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环境维权运动堪称是当今大陆最具民意基础、最团结勇猛、最有影响、动员力最强、参与性最广的维权运动。《零八宪章》理念认同者有必要积极参与中国环境维权运动,践行《零八宪章》关于环保的基本主张,拓宽《零八宪章》关于环保的理论空间,筹备未来民主中国的环保立法,海外建立网站和团队,作为大陆环境维权运动的信息中心、协调中心,帮助大陆民众应对各种环境污染侵害,以未来的民主中国公民之环保素质为标杆,以协助培养未来的民主中国公民为己任,促使大陆民众的环境维权运动良性转变,使区域性环境维权向全国性环境维权转变,自发环境维权向自觉环境维权转变,臣民式环境维权向公民式环境维权转变,从而助推臣民社会转型为公民社会,让神州大地重焕风姿,成为举世褒赞的宜居宜旅之地。

引言

环境维权运动,可简单定义为,为维护和实现环境权而进行的社会运动或社会博弈。环境权是环境维权的要点之一。环境权之所以渐为世人重视,是因为工业化的推进、环保意识的不足、环保科技的缺欠、制度之弊等因素的作用而在全球范围内酿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直接危及生命权、健康权等基本人权。因此可以说,环境权和环境维权与基本人权密切相关。在权利意识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和民主化浪潮涌荡而逐渐深入人心的今朝,在环境权得不到有效保障的国家、地区,为捍卫生命权、健康权等基本人权而进行的环境维权运动,往往应者如云,声势浩大,群情激愤,日趋激烈。

1.《零八宪章》理念认同者有必要积极投入中国环境维权运动

在一般被称为中国大陆的共统区,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实行跛足式“改革开放”之时起,进度与日俱增的工业化建设加上中共一党专制极权制度之弊,产生了大面积、立体化的环境污染,不少环境污染指数皆创人类环境污染史之记录,各类环保法近乎一纸空文,编制庞大的环保部门几如摆设,徒充塞冗员、尸位素餐、为民增负耳。笔者在拙作《极权话语中的“我国”与极权统治下的雾霾》中对大陆环境污染的根本原因作如是表述:“污染,源头无数,而最大的源头,是极权专制。民生于斯长于斯,力薄财微,难敌大灾大难,畏惧污染;官会调动,有绿色食品等特供,财力充裕,防污染能力强大,加上打造政绩之欲望,升迁之诱惑,在制造污染方面无大心理障碍。而极权体制之下,只有官权,全无民权,只彰官意,不彰民意,于是,工业化过程中可通过宪政民主制度进行有效约束的污染,在极权体制下不知被放大多少倍。”清华大学李楯教授向德国之声表示,中国(大陆)的环境污染,就政治角度而言,是体制性污染(人民网强国社区:《清华教授:现在的污染都是体制性污染》)。当今大陆的体制性污染在社会层面的实质结果可简言为:官衙权贵从污染中得利,民众为污染埋单。

在中共暴政统治下愈发肆虐的环境污染,严重伤害了大陆民众的生命权、健康权等基本人权,招致了大陆各地民众的强烈反抗,暴力性环境维权运动层出不穷,且往往规模庞大,来势甚猛,参与环境维权运动的民众往往倾城抗议,举镇示威,商铺罢市,学校罢课,甚至童孺游行,警察上街,此伏彼起,每每震动海内外。在“博讯”等独立媒体上,民众包围并瘫痪中共当地政权的暴力性环境维权运动之报道屡见不鲜。在当今大陆的各种维权运动中,环境维权运动可谓是影响力最大、参与人数最多、动员号召力最强的维权运动。目前,大陆环境维权运动有如下特点:就地域分布而言,主为区域性环境维权,罕闻全国性环境维权;就维权意识的理性成分而言,自发性环境维权较多,自觉性环境维权较少;就事件发展特点而言,被动性较强,主动性较差;就维权目标而言,既有自利特点,亦具公益特点;就维权综合效益而言,短效性环境维权频生,长效性环境维权鲜见;就维权方式而言,以贴身式博弈为主,以非贴身式博弈为辅,激进有余,温和不足;就公民社会标准而言,既有臣民式环境维权特征,亦具公民式环境维权特征。

