅➜ 元,原➜ 元,最后都变成:元➜ yuan 。这不就是拼音化的结局吗?从二简再向前推进,区别全都没有,情况不是更混乱吗?这样的普遍担忧才是汉字拼音化的真正危机。《胡乔木谈语言文字》一书中,提出了十五条原则(1982 1 23)。他自己强调他是“以社科院院长和中央书记处书记的身份来讲话的”p261。他承认了简化“也存在一些不尽妥善的地方”。“比较系统地罗列了简化中的缺点。p269”。胡的讲话代表了党内老干部的意见,是废止二简的权力支柱。再看当时的人民,已经是文革结束后的、大部分已经普及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的群众。他们不瞭解1956年以前的繁体字是怎么回事,但对二简很不适应。觉得一简才是正统,二简的同音替代,失去形体辨义,十分荒唐。实际上不少繁体字简化也是依此原则进行的。例如一简:(讓)让,二简:“钅上”(镶)、“土上”(壤)。恰好在二简公布不久,拨乱反正和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全面向基层铺开。右派分子获得改正,恢复名誉,文字改革也可以批评了。所以二简方案收到的批评意见非常广泛。他们的意见也推动了二简的废止。此外,由于香港回归在即,为了与香港同胞共同商议香港回归的基本法,必须团结爱国的香港知识分子,所以适当引进了若干他们的言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香港企业家和文字研究者安子介先生。安子介的汉字学见解和理论实践,已经在华夏文摘作了介绍。此不赘述。

几个活生生的例证

改革开放使得国内各界放宽了视野。人民有了比照的机会。这里举几个例子:

第一,黎锦熙先生是文字改革的先驱之一。早期用注音字母写日记,1922年开始改用国语罗马字(大致类似汉语拼音,用拼法表示声调)。到1957年坚持了三十五年。写得非常成熟,完全脱离汉字,比行楷书法还快些。但是阅读就很慢,至少时间加两倍。若用拉丁化新文字(汉语拼音前身)则写得更快,但是没有声调,读起来就更慢了。有时慢到比读汉字慢十倍。黎锦熙是严谨的学者,虽然结论不利于自己的主张,他还是诚实地公之于众。他是汉字拼音的首倡者之一,长期实践拼音写日记,结果尚且这样,如果普遍实行,效果会是什么样,可想而知。

第二,华东师大高家莺教授认为“文字是记录语言、传递信息的视觉符号系统,它的基本职能是供阅读。”任何人的文字经历总是阅读超过书写。“据统计,现代科学研究有30%~40%的时间是花在阅读文献资料上。随着人们阅读需求量的空前倍增,阅读速度问题就变得突出起来。”她从“四个方面对方块汉字和拼音文字的阅读速度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表明:方块汉字比拼音文字信息密度大,视觉分辨率高,字形占空间小,有利于提高阅读速度;虽然方块汉字的感知单位与语言单位的一致程度比拼音文字差,影响了阅读速度,但就总体来说,方块汉字的阅读还是比拼音文字快。”也就是更符合效率原则。

第三,日本战后在美国占领军治下,实行了一次全民汉字测试。美军一度认为可能是汉字造成了日本人民的文盲和无知。结果男女老幼的测试成绩令人大吃一惊!日本人民的识字率很高,文盲人口仅为2.1%,远比美国和欧洲国家的文盲率低。不要忘记那是战后的1945年。日文中还沿用大量的汉字,实际是以汉字为主,假名为辅,后来才逐渐限制使用两千多个当用汉字。这件事情有很多含义。至少说明汉字并不必然造成文盲,反而可能比欧美拼音文字更有效力。(欧盟扫盲文献报道2012 9 11:在欧盟每五个青少年就有一人,还有大约7500万成年人,缺乏读写的基础能力。欧盟总人口,包括外来难民和穆斯林人口,共51300万,成人文盲率应为14.6%,联合国数据:中国文盲率2015年降至3.6%)。百年来关于“汉字导致文盲率高的说法”早已溃不成军。

第四,有过高速公路上开车经验的中国人发现,海峡两岸的高速公路路牌上汉字比任何拼音文字都醒目清晰,真是一目了然,适应高速。比英文更明晰。德文拼式太长,只好经常用缩略式。

人民自己无声的选择

科学技术常常比人为的努力更强力地施展助力。推广普通话在五十年代的吴闽粤地区一直都是困难重重。可是经过了1980-90年代的过渡期,普通话的普及率大大提高。具体原因是科技手段的进步。城乡的有线广播普及了,半导体收音机进入寻常百姓家,电视机也步步为营,进入大部分家庭生活。随着电视连续剧的巨大吸引力,摧毁了方言的顽固势力,普通话终于赢得了青少年的青睐。至少上海话在上海市民中已经退让出主流地位,上海市政当局发现,再不挽救上海方言,恐怕就要来不及了。于是在幼儿园和小学增设了上海话课程,公交沿线都用上海话跟随普通话、英语并列报站。广东话持续强势的广州市近十年来也传出了普通话强势威胁的说法。

实际上比普通话更加强势的选择是人民对汉字的认同。文革后拨乱反正,拼音教学成为小学语文的重要一环。有线广播、半导体收音机、电视机、笔记型电脑和智能手机,一个比一个更加深入个人生活,干预公众交际。到了21世纪,互联网和微信联系,除了衣食住行,成为中国公民须臾难离的生活必需。从大哥大的呼机开始,手机短信,电子信件,手机的普及,2014年更普及了微信,再加上推特和脸书等信息手段。传输信息从单纯的声音变成了文字,还可以配置图片,包括即时摄影的文字。输入拼音,还会出现联想词语(词组或成语),比拼音更方便更丰富更准确!到了2018年中国共有7亿部手机,平均两个人就有一部。普及率非常高。除了直接通话以外,很多情况都是发出文字信息展开交流。中国人到底用什么文字符号交流呢?汉字!我们知道,汉语拼音教学始于1958年。但是那个时期农村教育还不够普及,普通话也不够普及,所以50后的中国公民能无障碍使用拼音的不太多;60后的人们因为受文革干扰,水平还参差不齐,70后的中国公民多半都能使用拼音,方言区内,也常能记住方音的相应普通话的字母n/l和jqx/zcs/zhchshr。80后和90后,一般都熟悉普通话拼法,没有障碍。有趣的是,党和政府方面,对于微信中的汉字还是拼音,没有任何管束和指令,悉听尊便。从理论上说,人们完全可以只发拼音,不转换成汉字,可是很少有人这样做。大约从2004年开始,4亿到5亿(现在超过7亿)手机持有人都选择了汉字交流。他们没商量地认同了汉字。除了传统文化习惯和教育背景之外,(手机和电脑)键盘打声调不方便也是机械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汉字更清晰、准确和省力,基本可以免除同音猜测。本来没有声调是不方便的,可是因为存在这联想功能,常常是拼音未完,被联想的常用词语已经赫然侍奉在侧,轻松一键,反而比一一拼写更快更方便。这是一场无声的选择。人民选择了汉字,他们不站在拼音一边。中国文字发展史和世界文字史将对21世纪初叶这一历史进程做出里程碑式的评估。这次全民对汉字的抉择也是汉字和拼音百年历史较量中的一次决定性胜利。汉字赢得了大胜,不过拼音也没有大败,因为拼音赢得了输入方法的基本盘,而且未来还将继续赢得群众。普通话越普及,用拼音输入的人就越多,拼音将更加普及。人民是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做出选择的。可以说是真正的全民民主公投。

来源:CND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