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8日

最近读了“吴称谋:《红楼梦》作者新考证 一一 为何吴梅村是原作者?”一文。作者从文学作品的产生背景分析了红楼梦作者的可能,很有见地,但不敢苟同其结论。考证谁是作者?分析作品内容是直接而又准确的途径。特别在剔除谁不可能是该作品的作者上更为有效。比如一篇有着原子弹,互联网和手机的文章,说这是鲁迅散失的文章。谁会相信?以此类推,

红楼梦中不少对国外科学技术的描述和国际交往的记录:如俄罗斯的皮裘,法国的金星玻璃,美国弗吉尼亚的烟草,还提到黑奴和南洋印度的文化习俗。明末闭国禁海时代的人是没有这些见识的,当然不会是红楼梦的最后定稿者。而生活在对外经贸和文化交流活跃的康乾年代的曹雪芹,写入这些内容不足为奇。从文学的继承发展来看,曹定稿前看到过各种风花雪月的书稿,在明末清初许多文人的原创基础上,他兼收并蓄十年耕耘终成“红楼梦”稿。

附上旧文一起请网上感兴趣者指教。

红楼闲谈(一)

老来不再为生活奔波,不再为事业奋斗,余下的是闲情。一直相伴的实验室和图书馆也只留下后者。翻阅书刊找出量子和红楼两题目,在阅读中寄托和丰富老年生活。

王蒙说:“《红楼梦》又是一个智力与情感、推理与感悟、焦躁与宁安的交换交叉作用场。你有没有唱完没有唱起来的戏么?你有还需要操练和发挥的智力精力和情感么?你有需要卖弄或者奉献的才华与学识么?你有还没有哭完的眼泪么?请到《红楼梦》这方来!来多少个这里都容得下! 尤其是,《红楼梦》其实什么也没有告诉你。你永远为之争论,为之痛苦,你说不明白,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是他而不是她。你更弄不明白,究竟是谁比谁好一些或者不好一些谁比谁可爱一些或者不可爱一些究竟哪一段更真实一些还是哪一段更假语村言…… 再加上“红学”,你和《红楼梦》较劲吧,你永远不可能征服它,它却强大得可以占领你的一生。 ”

造成红楼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它很普及,人人都能读,但它又很隐晦,没有人能读懂。自胡适,俞平伯倡导“新红学”给出了许多重大的成果,之后又有兰翎, 李希凡小人物打倒大人物,批判了红学研究的资产阶级方向。红学不但可以混饭吃,还是沽名钓誉的好场所。红楼水很深,我只是消谴和寻趣而已。文学基础不足,用学理工所得的逻辑思维和求证推理的方法加以弥补。学理工的知道任何命题,只要找出一个反例,命题就不能成立。按此写下来的东西虽没有学文的那样妙笔生花,立论却比较可靠。

先谈谁是红楼梦的作者?

百度一下,发现有关红楼梦新作者,语出惊人的文章真还不少。尽管有着不能自园其说的漏洞,但由于清初文字狱的残酷,以及红楼梦内容的真事隐假语生, 作者的身份就是一大谜团,今日仍被人乐道也是自然。“新红学”的贡献在于用确凿史料作支撑,提出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这已是极大多数人的共识。

一般认为曹雪芹自传说源自胡适1921年的红楼梦考证。其实指出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的,最早的是曹雪芹的同时代人富察明义和永忠。后来,还有很多清代的文人都屡次指出这一点。其中包括著名诗人袁枚。各处所见的史料,罗列如下:

1、 富察明义明确提到《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

明义,姓富察,字我斋,约生于乾隆五年(1740),满洲镶黄旗人,都统傅清的儿子。自幼至老,在乾隆朝做上驷院的侍卫,给皇帝管马执鞭。母舅永珊留“邻善园”给他,改名环溪别墅(今北京西郊动物园,旧俗称三贝子花园)。明义与雪芹是同时代的人,他曾看到过手抄本《红楼梦》。他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写的《题红楼梦》二十首绝句前有一小引,小引云:“曹子雪芹,出 所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盖其先人为江宁织府,其所谓大观园者, 即今之随园故址。惜其书未传,世鲜知者,余见其钞本焉。”富察明义是明确指出《红楼梦》作者为曹雪芹的第一人。但,令人遗憾的是, 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找到他和曹雪芹确实认识,或有过交往的史料记载。而有确凿史料记载熟识曹雪芹的三人--敦诚,敦敏和张宜泉,又都没有明确说过红楼梦是曹雪芹写的。富察明义还有个远房外甥叫裕瑞。裕瑞在他的《枣窗闲笔》里记载,曹雪芹其人“身胖,头广而色黑”。他“性格傲岸,愤世嫉俗,豪放不羁。嗜酒,才气纵横,善谈吐。”这也是有关曹雪芹本人外貌和性格的最早史料。

2、永忠的诗明白地告诉我们《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

永忠(1735-1793),姓爱新觉罗,字良辅(良甫),又字敬轩,号臞仙,又号栟榈道人、如幻居士。为康熙帝第14子允禵之爱孙,封辅国将军,任过宗学总管。允禵在夺嫡之争中失败后,皈依佛、道,对永忠影响很大。永忠一生以诗、酒、书、画以及禅、道为主要生涯,在艺术上达到了颇高水准,却对皇权执掌者怀着离心情绪。有诗文集《延芬堂集》传世。永忠在乾隆三十三年(1768)作了题为《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三首绝句,在这里永忠不仅在诗题上清楚地写道是看了曹雪芹写的《红楼梦》,而且在其中一首诗里还写出了“几回掩卷哭曹侯”这样的诗句。诗中的“曹侯”指的不是别人,正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

