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绘画:爱德华•德维尔,十七世牛津伯爵Edward de Vere,17th Earl of Oxford,1550-1604),假名威廉.莎士比亚的真实作者。

他不只属于一个时期而是属于一切时代!
──本•琼生

怎样一个受伤的名字,
事件如此兀立却无知,将活在我的身后。
──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著名引语,意思是说,把假的当真的,真的便成了假的,把没有的视为有的,有的也就成了没有的。这种真假难辨的情形及其悖论,最适合于聚众纷纭的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著作权之争,它给文坛带来了一个迄今为止尚未全解的大谜。

英国著名女学者罗丝(Jacqueline Rose)在〈哈姆雷特──文学中的蒙娜丽莎〉中,将莎剧和丹麦王子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相提并论,在我看来,暗示了一种文化和美学意义上的“雌雄同体”之谜。莎士比亚的真身之谜,早就众说纷纭,还有莎士比亚的作品之谜,最难破解的无疑是哈姆雷特的艺术形象和精神世界。精神分析学家琼斯(Ernest Jones)把哈姆雷特在寻求复仇的过程中犹豫不决的奥秘,称为现代文学的“斯芬克斯之谜”,即神话中的狮身人面怪兽打的那个著名谜语,谜底就是人。

在莎士比亚身后,在琼生等同时代诗人的赞誉之后,历代世界诗坛文苑对莎士比亚赞不绝口,但也有苛评严责。此处只能简要提及。

英国大诗人密尔顿在牧歌〈快乐的人〉(L’Allegro)中盛赞“最甜美的莎士比亚,幻想的孩子”。在启蒙主义时期,英国诗人和批评家德莱登(John Dryden)肯定莎士比亚“拥有最大和最富理解力的灵魂”,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对莎士比亚有推崇也有批评:“他的天才充满力量,丰富而自然,却没有半点高雅趣味的火星和关于法则的知识。”在英国浪漫派诗人中,柯尔律治在《文学传记》中赞誉“怀抱无数心灵的莎士比亚”。雪莱在论及《哈姆雷特》时指出:“哈姆雷特的性格,在我看来代表着深刻的哲学家,或者,毋宁说是沉思的理想的心灵导致的种种过失。”济慈(John Keats)在〈重读《李尔王》〉一诗中表示:“我必须浑身燃透;以便再度/品味莎士比亚这颗酸甜的果实:/诗坛泰斗!挟著英格兰的浓云,/酿出我们深刻的永恒主题”。德国文豪歌德认为莎士比亚步入了永远激励世界精神的境界,“莎士比亚卓然独立,把旧的与新的调配在浓酒中。愿望和责任试图在他的戏剧中保持平衡;两者都难免遭遇暴力,但愿望总是处于劣势。”法国文豪雨果盛赞莎剧的丰富多彩:“在莎士比亚那里,群鸟歌唱,树丛披上绿装,心灵相爱,灵魂受难,云彩漫游,时热时冷,夜幕落下,时间流逝,森林和人们交谈,辽阔长久的梦在一切事物之上萦绕。”

但是,任何伟大作家均难免招致负面的批评。对莎士比亚近乎全面否定的,来自另一位伟大作家──俄罗斯文豪托尔斯泰曾发表〈论莎士比亚的戏剧〉长文谈他的“感到一种难以抑制的厌恶和乏味”的阅读体验,他认为在莎士比亚身上并不存在那种被抬高了的价值。

在我看来,莎士比亚与托尔斯泰的思想差异主要在于:莎士比亚不是绝对和平主义者,弘扬正当适度的暴力美学,托尔斯泰近乎绝对和平主义者,主张非暴力,不抵抗,而这种观点虽然有可贵之处,却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会走向死胡同。今天,托尔斯泰的故国俄罗斯发动的侵略乌克兰的战争,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

关于托尔斯泰对莎士比亚误读,作了深刻分析的,首推奥威尔(George Orwell),他在〈李尔,托尔斯泰与弄人〉(Lear, Tolstor and the Fool,1957)一文中不客气地指出托尔斯泰没有读懂莎士比亚,贴切地指出托尔斯泰与莎士比亚的主要争端,是“对人生的宗教态度与人文主义态度的争端”。

