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超级大国为什么崩溃(74)

   红色帝国覆亡之谜(26)

简要说一下苏联经济的产业结构级次落后与高科技产品短缺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苏联产业结构的重心经历了三个阶段: 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二战后,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从资源和设备密集型产业为主,过渡到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基础工业已成为“夕阳产业”,在其基础上蓬勃发展的是高新技术产业。农业中生物工程技术和遗传工程技术迅速发展,第三产业不断发展扩大,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尤为突出。一个与现代高科技相适应的高级产业结构逐步形成。在这场对经济发展生命攸关的科技竞赛中,苏联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虽然苏联也曾提出要重视发展现代高科技,但在产业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传统工业,即工业化时期形成的基础工业,而在现代高科技领域落后西方至少20年。产业结构的这种落后性使苏联高科技产品严重短缺,与西方形成巨大反差的重要原因。

造成苏联经济产业结构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其长期实行粗放型增长方式,最终导致发生经济危机。

苏联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选择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20年代末起至1960年代末,实行的是赶超战略。其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是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核心,以粗放经营为特征,以主要在数量和速度方面赶超西方发达国家为目标。这一时期苏联在实现战略目标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基本完成了包括农业在内的国民经济技术改造,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在主要工业品生产总量和人均产量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有所缩小。但是,由于忽视质量和效率,粗放经营和结构失衡的弊病逐步积累,越来越突出。

第二阶段从1970年代初至1980年代中期,实行的是集约化经济战略。其基本内容是从依靠增加劳动和资本的办法发展生产,转变为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通过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效率来发展经济。这一时期虽然在科技进步、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总的来看并没有实现经济发展战略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和基金产值率继续下降,物质消耗率继续上升,结果集约型扩大再生产的比重不仅没有提高反而在下降,从1966一1970年的35.2%下降至1976一1980年的30.5%。

第三阶段从1986年至苏联解体,实行的是“加速战略”。这一时期虽然继续强调质量和效率,但速度问题重新居于中心地位。这一战略的实施以彻底失败而告终,不仅经济增长速度没有提高,而且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也成了泡影。

《来自上层的革命——苏联体制的终结》对苏联经济结构的利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苏联1920年代末所采用的独特的经济计划形式,是高度集中、等级森严的。这种计划方式在动员资源把一个农业经济转变为工业经济方面,确实是很有效的。它达到了很高的投资率,从而有可能迅速地建立起一个新的工业体系。它还能够迅速教育和培养出适合工业劳动的人口,能够把这些人口迅速地转变为收入较高、效率更高的城市工业劳动力。

有专家认为,苏联的计划体制只是在工业化的初始阶段才有效。然而,19501975年间持续的快速增长,却是在工业化已经完成之后实现的,这表明该体制的有效性并不像他们所说的那样仅限于初始阶段。在建设一个现代城市社会的起始阶段,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同样被证明是有效的,人们的娱乐和消费同样达到了合理的、较高的水平。在这个阶段,苏联的中央计划被证明是能够迅速地建立起城市基础设施(交通、通讯、电力等)、营造新的家居、生产新的消费品的。对于在1950年前一度生活于饥寒交迫之中的人们来说,给每个家庭住所配上厨房、卫生间、客厅、食品柜、冰箱、电视机,无疑是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虽然按照西方的标准,这些设施大部分质量低劣,但它们在提高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方面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但是到了1970年代,以高度集权的计划体制为基础所达到的前50年的快速增长,已经极大地改变了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要求。苏联经济的规模更大,生产的产品也更多了。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已经达到中等水平,他们需要更多种类的消费品,这些产品的质量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少数几个中央经济目标的实现,已经很难解决这些问题了。在发展的早期阶段曾经有效地、迅速地实现相对简单目标的高度集权的计划体制,在这个新的阶段已经不够灵活,不相适应了。

虽然很难找到什么确凿的证据,但1970年代的苏联显然遭受了一次劳动纪律松弛的冲击。经济发展的过程以城市劳动力为基础而开始,但这些人却由刚脱下农装、从未受过正规教育的人们所组成。苏联管理劳动过程的集权体制,是一种由个人说了算、内部等级森严的体制,它在管理这样的劳动力时还算过得去。严格的纪律措施、一定的物质奖励、共产主义美好未来的承诺,共同担负起了把这些工人身上的积极性发挥出来的使命。

到了1970年代,苏联人民就不一样了。此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成了教育良好、成熟老练、生活达到中等水平的城市居民。自上而下、高度集权、只要求劳动力唯命是从的体制,越来越与苏联人民的现实要求相冲突,人民现在要求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以往管理劳动过程的有效体制,现在失去了效用。

高度集权的、僵硬老化的计划经济形式,等级森严的、管理劳动过程的权威主义模式,均已失去了有效性。曾经在1920年代创立了苏联的、计划和管理经济的独特形式,显然已经招数使尽,也无力为苏联提供快速的经济增长了。随着快速增长的终止,苏联体制长期存在的所有问题全都走向深重。显然,重大的改革势在必行。

那么,当年苏联经济增长方式未能根本转变的原因何在呢?