在大陆各地民众环境维权运动的汹涌浪潮面前,一向顽固暴虐、极尽打压蒙骗民众之能事的中共各级政权,有时也不得不稍事妥协,略作退让。然而,由于中共政权性质和统治方式不曾有根本改变,大陆环境维权运动的成功案例为数不多,多数环境维权运动被中共以暴力镇压、软拖硬磨、收买拉拢等方式瓦解,体制性污染未因民众的剧烈反抗而有所好转,最多是对污染源进行了时间转移和空间转移,如,由迅速上马污染企业改为拖延建成污染企业,由白天排毒气改为晚上排毒气,由环境维权激烈之地,迁至环境维权意识暂时不足之地,由城镇迁至农村,由沿海迁至内地,由东部迁至西部,甚至由污染地上改为污染地下,由污染内地改为污染大海。在中共暴政统治下,体制性污染有增无减,三废一刻不停地滚滚而至,神州大地已不复昔旧之壮美。大陆很多地域性美景,如今已然被毒物吞噬、破坏,只能据古诗文遥想其当年风姿,实在令人痛心疾首!

大陆环境污染的加剧引发了大陆社会各阶层的空前关注,体制内和体制外均有不少人为扭转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的状况而进行了有效的努力。体制内,如名义上虽已不在体制内但实质上仍基本属于体制内力量的柴静,且不论柴静团队动机如何,背后有无政治力量指使,柴静主持摄制的《穹顶之下》的客观效果大体上还是值得肯定的,在改变大陆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等方面已经产生了积极影响,如,《穹顶之下》播出后出现了“雾霾革命”之呼声。

然而,“未来的自由中国在民间”——正如刘晓波先生在《未来的自由中国在民间》一书中所言,“觉醒之后的国人,只有坚持体制外立场和持之以恒发出独立的声音,必将逐渐凝聚成组织化的民间压力。这才是催生民间的自发建设性力量的根本动力,也是使体制内部发生有益变化的最佳压力”,因此,在国民的环境维权意识普遍觉醒的今朝,解决中国环境污染问题的决定性力量还在体制外。在中国海内外良知人士的共识性文件、中国海内外民主运动的纲领性文件《零八宪章》中,对环境保护问题提出了基本主张:保护生态环境,提倡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和全人类负责;明确落实国家和各级官员必须为此承担的相应责任;发挥民间组织在环境保护中的参与和监督作用。《零八宪章》关于环境保护问题的基本主张,简约表达了大陆民间一以贯之的环境维权诉求,凸显了中国体制内外良知人士的基础性的环保共识,为未来的民主中国的环保政策铸就了坚实的框架,为未来的民主中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指出了根本方向,描绘了基本路径,对于当今大陆环境维权运动的策略进步和理念进步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下面结合大陆环境维权运动现状和《零八宪章》关于环境保护问题的基本主张,对大陆环境维权运动策略和未来的民主中国的环保策略一陈浅见,以求拓宽《零八宪章》关于环保的理论空间,助推《零八宪章》运动与中国环境维权运动密切结合,汇成更为强大的、兼具维权运动特点和民主运动特点的历史洪流,从而推动中国民主转型。

2.践行《零八宪章》的基本环保主张,拓宽《零八宪章》的环保理论空间

2.1 海外建立网站和团队,作为大陆环境维权运动的信息中心、协调中心

《零八宪章》指出,要发挥民间组织在环境保护中的参与和监督作用。目前的基本事实是,在中共极权专制统治下,民间参与环境保护的空间并不大,有些民间环保人士因大力进行环保宣传、环保实践、抨击地方政府放纵环境污染,触犯了当地官衙权贵之利益,饱遭打压,甚至被中共暴政判刑。在此背景下,大陆民间虽参与环境保护,却多是被动性参与,背水一战式的参与,国内民间环保组织所能发挥的作用比较有限,在国内也不可能建成大陆环境维权运动的信息平台、协调平台。

大陆环境维权运动不仅很难获得国内的外界力量的协调、组织、有力声援,且自身也存在不少问题。长期以来,大陆环境维权运动影响力虽然不断扩大,虽然堪称是当今大陆最具民意基础、最团结勇猛、动员力最强、参与性最广的维权运动,但不足之处多多,总体而言,付出很大,收获太小。不少大陆环境维权运动具有鲜明的自发特色、地域特色,一哄而上,各自为战,比较缺少理性、计划性、互动性、组织性,往往是事前激愤有余、理性不足,事中剧烈冲突、进退无序,事后缺少总结、全无所获,尽管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代价、经济代价,但是,不仅本地的环境污染问题依旧没有获得解决,参与环境维权的群体也少有相关的实质性收获,虽轰轰烈烈一场,出得几口恶气,但最后唯一留在当地民众中的,往往只是淡然的、轮廓式的、难以升华的被动性记忆。

