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超级大国为什么崩溃(10)

  俄国各界的反思(10)

叶利钦对苏共瓦解、苏联解体的又一个反思是:

二、指责苏共“垄断一切权力”,主张实行多党制

叶利钦在苏联政坛上的崛起即发端于他对苏共的尖锐批评。叶利钦认为,苏共在党内人为地制造“领袖人物”和大力实行“领袖制”,党垄断了一切权力。他说: “苏共只代表着总共2.8亿人口的二千万公民。在垄断权力的72年中,党在国家的历史中、在夺走了如此众多生命的冲突中往往扮演了消极的角色”。他认为,应该打破党对权力的垄断,把权力交给苏维埃,“应该把苏联最高苏维埃变为能代表人民解决国家生活所有原则性问题的机构;应该把它变成所有组织、所有领导人直至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都毫不例外地向其汇报工作情况的机构。” “应该建立一种能确保唯意志论、独裁和个人崇拜不可能再现的机制。” 应该“通过把政权转交给经选举产生的机构以及政治、经济的文化生活权限非集中化的途径,来反对现有的等级官僚主义阶层。”

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叶利钦逐渐提出了在苏联实行多党制的思路。1990年2月,叶利钦在为准备苏共二十八大而召开的苏共中央全会上发言,他说: “党对权力的长时期垄断把它变成了官僚主义结构,而这种结构使国家处于极端的状况,使千百万人处于贫困。” 他还阐述了他对苏共提出的纲领草案的十点意见,主要内容是: 放弃民主集中制原则,代之以一般民主原则;放弃作为权力工具的机构,实行党内民主自治的原则;从坚持一党制的党过渡到允许多党制,并准备在政党和社会团体法基础上同其他政党一同行动;放弃形式主义的完全一致原则,并承认立场、流派、纲领的多样性和派别的自主性;苏共中央自动放弃苏联宪法第六条;地方和中央机关的选举,及其领导人的选举,包括党的最高机关的选举,党的舆论工具只服从代表大会或党的代表会议;党的预算形成和开支只能自下而上来决定;从国家结构,相应的还有苏共结构的单一制原则向各共和国人民的自愿联盟和各共和国CP包括俄罗斯CP的自愿联盟过渡;撤销苏共中央俄罗斯局;等等。

叶利钦主张取消民主集中制原则,他说,列宁本人也认为民主集中制原则只能在党内有效,绝不能把它扩展到苏维埃和其他公民机构中去。叶利钦由此主张在国家机关中取消政治机关和党组织,军队、内务部和克格勃非政治化,其军官和服役人员无党派化。对于总统在其任期内也应停止自己的任何党籍或任何社会团体的成员资格,等等。

在1990年7月召开的苏共二十八大上,叶利钦于7月6日发言明确指出: “民主国家的必由之路是实行多党制。” 7月12日,叶利钦公开声明退出苏共。此后他开始反对苏共,并且认为CP及制度必然灭亡。他发表文章说: “许多事情仍然控制在党的政治局之下。最重要的杠杆——军队、财政、运输和电信——也仍然操纵在它们手中。但是,具有斯大林主义特色的CP正在衰弱和走向死亡。这个党试图使历史倒转,并想借助棍棒、机关枪和坦克夺回失去的地位。但是,不管怎样,这种建立在恐惧和武力基础上的权力必将走向灭亡。”

1991年6月12日,叶利钦当选俄罗斯总统。7月20日,叶利钦发布了关于俄罗斯联邦国家机关非党化的命令,禁止政党和群众性社会运动的组织机构在俄罗斯的国家机关、团体和组织中活动。

叶利钦与苏共的梁子是怎么结下的呢?这里面的纠葛还真是叫人说不清个一二。从叶利钦的自传到其他人写的传记类著作,叶利钦的种种叛逆行为令人印象深刻,但其中的思想动机仍然令人摸不着脉络。

俄罗斯作家索尔.舒尔曼在《权力与命运——入主克里姆林宫者的个人命运》一书中对叶利钦冠以“摧毁权力的人”之褒名。他是这样描述叶利钦的人生之路的:

