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经历了风雪交加的夜晚,沈澜突然登门来访,这让孔乙己觉得这垂暮的生命里似乎还存有一丝希望。 沈澜温暖的陪伴和真挚的友情,让他觉得世间不仅有漠不关心的旁观者,还有一位重情重义的老哥。 然而,当沈澜这位老哥从座椅上起身离开的一刹那,孔乙己的内心是徬徨的,心中油然而起遁入空门的感觉,老沈合上门的那一刻,他竟然没有吐露只言词组, 他的神情是呆滞的,老沈的离去使得孔乙己感觉生命中唯一的烛光即将熄灭,他们的宿命原来是如此相连。
孔乙己明白自己已经油尽灯枯了,沈澜老哥这一别是向他做最后的告别,他心中清楚老哥同样疾病缠身,能大老远过来相见已经实属不易了。 作为一位年长自己的老哥,孔乙己心中明白沈澜虽重情深,但也无能为力。 看着孔乙己每天为生活痛苦挣扎,沈澜的心何尝不是煎熬。
能够相识就是缘分,活在这个世界上能够相聚一日便少一日。 孔乙己感觉到生命的希望似乎即将被疾病蜇夺,留给他的只有无尽的黑暗、寂寞和绝望。 他就像一叶孤舟,在生命的大海里飘摇,迷失了方向。 而沈澜老哥,是他生命中的一盏明灯,一旦对方不在,他只能任浪淹没。
孔乙己的脑海里又回想起张妈,本应给他生命中些许精神慰藉的女人最终却选择背信弃义。 他没有责怪张妈的背信弃义,相反却始终同情和他一样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女人,他内心清楚自己只是一个半死不活的老头,死不足惜。
她的离去,让孔乙己觉得,原来床笫之欢建立起来的情谊是如此的不牢靠,人世间哪还有真正会眷顾他的人?这份绝望几乎要将他拖入生命的深渊, 让他再也看不见一丝希望的曙光。
两人的离去意义是不一样的,沈老哥的离去让他回忆起儒家经典里的“八拜之交”的场景,当年,他与沈哥也是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午夜,烛光昏暗下结 为知己。
那时,两位少年把盏言欢抵足而眠 ,孔乙己曾自言自语:“和沈澜沈公瑾相交如饮醇醪,不觉自醉。”
回想起年少的时候,他们在泥螺山的滩涂上戏耍,一起开心地拣海瓜子、掏泥螺,有时候还要和外来势力为了争夺滩涂上的地盘互相打架,为了公平起见,选大哥的 时候比的是谁的嘘嘘飙的远,结果沈澜当之无愧,选出带头老哥,几个从小玩到大的兄弟互相面对面跪拜,慢慢移步,一寸一寸地靠近,直至额头相抵。 这种看似疯狂的举动令他们亲密无间,体现了儒家八拜之交的精神,然而却是他们这一生最真挚的情谊。 许多年过去,他们一同经历了人生的洗礼与磨难。 如今,兄弟已经垂垂老矣,和他有共同信仰励志推行新儒家思想的朋友接二连三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
孔乙己心如死灰,明白他将在这破旧的小屋里承受孤独迎来生命的终末,任凭宿命带他走向生命的尽头。 他茫然地望向窗外墨色的天空,一切似已天黑,生命的希望亦难觅食踪迹。 他即将坠入绝望的深渊,在那里将最终迎来生命的终结。
他独自躺着,烛火昏暗,寒风袭人,天地苍茫。 只有记忆,那些与老友一起赴难携手以赴的日子,一幕一幕在他眼前重现。
他知道,此后每个深夜的白日,都将如此难熬,他清楚民主来自于儒家思想君轻民贵的道理,他更懂得中华如果不推行新儒家思想主义,必然整个社会道德沦落,人和 人之间不讲情义只谈利益。
唯有如今这风雪交加的夜,才能让他短暂地找回青葱岁月,沈澜离去后,孔乙己以为这垂暮的生命中再无人会关照。 没有了那个结伴同游的知己兄弟,剩下的日子如同嚼蜡,淡然无味。 曾经少年时代义不食夜食的豪情壮志誓言要把儒家学问进行到底,逐渐在现实左派思潮的侵蚀下受到倾轧。
有诗为证:
《炎黄一梦》
一
夏禹治水把天下整治好,
商汤兴业立下王朝基。
周礼教化养老百姓,
孔孟言传把人身教。
春秋战国思想百家争鸣
先秦诗经写山水,表达情感。
秦始皇专制暴政,文字狱焚书坑儒。
万里长城把外族拒于门外。
二
楚汉相争汉高祖开国立鼎基,
汉文景治世,国泰民安兴
汉代黄老无为道家思想流行,重视阴阳变化和天人感应。
汉末王莽篡汉位,废除奴隶制度,奴隶得到自由,推动人权进步。
魏晋出了多俊才,竹林七贤受人推崇
隋炀帝建大运河通四方。
唐初李白主持鹅湖诗会,风革传四海。
“鹅湖之辩”横空出世,语言文字之变革。
(唱)唐贞观太平日,白居易诗词妙。
三
五代乱世宋朝接力棒,
宋理学兴起,子曰:“致知在格物”。
元曲戏文学史上第一流
明代心学兴起,天主教掀起儒教思潮。
清康熙字典典范立。
满清文字狱,禁锢思想。
太平天国动摇满清江山
(唱)王阳明书日本维新影响深。
四
近代民族危难来,
鸦片祸患再临头。
太平天国动乱时,
辛亥革命立民国。
秦始皇暴政文字狱,
焚书坑儒独尊崇。
暴政愚民倒退路,
阻断炎黄复兴发展。
汉景文治世之治绩,
国泰民安发展稳。
黄老玄学盛行时,
道家理念广引。
满清禁书应运动,
思想锁国不通风。
文字狱侵人权,文化昌明无着落。
耕读传家勤奋实业兴国基。
(说)炎黄复兴风雨路,华夏文明路很长。
自古王业归汉有,岂能江山与贼分。
(说)五代十六国,少数民族汉化中原。
曹操“唯才是举”,统一北方。
孙权开台湾,诸葛亮定西南异族。
(唱)才横天下君临世,
英明神武主公在。
“招贤纳士”震四海,
五代革新在曹操。
(说)读诗经唐宋词,戏曲小说品美妙。
元曲明清文,载入史册千秋名。
(唱)民族利益第一位,
种族优先万万谨记心。
黄种人血脉不容污,
五千年传奇照耀华夏。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