首先,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落后的产业结构导致非效率型经济。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计划任务是硬约束,经济核算是软约束;而计划任务中,数量是硬指标,效率是软指标。追求“总产值”成为最高的任务,这一指标的固有缺陷造成消耗越多产值越大,因而必然导致非效率型经济。同时,传统计划经济又是一种短缺经济,而在短缺造成卖方市场的条件下,消费者事实上处于弱者地位,没有选择的余地和权利;生产者感受不到市场的竞争,又缺乏提高生产效率和改进产品质量的内在动力,因而不可能形成效率型经济。计划经济下的落后产业结构,即传统基础工业仍占主导地位和第三产业落后,使苏联社会总产品中资源和资本耗量大的产品比重大,知识和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比重小;而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商品性产值比重大,服务性产值比重小。这就是苏联经济增长方式未能转变成集约型的重要原因。

其次,投资结构不合理,固定资产再生产呈外延型。长期以来,苏联基本建设投资增长很快,1960一1985年年均增长6.5%,美国为5.1%。基本建设投资总额,1950年代初只有美国的30%,1970年代末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可是,苏联的基本建设投资主要用于新企业的建设,对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不够重视。1950年代末新建投资约占投资总额的50%,1970年代中期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的投资才上升到占68%。但是,如果不包括类似新建的扩建投资,则用于现有企业技术改造和扩建的投资直到1980年只占33%,1990年才上升到53.1%。

新建和扩建的高比重,使基本建设投资中用于建筑安装工程的费用大大高于机器设备的费用。1961一1965年前者占56%,后者占37%;到1981一1985年设备费用的比重仍只占46%,而美国为76%。忽视现有企业技术改造,造成企业设备更新缓慢,生产技术落后。直到1980年代苏联的设备更新系数还只有2.5%,使用期限平均长达40年之久。

这样导致的结果是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产的增量扩张,而不是资产存量的优化组合。据西方学者估计,在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上,依靠增加固定资产这一因素的程度,苏联为45%,日本为27%,美国为25%,西欧为18%。苏联比西方发达国家高一倍。苏联固定资产投资的外延型直接导致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型。

第三,科技进步缓慢,在现代高科技领域几乎落后一个时代,在一般技术领域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又少又慢。苏联是个科技大国,在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很多领域,如数学、物理、化学、宇航、核技术和微生物等方面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1970年代以后,由于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苏联在科技上同西方发达国家已经缩小了的差距又被拉大了。戈尔巴乔夫在1986年苏共中央六月全会上公开承认,“我们仍然停留在过去的技术时代,而西方国家已进入了另一个时代,就是高科技时代。”他又说,“在西方国家开始大规模地以节约原材料、利用最新工艺和其他科学技术成果为主的经济结构改革的同时,我们的科学技术进步却停滞了。”

总的来说,在现代高科技领域,苏联大约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15一20年。1980年代苏联电子计算机的技术水平比西方国家落后7一10年。苏联着手开发节约能源和资源新技术比西方发达国家晚了15年。由于在微电子技术、生产自动化系统、新材料和先进工艺等重要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大大落后,苏联未能在使社会生产发生革命性变化、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及使利用和节约资源达到新水平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这是苏联经济增长方式未能转为集约型的最重要的原因。

不仅如此,就一般科技进步而论,苏联每年的发明创造并不少,但实际能采用的却不多。由于苏联对科技工作一直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科技部门与生产部门各成体系,项目确立与实际需要脱节;科研经费全部依靠国家预算拨款,科技成果实行无偿转让制度,致使科研单位缺乏财政约束力和经济刺激力,使用单位不关心将得到的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结果造成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只有25%一30%;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长,平均需要10一12年,而美国85%的成果可在5年内转化为生产力。这样,一般性科技进步的缓慢造成苏联生产技术的普遍落后,成为经济增长方式未能转变的基础性原因。

第四,在“两个平行世界市场”理论的指导下,苏联对外经济活动基本限于半封闭的经互会范围内,与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脱离。二战后,面对西方国家的冷战和经济封锁,苏联提出世界平行存在社会主义市场与资本主义市场的理论。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苏联对外经济活动的显著特点是基本限于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内,主要是在经互会范围内。五六十年代苏联对外贸易总额中,同经互会国家的贸易额约占55%左右,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额仅占15%左右。1970年代有所改变,苏联提出以“缓和”代替“冷战”,积极发展同西方的经济合作关系,与西方的贸易额有所扩大。但是1980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后,又遭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直到1985年,与西方的贸易额才增加到占外贸总额的26.7%。这种情况加上进口技术受巴统组织的限制,使苏联难以获得西方的尖端新技术。这是苏联科技进步缓慢和经济增长方式未能转变的外部原因。