鲍里斯.叶利钦在30岁时才入党,这对于一个有志于在仕途上有所进取的人未免太晚了些。虽然他也曾信誓旦旦地表白过,“我真心实意地相信过党所代表的正义理想”,但是这些话很难让人相信是他的“真心实意”。据乌拉尔工业学院当年叶利钦的老师们回忆,叶利钦在大学里对共青团的活动不仅漠不关心,甚至还尽量躲得远远的。叶利钦多少次填写履历表从来只字不提他的亲人们受迫害的事。要是把这事捅出去,他连大学的门也休想进了。所以要说他相信“党的理想”,恐怕过于牵强附会了。或许是赫鲁晓夫的“解冻”使他产生纯洁党、为党的过去忏悔的幻想?这也是完全可能的。

本书作者从来没有入过党,但恰恰在赫鲁晓夫“解冻”时期差点成了党员。记得上大学时,学院给我们班派来一个党小组长,他是残废军人,我们都知道他是个堂堂正正的人,拥护民主思想。他一来就给我们做工作,劝我们入党。我们坐在那里一声不吭,对他的话半信半疑。最后有个敢讲话的愣小伙子坐不住了: “谁要入这样的党?里面有那么多卑鄙无耻之徒,还制造那么多祸国殃民的灾难!” 党小组长的脸色顿时变得铁青。他用残缺的手托着腮帮子坐了半天,后来站起来去把房门关严,回到我们跟前用颤抖的声音说: “你们怎么就不明白,如果不把正派的人吸收进来,那我们将永远呆在这个腐烂的党里!” 想起这件事,我就感到庆幸: 叶利钦终于入党了!

叶利钦在基层生产部门工作了14年,上级提拔他到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党委任建设部部长。上级领导很早以前就发现这个盛气凌人的工程师善于最大限度地调动下属的积极性。他强硬的工作作风正符合领导的意图。而且他有使不完的劲,恰好可以迫使已经生锈的官僚机器加速转动。

叶利钦从1969年起先后在州党委建设部部长、州委书记的岗位上工作了七年,1976年11月,在原州委第一书记的举荐下,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亲自批准叶利钦担任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委第一书记。

当了地方的一把手,叶利钦后来这样坦陈自己当时的心情: “在那个时代州委第一书记就是上帝,就是沙皇。那是一州之长。第一书记的权力实际上是无限大的。而且大权在握的感觉简直令人陶醉。”

列昂尼德.姆列钦在《权力的公式——从叶利钦到普京》一书中,对叶利钦升任封疆大吏后的形象是这样刻画的:

许多人后来发现,叶利钦在担任一把手的角色时感觉最自在。而让他这样的人给别人当下手,那是当不好的。这个观察十分确切。他生性就是一个主宰,在本性上需要不受任何限制的全权。

自从成为第一书记那一刻起,叶利钦就相信自己能够而且应该领导一切和领导所有的人。而这个角色对他来说是理所应当的。

安德烈.科济列夫(叶利钦政府的外交部长)对我说,在他身上可以感觉到苏联领袖至上的明显表现。这是一代人的特点。他有时下意识地企图同这种现象作斗争,但是徒然……苏联官僚阶层极端故步自封和封闭。就连日常生活也是如此。过去,我们不是只看到他们的肖像嘛,而他们的举止也竭力像肖像那样,甚至在彼此之间以及在家里都是如此。

叶利钦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工作的成果如何呢?看来是肯定的: 1978年,叶利钦当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1981年在苏共二十六大上被选为中央委员。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叶利钦的仕途又上了一个台阶。但他去莫斯科工作并非心甘情愿。

1985年4月3日,中央书记多尔基赫打电话说,政治局委派他向叶利钦提议到莫斯科工作,担任苏共中央建设部部长。叶利钦拒绝了。

索尔.舒尔曼在他的书中对此作了这样的解释:

根据叶利钦的说法,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个建议。乌拉尔是他的老家,他在这里生活、上学、工作多年,这里的人民了解他,也只有在这里他才感到踏实。这就是他拒绝进莫斯科的理由。但这仅仅是他的一个说法,而在《总统笔记》中他说的又是另外一些理由: 我在一个五百万人口的工业州当了十年领导人,可现在却建议我去负责一个部?完全可以给一个更高一些的官嘛!就拿你自己说吧,你戈尔巴乔夫原来的地位跟我一样,可你一下子跳了多高 ……总而言之,他不愿意去当这个官,