大陆环境污染是全局性、系统化的问题,因此,必须以全局化、系统化方式实现大陆环境维权运动之目标。目前,大陆本土虽有“自然之友”(Friends of Nature)等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和实力的民间性环境保护团体,但由于人所共知的原因,大陆民间性环境保护团体能够进行一些低调环保活动就属万幸了,不可能对四处开花的、相对激进的大陆环境维权运动进行协调、指导。而放眼国外,也没有专门负责帮助、引导、推动大陆环境维权运动的信息平台、协调平台。因此,要践行《零八宪章》关于环保的基本主张,就须避开中共极权统治魔爪,在海外建立一个责任心强、分工明确、高效专业的团队,冠以“绿色神州”“中国环境维权”之类名称,以网站为运作载体,作为大陆环境维权运动的信息平台、协调平台,及时捕捉大陆各地的环境污染事件和环境维权运动的苗头,理性分析环境维权运动中的正义成分。对于正义因素比较充分的环境维权运动,要充分利用信息优势、团队优势、知识优势、联络优势,对相关环境维权运动提供信息、策略、宣传、互动、组织等方面的支持,根据污染事件特点,推出全局化对策、系统化对策,如,当民众在江河上游反对水污染时,海外环境维权信息平台、协调平台要对此地污染源的影响范围进行详细分析,确定下游的同受其污染之地,激励下游民众呼应下游民众的环境维权行动,从而在短时间内产生强大的联动维权效果,形成燎原之势,使中共政权无力镇压,不得不向民众妥协,答应民众的环境维权诉求。

海外环境维权信息平台、协调平台要以推动环境维权运动和平理性地发展为上策。在充分动员、广泛号召的基础上,一方面要努力协调官民关系,呼吁官民对话,竭力使官民避免暴力冲突,一方面要全力支持环境维权群体的正义诉求,激发环境维权群体的斗志,使环境维权群体增强防范意识、及时采取防范措施,能够有效防范官方的暴力镇压和分化瓦解,努力使得相关环境维权运动趋向理性、和平、计划性、互动性、组织性,争取做到事前综合分析、理性计划,事中力争对话、从容进退,事后总结得失、延续成果,以求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环境维权成果,并借此环境维权运动之机进行超越环境维权层面的启蒙,帮助环境维权群体建立地域性环境维权团队,以在当地持续发挥积极作用。

海外环境维权信息平台、协调平台不仅要善于帮助大陆各地民众应对各种环境污染侵害,还要善于引导大陆各地民众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性环保事务。如,如今很多大陆城镇垃圾箱都分为可回收垃圾箱和不可回收垃圾箱。假若后续的分类垃圾处理工作能够落到实处,则自觉而准确地进行垃圾投掷是非常必要的。然而,一向缺少环保意识的中共当局,很少向大陆民众进行环保方面的宣传,以至于如今很多大陆民众如今虽逐渐养成垃圾入箱之习惯,却不知进行垃圾分类投掷。因此,民主群体要尽力承担起被中共当局弃诸一旁的环保施政之责,积极践行《零八宪章》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主张,以未来的民主中国公民之环保素质为标杆,以协助培养未来的民主中国公民己任,努力向民众传播一般性的环保常识,引导大陆民众学习基础性环保知识,增强大陆民众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责任感,努力使大陆民众建立可持续发展之观念,促使大陆民众的环境维权运动良性转变,使区域性环境维权向全国性环境维权转变,自发环境维权向自觉环境维权转变,被动性环境维权向主动性环境维权转变,自利性环境维权向公益性环境维权转变,短效性环境维权向长效性环境维权转变,激进态环境维权向温和态环境维权转变,臣民式环境维权向公民式环境维权转变,从而为臣民社会转型为公民社会助一臂之力,同时为未来的民主中国的环保施政积累充分的实践经验,基于环境维权实践所进行的有效理论探索还可为未来的民主中国处理环保具体事务做好理论储备。

身在大陆的《零八宪章》理念认同者,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以不同方式配合海外环境维权信息平台、协调平台,在所在地做一些工作,帮助、引导、推动所在地的环境维权运动。可以采取一些较为安全的方式,如,对亲友谈及环保问题;借助即时群聊软件、微博等集群式网络交流平台,联络本地积极参与环保和环境维权的志同道合者,在自度安全能够得到保障的范围内,以非组织化、去政治化、诉求温和、形式多元、灵活聚散、灵活进退等策略,组织开展一些公益性环保活动。

