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g Zhengheng郑政恒《读书有时2——香港文学书评精选》

香港政府自推出西九文化区的蓝图后,香港的文艺创作由过去被冷待,变为日渐受到重视的界别,随后亦变为产业化,导致商界及社福界,都以文艺作为手段,进行跨界别、跨模式的合作,令香港一度出现文艺创作风,洗脱文化沙漠的污名。

在货如轮转的商业市场里,新书好快便变成旧书。不少好书可能就此被掩没在书丛之中,不见天日。今天介绍的《读书有时2──香港文学书评精选》可以算是一本非常化算的工具书,编辑选取了21本已出版的书的书评,包括有诗歌、散文、小说、评论、复刻及选集,然后辑录成书。读者看罢书评便可按图索骥,再追看该书的原作,避过买了却不会看的书。同时间,撰写书评的作家,往往也会借题发挥,表达个人对相关议题的意见。故此,读者看的文章,汲取的见解便有双倍之效。《读书有时2──香港文学书评精选》获选入书刊中的作家,分别有也斯、谭以诺、鸿鸿、陈云、邓小桦及此书的编辑郑政恒等18位作家。

书中纪录了陈云就一本结集了诗歌与散文的书“中女情怀总是诗”而写的书评。他分享了该书的吸引处是,作者白莲达能把社会时事以诗歌的文体表达出来,未如传统对诗歌的观念是要“温柔敦厚”,而是藉诗歌展述作者对当下社会时事的感受。书中引述作者白莲达在香港九七回归10年后,目睹全城炒股、沙士疫症、天星码头保卫战等,写下带有伤感的诗歌。诗歌这样写:这城的心脏仍在跳动,而身躯却被割得支离破碎。灵魂本应磨蚀于日出日落,然而,在天桥、马路、大街和小巷,以及角落,人们仍能感觉她起伏的脉搏。陈云在书评里,亦藉机纾发己见。

自资出版此系列书刊的郑政恒,在出席一个研讨会时承认,出版这类文学评论的书一直出现亏损,但他认为值得,并在编辑书刊时,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原来满以为在网络年代中,刊登香港书评最多的地方,就应该是网络,但是,答案原来不是。

郑政恒:好现实,最多书评的是在书内。书的序很多时就是该书的唯一书评。

他说,这现象更有“买一送一”的效果。不过,出席同一个研讨会的香港岭南大学社区学院讲师冯伟才却道出,香港文学在五十至七十年代间,一度出现作家失却独立性的危机。他说,香港的文学在五十至七十年代间甚为活跃,有不同的杂志或书刊,但是,当年有一个较为特别的现象,就是有些文人或出版商接受美国资金的支持,宣传美国价值观即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对抗共产主义。

他解释,现象的出现跟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在美苏对立之下,美国感受到共产主义的威胁,因而想出对付共产党的策略。香港虽跟当时的苏联没有关系,但是,却是同样信奉共产主义的新中国的桥头堡,再者,当时的中国封闭,故此,美国欲透过香港了解中国的情况,因而在港投注金钱。他指,当年的“中国学生周报”除刊出文学文章外,更有其他版面如中国版,灌输了美国的价值观。冯伟才更道出一个着名的作者疑有收受资金撰文的例子。

冯伟才:张爱玲。她是一名很出名的小说家,她五十年代由大陆往香港,接受了美国新闻处一笔钱。美国新闻处当时是直接受到美国中央情报局直接资助的机构。

冯伟才虽然未有进一步的资料陈述,以示张爱玲曾收受美国新闻处的资金撰文,兼拒绝评论当时的做法,但是,他就强调,作家必须要有独立性。

冯伟才:一名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若受了某种意识形态左右,肯定不是自己的独立艺术创作。

作家必须保持独立性,是读者一个合理期待。无奈,自古以来,举凡没有言论自由的国家,文人很多时都沦为文字工具,失去灵魂。

文章来源:RFA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