这是叶利钦日后与戈尔巴乔夫发生对峙的第一个微弱的信号。据说,在离开斯维尔德洛夫斯克时,叶利钦对他的同伴们说: 你们等着瞧吧,我将来要当总书记……

4月3日,苏共二把手利加乔夫打电话给叶利钦,直接用命令的口吻说: 这是政治局的决定,党员必须服从。

4月12日,叶利钦开始在莫斯科老广场苏共中央上班。

虽然利加乔夫在电话中大概也透露了一点: 不会让叶利钦在部长的位子上长久坐下去,这是一个暂时的安排。但是让已经习惯于大权独搅的叶利钦坐在一个社会地位虽高却要听命于人的官位上,这使自尊心很强、独立自主倾向很重的叶利钦产生了强烈的压抑感。

苏共中央部一级领导人是本部门的主宰,不仅可以把政府部长叫到自己的办公室,而且可以召唤副总理。但是,在中央机关内,叶利钦不过是20个部的领导人之一。他要经常听取主管的中央书记的指示,并向他述职。可是,叶利钦本来已经习惯于大权独揽,习惯于自己决定今天干什么明天干什么。而这时叶利钦明白,尽管自己职务很高,但不过是个执行者而已。

凡是重大问题,都由中央书记处作出决定。叶利钦可以列席书记处会议,可以发言但没有表决权。政治局会议只有在审议的问题与建设事业有关时才让他列席。与他有关的问题一经讨论完毕,他必须马上离开。

这时候的叶利钦循规蹈矩,一点儿也不显示出叛逆的情绪。

1985年6月29日,在政治局会议上叶利钦被提名选举为主管建设工作的中央书记。这距他来莫斯科工作不过两个半月。

当选为中央书记使叶利钦的地位和身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他已进入了国家最高领导成员的行列。

那么,进入中央领导行列的叶利钦能享受到哪些普通苏维埃人得不到的待遇呢?列昂尼德.姆列钦在《权力的公式——从叶利钦到普京》一书中列出了如下清单:

叶利钦一下子就过上了他至今还不清楚的、具有各种硬性规定的待遇的党的最高领导人的生活。作为州委第一书记或者党中央部长,他本已享有各种福利待遇,然而,作为中央书记按规定还应配备警卫、吉尔牌骄车和保健医生……

中央书记的月薪是八百卢布。包括总书记在内的所有书记的薪金都是一样的,不过,其中任何一个人对钱都无所谓,因为说实在的,他们没有什么可买的,一切不是免费发给,就是所付金额真正是微乎其微。

譬如,中央书记叶利钦可以在特别供应处订购二百卢布(给政治局委员发给四百卢布膳食费,候补委员是三百卢布)食品,但是,这些数字并不说明什么,因为特供处的物价神话般的低廉。

凡是中央书记,在工作地点一日三餐均免费供应,而且可以随意指点任何喜欢吃的东西带回家。此外,还开放了为党的最高领导家属而服务的内部商店,那里出售的服装清一色是外国货。

为叶利钦马上选定了一座国家别墅。身为中央书记,现在去外地休假或出差不必再坐班机了,而是专机接送。无论是别墅还是在国家宾馆休养,无需付任何费用。

克格勃九局的人不仅要关心他的安全,而且还要关心一切生活问题——他本人的和全家的。

从此,叶利钦就只能在这种特殊的、不容违背的制度范围内生存,尽管这种制度远非所有的人都喜欢。

荣华富贵谁不喜欢?可是锦衣玉食是要付出代价的。姆列钦在指出“这种制度远非所有的人都喜欢”之后,接着指出:

党的最高领导人之间实际上没有私人来往。他们彼此不大喜欢对方,当然,谁也不信任谁。斯大林在世时不喜欢政治局委员背着他聚会,他们也怕总书记愤怒。他们互不来往做客,只有公事才见面。

甚至政治局委员都不相信自己不被窃听。其实,正是如此。众所周知,电话是被监听的。

叶利钦很难适应莫斯科的风俗习惯。他是一个外省人,生怕闹出荒谬可笑的言行来,因此对莫斯科人怀有戒心。在莫斯科感觉不自在的并非叶利钦一人。早一些调到首都的戈尔巴乔夫起初也有某种类似的感觉。他说: 从第一天起就产生了孤独感——好像我们被抛弃到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而且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我们在哪里、我们的境遇以及周围的一切……

这真是高处不胜寒啊!