3、袁枚指出《红楼梦》为曹雪芹所作

袁枚(1716-1797年)在《随园诗话》(据乾隆五十七年刊本)卷二中写道:
“……雪芹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明我斋读而羡之。”由此可
见,袁枚能读到或知道《红楼梦》是与他的好朋友明义分不开的,这也证明富察明义的记载是正确的。

4、西清指出《红楼梦》为曹雪芹所作

西清,字研斋,姓西林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其曾祖父鄂尔泰为雍正帝所重, 官至云贵总督、大学士,乾隆初曾为辅政大臣。但至西清时,家道已中落,于嘉庆十一年(1806)来到黑龙江为吏、教书,曾任过银库主事与司榷等低级官职。西清博学多识,在黑龙江五年期间,曾根据将军府中的图籍资料及调查研究所得,写有《黑龙江外纪》、《桦叶述闻》两书。在《桦叶述闻》中西清写道:“《红楼梦》始出,家置一编,皆曰此曹雪芹书;而曹雪芹何许人,不尽知也。雪芹名霑,汉军也。其曾祖寅,字子清,号楝亭,康熙间名士,累官通政。为造织时,雪芹随任,故繁华声色,阅历者深,然竟坎坷半生以死。”西清的家世生平与曹雪芹有类似之处,虽然引文中介绍曹雪芹生平时将曹寅误为其曾祖,但也“颇合史实”。

5、沈赤然,乾隆三十三年(1768)举人

其诗集《五砚斋诗钞》卷十三有诗《曹雪芹〈红楼梦〉题词四首》,指出《红楼梦》的作者为曹雪芹。

6、周春(1729-1815),浙江海宁人,乾隆十七年(1752)进士

其在《阅〈红楼梦〉随笔》中记载:“此书曹雪芹所作。”

7、许兆桂指出《红楼梦》为曹雪芹所作

许兆桂,乾隆、嘉庆年间人,其《绛蘅秋传奇序》有语:“乾隆庚戌秋,余至都门,詹事罗碧泉告余曰:‘近有《红楼梦》,其知之乎?虽野史,殊可观 也。’……乃知作者曹雪芹。”庚戌即乾隆五十五年(1790),距程甲本尚有一年时间,可见当时《红楼梦》抄本已相当流行,而且时人都认为作者是曹雪芹。

以上这几位清代文人诗集、文集提供了例证。

脂砚斋和畸笏叟在其批语中,也多次指出红楼梦的作者为曹雪芹。

1、甲戌眉批: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 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第一回)

2、甲戌眉批:若云雪芹披阅增删,然后(则)开卷至此这一篇楔子又系谁 撰?足见作者之笔狡猾之甚。后文如此者不少。这正是作者用画烟云模糊处, 观者万不可被作者瞒蔽了去,方是巨眼。(第一回)

3、甲戌眉批: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尝哭芹,泪亦待尽。每意觅青埂峰再问石兄,奈不遇癞头和尚何? 怅怅!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甲午八月泪笔。(第一回)

4、甲戌双行夹批:只此一诗便妙极!此等才情,自是雪芹平生所长,余自谓评书,非关评诗也。(第二回)

5、甲戌回后:“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嫡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处。其事虽未漏,其言其意则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第十三回)

6、靖本回后:此回可卿梦阿凤,作者大有深意,惜已为末世,奈何奈何!贾珍虽奢淫,岂能逆父哉?特因敬老不管,然后恣意,足为世家之戒。“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岂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者?其事虽未行,其言其意,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遗簪”、“更衣”诸文,是以此回只十页,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去四五页也。(第十三回)

7、靖本眉批:前批“知者寥寥”,不数年芹溪、脂砚、杏斋诸子皆相继别去,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宁不痛杀!(第二十二回)

8、庚辰回后:此回未成而芹逝矣,叹叹!丁亥叟,畸笏叟。(第二十二回)

9、庚辰回前: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初七日对清。缺中秋诗,俟雪芹。(第七十五回)

我相信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更因为红楼梦内容提供了明确的时间标签,它们都把成书岁月指向乾隆年间,这与曹雪芹的生活时段相符。仅举两例说明:

1)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 己卯)到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 丁亥),这四次康熙南巡是由曹寅接驾的历史记载,证实了《红楼梦》一书中写的“独他家接驾四次”。书中第16回王熙凤讲的“可恨我小几岁年纪,若早生二三十年,如今这些老人家也不薄我没见世面了。” 说明该书写的是1707年以后二三十年即1727——1737年才有的故事,这个期间应该是雍正时代到乾隆初年。直接否定了该书是康熙年间的作品的可能性。

2)63回中有宝玉为芳官改名之说,“海西福朗思牙,闻有金星玻璃宝石,他本国番语以金星玻璃名为温都里纳。如今将你比作他,就改名唤作温都里纳可 好?” 福朗思牙即法兰西,法文中玻璃为Verrerie,阴性,加冠词une,une verrerie发音近为温都里那。乾隆五年(1740年),西方传教士中烧制玻璃的技师汪执中、纪文二人进入内廷圆明园六所玻璃厂,行走效力于乾隆六年烧成。金星玻璃是乾隆朝引进并只有乾隆一朝才有的玻璃品种,因在红褐色玻璃体内闪烁着无数个金色光点而得名。当金星玻璃走出宫廷,而为上层人士所知正是曹雪芹“披阅十戴”之时。那些早于乾隆年代被提为红楼梦的作者,是不可能知道“金星玻璃”的,又怎能写成终稿红楼梦?

来源:CND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