上面说了苏联经济增长方式未能发生根本转变的原因,那么,这种固步自封的生产方式为什么会长时间延续?这就得从事物的另一面说起。 《来自上层的革命——苏联体制的终结》从苏联体制的正能量方面作出如下解释:

……撇开1940年代的战时和战后复苏期不谈,苏联GDP的增长确实很快,比同期美国的GDP增长快得多。当然,比较苏联和美国的同期增长率是有欠妥当的。美国在19世纪就实现了工业化,经济增长速度在工业化进程结束之后趋于减缓。而苏联在19281975年间的GDP增长率超过了美国。在外行人眼里,苏联19281975年间GDP平均每年4.5%的增长,似乎并不比美国平均3.1%的速度快多少。可是苏联的速度意味着近8倍的GDP增加额,相比之下,美国的增加额只有4倍多。如果这一势头不减,苏联的GDP将最终赶上并超过美国。1975年,苏联的GDP就接近了美国GDP水平的60%

苏联体制拥有达到这一快速增长的许多手段。在当前消费和新产品投资上,中央计划控制了国内产量的分配,并据此把绝大多数产值用于投资。这意味着开始是低消费,但最终带来的快速增长将会推动消费。苏联经济不曾受到遭受周期性商业萧条的冲击,而这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可谓司空见惯,它导致经济增长速度长期停滞不前。和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苏联经济还达到了很高的就业率,这和它鼓励每一个成年人参加劳动的政策是密不可分的。人民教育水平的快速提高,也对劳动力效率日益增长功不可没。劳动力从农业到工业的快速转移,也推动了GDP的增长,因为工人的产值在工业中比在农业中高得多。

虽然消费占全国产出量的份额相对较低,但苏联在二战之后的消费急剧增长。据西方专家估计,从19501975年,苏联人均实际消费以年均3.8%的速度递增,其结果就是该时期消费增加了2.5倍。而同一时期美国的人均实际消费的年均增速只有2%,增加了1.6倍。

1960年,苏联大约每两个家庭拥有一台收音机,每十个家庭拥有一台电视机,每25个家庭拥有一台冰箱。到1985年,平均每个家庭都拥有了这些消费品。

苏联的计划者重视工业品的生产超过消费品的生产。他们在这条路上走得非常成功。1975年,苏联在粗钢、钢材、水泥、金属切割和金属制模机械、联合收割机、拖拉机的产量已超过美国。小麦、鱼、猪、牛奶和棉花等产量也是如此。

苏联社会自1920年代以来也出现了根本的转变。往日成片的农村现在变成了城市。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人口以及文盲现在都成了教养良好的人。到1980年代,苏联人均拥有的医生和病床都比美国多。科学技术方面最有名的标志,是它在1957年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其工业和科技上的成就,是它作为和美国在军事实力方面不相上下的对手而崛起的基础。苏联体制把一部落后的、半发达的国家机器发动起来,使之成为世界两大超级强国之一。

但是,苏联经济体制在释放完它的正能量之后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它的反面。粗放型增长方式最终导致了衰退性经危机,红色帝国的末日来临了。

粗放经营最严重的后果是社会生产效率低而且不断下降,使整个国民经济变成一种“耗费型”经济。戈尔巴乔夫承认,就工业生产效率来说,苏联比美国落后五分之三;就农业生产效率来说,苏联比美国落后五分之四。这就是说,苏联的工业生产效率只是美国的40%,农业生产效率只是美国的20%。1960年每卢布固定生产基金生产的国民收入为72戈比,1988年降为36戈比,下降50%。投资效率也呈同样的趋势,每卢布基本建设投资的工业产值增长额,1961 一1965年为1.04卢布,1971一1975年降为83戈比,1981一1985年又降为44戈比。这些数字表明,在苏联要获得同样的产出,1980年代比1960年代需要加倍的投入才能达到,社会生产的单位增长必须依靠投资的加倍增长来维持。总有一天,当投资不能相应加倍增长时,或投资减少时,生产就会减速、停滞以至负增长。

事实确实如此,在1951年至1980年30年时间里,苏联经历了从“五五”至“六五”的六个五年计划,这时期工业的年平均增长率,按官方统计分别为13.1%、10.4%、8.6%、8.5%、7.4%、4.4%;按学者的重新评价为8.7%、8.3%、7%、4.5%、4.5%、3%。由此可见增长速度是不断下降的。1980年代,苏联经济出现了停滞的趋势,增长率一直在3%以下,到1980年代末期已基本处于零增长。进入1990年代便陷入了生产率绝对下降的日益深重的危机之中。1991年苏联国民生产总值下降17%,国民收入下降15%。

衰退性经济危机的发生和发展,表明苏联经济模式已走到了尽头,这就印证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一句话: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苏联经济模式已发挥了它的全部的光和热,此时已是油尽灯枯了。历史是无情的,红色帝国覆亡的原因,归根结底是苏联经济模式“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已经充分发挥出来”了,而其历史局限性越来越突出,逐步从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变成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未完待续)

荀路  2022524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