依照莎学家格拉迪(Hugh Grady)的《现代主义者莎士比亚》,奥格尔(Stephen Orgel)和克伦(Sean Keilen)编辑的《后现代的莎士比亚》等文集的勾勒,一个现代主义者莎士比亚,甚至一个后现代的莎士比亚,已经通过杰出的莎学家,通过英美新批评派、女性主义、解构主义和新历史学派的批评家的诠释呈现在我们面前。以上两本书的书题,可以说,只是对莎士比亚的挚友琼生的那句名言的肯定,或在现代和后现代的翻版。在格拉迪看来,“最有趣的文学文本,像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或《冬天的故事》,都是自我建构的美学空间,漂浮在深渊之上,而深渊的自我建构的种种属性,往往早就存在,我们现在可以在后结构主义的航迹中看到这一景观。”作为后现代的莎士比亚,两百多年以来一直是分析和解释的中心文本,是西方文学经典的基础,甚至成为衡量文学作品能否称之为卓越的批评标准。

书名:《爱文的天鹅:谁是真正的莎士比亚?德维尔笔名背后的秘辛》

作者:傅正明
出版社:唐山出版
ISBN:978-986-307-256-0
出版日期:2024.09.01

◎ 作者简介

傅正明,瑞典华人作家、学者和翻译家,毕业于北京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主要著作有论著《百年桂冠》(允晨文化,2004),《地球文学结构》(联经,2013),《梦境跳伞 特朗斯特罗默的诗歌境界》(台湾商务印书馆,2013),长篇小说《狂慧诗僧 邱阳创巴传奇三部曲》(允晨文化,2017),《鲁拜集与中国文化》(唐山出版社,2022),英文著作The Chinese Dark Poet (Blurb, Inc. 2023),译著《英美抒情诗新译》(台湾商务印书馆,2012),《鲁拜诗词新译五百首》(唐山出版社,2015),《莎士比亚的诗歌纪念碑》(唐山出版社,2016)等二十多种。

◎ 内容简介
甜美的爱文的天鹅!一道多么亮丽的景致
照见你在水波上现身,
在泰晤士河岸翻飞……
──本•琼生

“知人论世”是重要的文学鉴赏方法。傅正明的新作《爱文的天鹅:谁是真正的莎士比亚?德维尔笔名背后的秘辛》,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多种文化背景中,力求多角度评论伟大剧作家和诗人威廉•莎士比亚的历史意义及其属于一切时代的现实意义。在莎士比亚著作权的争议中,著者推重“牛津派”(The Oxfordian theory),即以爱德华•德维尔,十七世牛津伯爵(Edward de Vere,17th Earl of Oxford)为莎士比亚全部作品的真实作者。除了引证德维尔的传记史料和早期作品以外,本书作者兼用美学、政治、文化和宗教的钥匙和佛学禅宗的视角来解读莎士比亚之谜,分析渗透在莎剧和诗歌中以天鹅为象征的“爱”(love)的多义性及其精神升华。

本书是中文领域第一本简明德维尔文学评传和莎士比亚作品的学术研究专著。

◎ 目次

本书简介
作者简介
本书释题和引文体例
上篇 真假莎士比亚之辨
引言 属于当今世界的威廉•莎士比亚
第一章 月华日照:在伊丽莎白一世和詹姆斯一世的统治下
第二章 莎士比亚:正统派式微与边缘派兴起
第三章 牛津伯爵:从边缘到注目的中心
第四章 尘埃落定?德维尔即莎士比亚的认证
中篇 莎士比亚的作品之谜
引言 两面门神与双重阅读
第五章 解读莎士比亚之谜的美学钥匙
第六章 解读莎士比亚之谜的政治钥匙
第七章 解读莎士比亚之谜的文化钥匙
第八章 解读莎士比亚之谜的宗教钥匙
下篇 爱的升华
引言 爱的多义性与莎士比亚的作品之谜
第九章 莎士比亚作品中的欲情之爱
第十章 莎士比亚作品中的自恋的悖论
第十一章 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亲情之爱
第十二章 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友情之爱
第十三章 爱国主义与莎士比亚作品中的神圣之爱
主要参考书目

来源:作者博客

作者 editor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