但不管怎么说,现在叶利钦在位居第二的权力机关——苏共中央书记处有了表决权。

1985年12月23日,政治局委员在总书记的办公室开会,但是没有通知政治局委员、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格里申到会。然而,戈尔巴乔夫却邀请了中央书记叶利钦。

戈尔巴乔夫向委员们通报了关于格里申呈递了退休报告的事,接着他说: “我们推荐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担任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他不反对。”

戈尔巴乔夫面向叶利钦做了一个询问的姿势,后者做了肯定的回答。随后,既没有人提出意见,也没有人提出问题。

为什么选中的恰恰是叶利钦呢?

列昂尼德.姆列钦在《权力的公式——从叶利钦到普京》中这样写道:

莫斯科必须成为改革的橱窗,而且这必须尽快实现。戈尔巴乔夫和利加乔夫都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叶利钦是外来的干部,能够很快获得成功,成为全国的榜样,向动摇的人们显示改革的真正成果。

只有总理雷日科夫持反对意见。他说,首都需要另一种人——需要头脑聪明、善于应变、有文化修养的人。而叶利钦是另外一种气质的人。

雷日科夫对戈尔巴乔夫和利加乔夫说: “他是一个破坏者。你们会看到,他会做出许多蠢事!不能给他太大的权力。你们已经犯下了一个错误,把他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调到莫斯科,调进中央来。不要再犯另一个不可挽回的错误了。”

雷日科夫的话语无论是对戈尔巴乔夫还是对利加乔夫都没有发生作用。告别时雷日科夫说: 你们会后悔的。到那时候再惋惜,那可就悔之晚矣!”

雷日科夫的话语里流露出某种涉及个人的东西。……不管怎样戈尔巴乔夫都没有听取雷日科夫的意见,为此戈尔巴乔夫后来懊悔不已……

应该说,不是戈尔巴乔夫对叶利钦看走了眼,而是叶利钦在改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快,以至于戈尔巴乔夫跟不上趟了。

1986年1月24日,叶利钦在莫斯科市党代表会议上第一次作报告。

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政治局全体委员破天荒地来到了会场。

叶利钦发表了那个时代从未见过的讲话——关于官僚主义的问题,以及关于莫斯科党组织竟然置身于批评范围之外等。

几十年来,第一次市委第一书记谈了首都重大的失误和艰难的状况,认为其原因就在于领导人的旧思维和党的机关脱离实际……

《莫斯科真理报》第二天刊载了叶利钦的讲话,人们一大早就排起了长队购买这份本来枯燥无味的市委机关报。读到这样的讲话,人们差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全莫斯科都在议论这个新来的掌门人。从此,他声誉鹊起。

2月18日,叶利钦在苏共中央全会上当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

2月25日,苏共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开幕了。

在这次代表大会上,叶利钦被安排第二个发言。他在发言中的所讲的正是人们所想要听的那些东西,因此,全场对他那些尖锐的话语报以热烈的掌声。

叶利钦指责党内有一个“惰性阶层”,这个阶层反对进行恨本性改革。他还指责中央什么都管,但忽略了最重要的干部工作,“难道苏共中央没有看见乌兹别克、吉尔吉斯以及其他一些地方的干部在蜕化变质吗?把近几个五年计划经济速度下降同党和国家的领导联系起来是完全有道理的”。叶利钦指出: “要坚持社会公正原则,这涉及到人们的切身利益。当听到人们对一切不公正现象——不管是今天新出现的还是由来已久的——感到愤怒时,就会感到不舒服。人们谈到领导人的特殊利益时,就会使人感到特别不痛快。担任领导工作的CP员必不可少的品质是: 公正、谦逊、贡献出自己一切的精神和不享用非劳动得来的好处。哪些地方的各级领导人享有的福利不适当,就应当予以废除。这就一定会提高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和社会积极性。”

看来,叶利钦要动特权阶层的奶酪了。然而,他能成功吗?

接着,他又讲了一段立即使人对他产生深刻印象的话: “党的许多领导人没有勇气及时客观地估计形势和自己个人的作用,不敢说虽然是苦涩但却是真实的话,不敢评论无论是自己的还是同事的或上级领导人的每一个问题或行为……”

最后,他公开承认当年自己没有勇气反对勃列日涅夫体制: “代表们可能会问我,在党的二十六大上我发言时为什么不说这些呢?那又怎么哩,我可以回答,而且坦率地回答: 看来,当时缺乏勇气和政治经验……”

今天的叶利钦不是五年前的叶利钦了,因为今天党的总书记是锐意进取的戈尔巴乔夫,而不是昏庸保守的勃列日涅夫。

            (未完待续)

荀路  2021620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