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到知乎上有人问,“《穹顶之下》有什么科学上的错误?”排名第一的高票答案获得7千多赞,列举了10条错误,其中有几条是我专业领域内的。

对于《穹顶之下》这样的作品,涉及到很多专业科学知识,大家在网上进行讨论,这是很好的事。

不过遗憾地是,这条获得7000多赞的答案,本身就有很大问题——至少在我的专业领域内。
比如:(蓝色字体为答主原文)
第2条. 6:30 我注意到她的这款采样仪, 是LIbra Buck pump, 看样子是LP4的pump, 这个pump的工作时常是8小时左右,怎么可以采样24小时? 恩,她应该是背了好几个大电池吧,不过我没见着,而且额外的电池也不是标配,LP5是可以工作20个小时的,不过她的型号不是LP5的。
******
这个采样仪充好电以后能用8小时,柴静说她一共采了24小时,这有什么问题吗?她就不能中间去换电池吗?答主还说“不过我没见着”——这不是强词夺理吗?难道连换电池都要拍下来给你取证?
大家说说吧,这一点能成其为“科学上的错误”吗?
第3条.3 . 你能告诉我你知道采样膜本身应该是什么颜色的吗??你知不知道是PVC和MCE材料的?大部分黑色的是吸附的碳吧,碳本身的毒性不大,哦,这是不是又和你研究结果的大部分是致癌物矛盾了?
******
采样膜本身就是视频里那个颜色啊,白的啊——我完全不明白答主质问点在哪里?
人家没说采样膜是什么材料的又怎么了?人家是使用采样膜,会用就行,用对就行,用得着把采样膜的祖宗八代都介绍一遍吗?——这算什么“科学上的错误”?
我不知道答主有没有用过这种采样仪,我们也在北京用过这种采样仪,采完以后采样膜就是变黑了啊,之后分析里面就是有各种物质啊。谁告诉你的是黑色就说明大部分都是碳啊?合着里面有什么物质你隔着屏幕看一眼就知道啊?——就你这判断依据,你还说别人有“科学上的错误”?
第4条. 让我来告诉你实验该怎么做吧, 采样仪的测试范围和灵敏度数据要有吧,空气的湿度和风向条件要有吧,采样仪的流量数据要有吧,什么都没有就敢上数据,数据就是垃圾。(说句老实话我根本不相信filter会黑成那样,24小时,污染再大,顶多是灰色,我实验室放了7年的filter都没有那么黑,弄得太黑亮了,真的。)
*******
答主所说的,要在实验中记录“测试范围、灵敏度、湿度、风向”等数据,这是对专业科学实验的要求。但是我想提醒答主,在那一段视频中,柴静并没有在做专业科学实验,她只是以普通人的身份,用了24小时的采样仪,然后把这个可见的结果呈现给观众,作为演讲中的一个素材。这有什么不可以呢?
答主在该条中用如此严苛的专业实验操作规程来要求柴静,大概忘了自己在上一条中还搁屏幕看采样膜就断物质呢!
至于“说句老实话我根本不相信filter会黑成那样”,我真服了,“不相信”也能成为理由?我们也用过采样仪,在北京这种地方,别说24小时了,雾霾厉害的时候1小时黑成这样也不稀奇!答主去问问全国各大空气监测站的观测员们,谁会同意你说的“污染再大,顶多是灰色”?!
要重点讲的是第7条,如图
 PM******
答主引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张仁健研究员的论文,来说明机动车对北京PM2.5的影响并非31.1%,而是4%——看起来引用很权威啊,那这是不是“科学上的错误”呢?我来详细说明一下。
论文信息:Zhang, R., Jing, J., Tao, J., Hsu, S. C., Wang, G., Cao, J., Lee, C. S. L., Zhu, L., Chen, Z., Zhao, Y., and Shen, Z.: 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PM2.5 in Beijing: seasonal perspective, Atmos. Chem. Phys., 13, 7053–7074, 2013, doi:10.5194/acp-13-7053-2013
论文中说:北京地区PM2.5的6个来源,分别是土壤尘、燃煤、生物质燃烧、汽车尾气与垃圾焚烧、工业污染和二次无机气溶胶,它们的平均贡献分别为15%、18%、12%、4%、25%和26%。
首先,请大家注意,这6个来源中,有一个叫做“二次无机气溶胶”,占26%。
直接进入到大气中的气体污染物或者颗粒物,这叫“一次气溶胶”,它们在大气中并不会始终如一地保持原貌,而是会与紫外线、臭氧等发生复杂的光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气溶胶”。
也就是说,在二次无机气溶胶中,其实也有一部分是汽车尾气经过二次反应后生成的,这一部分同样也属于汽车尾气的贡献。
王跃思研究员的研究表明,二次无机气溶胶中,一般至少有一半以上是由汽车造成的。26%的一半以上,就是13%以上,加上一次气溶胶中汽车尾气的3%(汽车尾气与垃圾焚烧共4%,论文中说明汽车尾气为3%),就是16%以上。
另外,一般提到机动车对PM2.5的贡献,大家只会想到尾气排放。但事实上,机动车对PM2.5还有一个贡献,就是道路扬尘。
论文的6个来源中,还有一个叫做“土壤尘”,占15% 。
土壤尘一般包括道路上的扬尘扬沙和建筑工地上的扬尘扬沙。在北京这样的城市里,道路扬尘扬沙几乎全是因为机动车行驶,大概占一半左右。也就是说,土壤尘的15%中,还有7.5%左右也是机动车的贡献。
16%以上+7.5%=23.5%以上,这个数字与绝大部分研究数据(20-30%)是比较接近的。
还要说明的是:该论文采用数据的时间范围为2009年4月-2010年1月,事实上只有10个月,还不到一年。并且只采用了单个观测站点的数据,在北大某楼顶。
对于PM2.5的来源比例分析,在不同研究中,随地区、年份、季节、时段等的不同,结果会产生一些差异。但总的来说,绝大多数研究认同机动车对PM2.5的贡献在20-30%之间,机动车的确是大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之一,这是毋庸置疑的。
看到这里大家就应该懂了:
第一,答主根本没有好好读这篇论文,只是急于截一个表格来反驳,这是为驳而驳,还驳错了;
第二,其实柴静的数据图并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她对“机动车”这个项的理解——事实上机动车对PM2.5的贡献并不仅仅是尾气排放,还有道路扬尘。而柴静显然只着眼于尾气排放,后面紧接着就说油的问题了。
但是!比起答主认为机动车对PM2.5的贡献只有4%,“机动车的污染并没有那么严重”,请问到底谁的“科学上的错误”更大些?
最后表达一下:
首先,对于《穹顶之下》这样涉及众多专业知识且影响力巨大的作品,专业人士加以辨析和讨论,这是好事,是过去多少科普活动希望取得而没能取得的难得效果。但是,希望这种辨析和讨论,不要错得更多,尤其不要错得更露骨。
其次,不喜欢柴静的作品很正常,但是在批评她的作品的时候,请保持自我的节操。
来源:作者微博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