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环球时报发本报评论员单仁平先生文,题为《知青一代的积极回忆值得尊重》。对此文点评如下:

单文讲“黑龙江黑河市知青博物馆在北京鸟巢设展,引来纷纷众议”

查点评:两种议论截然相反,一种认为(展者亦此)知青下乡应积极评价,可称“伟业” ,一种认为此展故意回避了知青运动的问题,“美化” 了该运动。对知青下乡是应肯定还是否定呢?还是对错各五十大板或哪个多些呢?40多年过去了,可以回头总结一下了,这对认识毛、认识中共史、理解当前民主转型都有意义。

单文讲“知青运动的成因中,当年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太低,城里物资匮乏且年轻人就业困难,大概是最基础的那一个。”

查点评:农村物资不匮乏吗?全世界各国都存在年轻人就业困难,除了中共和“红色高棉” 搞这种大规模强制上山下乡疏散城市人口,还有几个国家敢这么干?知青中有被“听党和毛主席话” 洗脑而自愿下乡的,但更多的是被强制下乡的,这是严重侵犯人权、剥夺公民居住自由、择业自由权利的事件。解决就业出路在个体户、私企放开,市场经济加政府助力。知青上山下乡是命令经济崩溃的结果和延续。文革一结束,知青返城大潮时,不也都就业了吗?

单文讲“国家对‘大跃进’ 、‘文革’ 等都有正式结论,而且它们深入人心。但关于知青运动,如今上网能查到的最权威阐述大概要算1981年国务院知青上山下乡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一份‘回顾与总结’ 。它强调知青不是‘文革’ 的产物,但后来从就业问题当成了政治运动去搞,导致‘严重失误’ 。”

查点评:当就业变成了强迫,就不是民生就业而是政治运动了。大规模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从1968年到1978年正是文革期间,其运动的政治性与文革的政治性一致,从这点讲知青运动是文革运动的一部分。文革政治性有两点:一点是中共高层内部争权斗争,这到九大已告一段落;另一点是毛泽东空想共产主义实验田和阶级斗争理论实践战场。知青运动、五七干校、军队办企业、学校批老师都是这一点的组成部分。

单文讲“该文件还指出要对知青所做的贡献和受到的锻炼‘给予充分的肯定’ 。”

查点评:讲“贡献” 是要承认几千万知青下乡给农村带去了城市文化的冲击,但这个冲击与几千万人中断学业给中国文化事业造成的浩劫相比,是得不偿失。农村文化的发展要靠全国文化事业发展来带动,知青运动后三十年农村文化才有极大发展,这证明青年人上学比下乡更有利农村文化、经济发展。城乡差别的缩小要靠城市化、土地私有化、农村政治民主化、户籍保险城乡一体化、农民流动自由化,而不是强迫疏散城市人下乡。讲“锻炼” ,是有很多知青下乡成了个人经历中的独特一章,如笔者就是通过下乡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和社会的不公,开始了对体制的反思。但对大多数知青讲下乡是时间的浪费、身体的摧残、思想的苦闷、人生的曲折。在毛泽东思想里“锻炼” 就是“改造” 。毛68年12月22日发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贫下中农是革命的、依靠的阶级,知青属知识分子范畴,是改造、团结的对象。知青下乡有着阶级斗争的色彩。从政治、意识形态、人权、经济、文化各角度讲知青运动应给予整体的否定。

单文讲“知青博物馆对上山下乡的记述是经过了选择的记忆,这种选择性并非是恶意的,因而或许是值得理解和体谅的。”

查点评:在一党制体制下,这样选择性的展览必是官方批准,代表党的意旨的。请问若有些知青举办一个选择痛苦经历、批判反思记忆的展览,官方能批准进鸟巢吗?美化文革一部分的知青运动的展览可办,巴金生前提倡办的文革展怎么就那么难成?知青个人可以有对自己困境经历的“温情” “激情” 的回忆,但对知青一代、对历史真相、对中国未来批判性的反思更重要。

北京查建国 7月12日 手机13661195761 家电010-67506064 电邮[email protected]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