2.2 民主群体要积极筹备未来的民主中国的环保立法

《零八宪章》指出,要明确落实国家和各级官员必须为此(环保施政)承担的相应责任。当然,在未来的民主中国,在环保施政方面建立问责制是必须的,此乃保证环保施政效果的底线性制度、强制性制度,但却并非保证环保施政效果的唯一制度方向。

随着人类工业化元素的日趋复杂和经济结构日趋多元化,环保施政的复杂性也渐为人们所认识。纵然在发达民主国家,有时亦难以很好地处理环保事务和某些环境维权问题。在未来的民主中国,民主政府无疑要面对中共政权遗留下来的严重环境污染问题,不免要继续面对各类环境维权问题,因此,必须从现在开始,对环保问题的复杂性逐渐建立理性的认识,参考当下,筹划未来,多角度、全方位地提出具有可行性、变通性的对策,积极筹备未来的民主中国的环保立法。

很多发达民主国家在环保施政方面的经验证明了,要有效治理环境污染,官员们须有自我牺牲之精神、强烈的环保责任感和环保热情,要主动热情地投入治污工作中,最大限度地淡化政绩观念、不计较个人得失。往往是在几届民选官员的持之以恒的长期努力下,环境污染问题才会出现根本好转。因此,未来的民主中国政府除了要建立系统的环保施政问责制,还要全面借鉴发达民主国家的环保施政经验,通过环保立法和构建环保法治体系,对民选官员的环保政绩建立阶段性的细致评判规则和长效性的监督评判机制。因环保官员的环保责任最大,对环保官员的推选和委任须异常慎重,在未来的民主中国的环保立法中,有必要对环保官员的推选和委任设置一套严谨、缜密的法律程序。对于这套程序的创建理念,可作如下表述:既要尊重民意选择、倾听民众心声,还要由上级相关部门对候选环保官员的道德品格、奉献精神、环保责任、环保知识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考察,以最大限度地消除某些候选环保官员在竞选中欺骗民意的恶果,排除非理性、少理性的民意选择结果。

鉴于中共在环保方面长久倒行逆施,短视性、功利性、粗放式、低端化的经济发展模式被长期放纵,环境污染愈发严重且日益影响中国各社会领域,因此,未来的民主中国的环保立法须兼顾各个层面的社会问题,一定要密切结合其他方面的立法,全方位落实《零八宪章》所提出的“提倡可持续发展”这一综合性主张,使民主中国的基本施政理念在立法层面有机统一,如,为配合环保立法,未来的民主中国在经济范畴的立法,就要适当限制经济自由,不要追求污染前提下的畸形经济增长,要大力提倡绿色经济,以保障国民的生命健康权等基本人权不受污染之侵害,保障代际间的环境利益公平,不损国民后代之环境权。基于此类原则,在立法之中,要本着对国民生命健康权等基本人权高度负责的基本施政原则,秉持恢复青山碧水、永葆绿色神州之理念,引导或强制企业家们转变落后的经济价值观、认同可持续发展观,对于污染企业和存在污染可能的企业,要从严限制,以法治方式督迫污染性企业配备治污设备,在此基础上,使其通过有计划的调整、改革、创新,改变污染性的生产运作模式,使企业脱胎换骨,逐渐成为绿色经济体系的一部分。

眼下,暴力性环境维权运动频频出现在大陆乡镇区域,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未来的民主中国的环保立法们深思。首先,乡镇民众对污染性项目的集体抵制、暴力抵制,是包含维护环境权、维护本地自然环境等积极因素的。由于城镇居民的相对集中,城镇居民对城镇的或城镇旁边的污染性企业异常敏感,格外排斥,一旦爆发环境维权运动,往往是一城民众广泛参与,如,2012年四川什邡市民反对钼铜项目的环境维权运动,2012年江苏启东市以市民为主体的数万民众抵制日本王子造纸厂排毒近海的“保卫家园”行动。只要中共各级官僚不是毫无记性、过分猖狂,必然对市民集体参与环境维权的巨大力量有所忌惮。于是,不少大陆城市迫于市民环境维权形势的日趋高涨,不得不将一些污染性企业迁至乡镇或乡村。因此,不堪忍受愈发加剧的环境污染的乡镇民众,对污染性项目的抵制愈发激烈,最近几年,乡镇民众环境维权运动规模不断攀升,方式愈趋激烈。乡镇民众的环境维权运动,无疑有利于维护环境权和本地自然生态。

