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墙下的八十年代

你能描述一下八十年代的中国吗?八十年代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要讲八十年,就必须要将它与前十年进行比较。当时毛泽东还活着,文化大革命一直持续到1976年毛去世。我们这些在毛泽东时代去过中国的人当时都认为,这就是中国;事情就是这样。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中国的外表下存在一种截然不同的潜力。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已经快三十年了,没有任何其他暗示。尽管事后你可以看到全国各地偶尔出现的暗示,但规模都很小。

然后,事情在1977年和1978年出现转机。毛泽东去世,邓小平重新上任又很快被解职,华国锋成为代理总书记。周恩来去世后,天安门广场挤满了数十万人,表达对现实的抗议。后来“四人帮”被捕,邓小平于1978年底回归,开始阐述改革开放的纲领。

大家都在好奇这是怎么回事。是更多的烟雾弹,还是改变真要发生了?人们非常不确定。1979年,民主墙运动爆发,西单和长安大道上的市政公交车停车场边上这面不起眼的小墙突然贴满了海报和声明,这是一件非同寻常的事情。人们来这里聚集,进行辩论、交谈和阅读,几乎就像一场户外音乐会、一座当代图书馆。

图源:VOA

奇怪的是,邓小平居然支持了民主墙。当然,这是因为邓需要把华国锋和一些保守派赶下台,确保自己成为最高领袖。民主墙运动持续了数周,但归根结底,这并不是中国共产党这样优秀的列宁主义政党想要接纳的事情,因为它太不确定、自发性太强。因此,魏京生和其他人开始攻击邓小平,说他不是真正的改革者,只是另一个独裁者。魏京生呼吁了“第五个现代化”——民主——他写的东西非常了不起。对于关注中国的外国人来说,我们看着这一切并发问:这究竟在发生什么?我突然发现中国的大门敞开了,人们愿意并渴望交谈,并对国外的事物产生了兴趣。

于是,从1979年到1989年,一个非常有趣的十年开始了,每年都有新的、非凡的事情发生。赵紫阳试图取消党对国有企业的控制,先在四川进行试验,然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试验。胡耀邦是一位令人惊讶的开放、几乎飘忽不定的总书记。他冰释前嫌地访问日本,并允许村庄和地方选举之类的事情。人们在实际上已经可以竞选低级别的公共职务,这真是非同寻常。1986年和1987年学生开始抗议时,确实给党内带来了恐慌,并促使保守派除掉了胡耀邦。

我们现在回想起来,才发现胡耀邦是多么的创新和开放。1981年我在西藏待了六个星期,我简直不敢相信我所看到的一切。游牧民族以及他们的牦牛群和羊群过去都是公社化的,但在1981年,这一切都分崩离析了。胡耀邦基本上已将中国干部撤出西藏,并表示西藏人应该管理好自己。他甚至让达赖喇嘛的兄妹回到达赖喇嘛的出生地青海,在青海首府西宁郊外居住。当然,他们在藏传佛教信徒中引起了轰动,而共产党领导层接纳了这些事情。但当北京和中科大所在的合肥两地爆发学生示威时,引起了党内的极大警觉。于是他们罢免了胡耀邦,任命赵紫阳为总理。 但事情仍在继续。

(未完待续)

鸣谢

本期节目由China Books Review与百京饭店联合制作,感谢主编Alec Ash的支持。特此感谢本文的中文编辑马世豪,以及英文音频编辑Taili Ni。

来源:蜉蝣天地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