但是,笔者以为,依旧广泛存在的小农经济基础和较为短视、功利的小农思维,在一些时候导致了乡镇环境维权运动的扩大化、变异化、表面化,成为乡镇生态抵制现代工商文明的肇因之一。如果此种情况广泛出现在民主中国时期,对于民主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民主化进度必然产生系列消极作用。如今之事,足供借鉴。如今,投资方在地方政府主导下于乡镇征地开厂之时,固然广泛存在征(占)地补偿过低而招致农民反抗的情况,但另一方面,农民一再抬升征(占)地补偿价的情况亦不鲜见,有时候,当地方政府给出的征(占)地补偿价格已超越一般性补偿价格之时,却不仅没有换来农民们的让步,反而进一步助长了农民们的贪欲。有的地方的农民们为了使高额索赔行为师出有名,就会冠以“维权”等名义,通过利用、夸大投资方筹建目标或许存在的污染等问题来作文章、造声势,群起上街,对地方政府形成巨大压力,以图将征(占)地补偿价格继续抬升。

在民主中国时代,治污力度必然比现在大得多,绿色经济模式会日渐完善,但是,即便如此,污染企业的减少也需要一个过程,而且人类的治污技术也不可能发展到完全消除污染的程度,污染企业是不可能彻底绝迹的;另一方面,在未来的民主体制下,政府决策的透明化、监督机制的完善、民主选举的施行、普世价值观的普及,固然会使公民素质比现在有较大幅度之提升,乡镇区域的官民之间纵因环境问题而出现纷争,亦应比现在缓和得多,但是,因小农经济与环境污染问题一样同属沉疴积弊,在民主中国时代,小农经济、小农思维不可能短期消失。那时,在污染因素和小农经济、小农意识之双重余弊的合力作用下,会不会频频出现乡镇环境维权运动的扩大化、变异化、表面化?对此问题,未来的民主中国的环保立法们须深思熟虑,密切结合现状,全面分析与环保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拟出最具可行性、最具变通性的环保法案,以求在转型到来之际可立即施行并最大限度地减少环保施政之误。

此外,如《零八宪章》所指出的,要本着“为全人类负责”的精神治理环境污染,因此,未来的民主中国的环保立法应超越本国层面,将“为世界治污”作为立法侧重点之一。具体而论,应将不仅严重威胁本国国民基本人权也殃及邻国的国际性污染的治理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纳入环保立法中。比如,由于当今大陆污染恶果已在大气环流、河流、洋流等各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殃及周边一些国家,因此,未来的民主中国应从立法高度应对此类严重性国际性污染,有计划、有步骤地遏制、消除国际性污染源。如此而为,不仅是《零八宪章》理念和主张的要求,即如《零八宪章》所言,“以平等、公正的态度参与维持地区和平与发展,塑造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也是获得周边国家之好感和帮助的必要途径。诸如日本等周边国家在历史上也曾经历过环境污染,但如今已经摸索出治理污染的系统方案和成熟技术,未来的民主中国对国际性污染的全力治理和对世界环境保护的负责态度,必然能够获得周边国家的好感和尊重,从而在治理国际性污染方面获得周边国家的真诚协助和倾力援助,并提升国家信誉和国家形象。

结语:

环境维权运动堪称是当今大陆最具民意基础、最团结勇猛、最有影响、动员力最强、参与性最广的维权运动。《零八宪章》理念认同者有必要积极参与中国环境维权运动,践行《零八宪章》关于环保的基本主张,拓宽《零八宪章》关于环保的理论空间,筹备未来民主中国的环保立法,海外建立网站和团队,作为大陆环境维权运动的信息中心、协调中心,帮助大陆民众应对各种环境污染侵害,以未来的民主中国公民之环保素质为标杆,以协助培养未来的民主中国公民为己任,促使大陆民众的环境维权运动良性转变,使区域性环境维权向全国性环境维权转变,自发环境维权向自觉环境维权转变,被动性环境维权向主动性环境维权转变,自利性环境维权向公益性环境维权转变,短效性环境维权向长效性环境维权转变,激进态环境维权向温和态环境维权转变,臣民式环境维权向公民式环境维权转变,从而助推臣民社会转型为公民社会,让神州大地重焕风姿,成为举世褒赞的宜居宜旅之地。

来源:民主中国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