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站在平头百姓的角度来说,当然赞成选举,因为选举相比选拔,对普罗大众更有利。人是功利动物,平头百姓也不会完全放弃功利的。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应该具有一点普适意义的。

“选举”与“选拔”两个词共着一个“选”字,基本用于国家和社会选贤举能。可是,因为“举”与“拔”两个字的不同,给这两个词也带来了太大的差异。

用汉语来解读“选举”和“选拔”两个词,应该是件非常形象,也非常有趣,颇能给人提供无限的想象空间的活。“举”与“拔”都是动态词,可是所表现的形态却完全相反。所谓“举”,是人站在下面,手心向上把某一物体向上托送;而“拔”则是立于高处,手心向下将某一物体向上拽拉。万千奥妙就在这一托一拽间,只有站在下面,手心向上才能托送物体,而要向上拽拉物体,则必须站在高处手心朝下。等于说,选举是自下而上的,而选拔则是自上而下的——无论从哪个维度来看,“选举”与“选拔”都是不能划等号的。

无论选举,还是选拔,目的与目标应该是一致的,都希望选优,谁也不希望先出一个草包二百五来管理重要事务。问题是因为二者的形态不同,导致了结果的千差万别。选拔是我们这个国度沿用了数千年的地道“国货”,至于效果如何,的确有点不好意思开口炫耀。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用选拔制来挑选官吏,甚至挑选皇上。比如科举,其实不是古代教育制度,而是选拔官吏的制度,也许有人会说,清朝之前帝王传位一直采用“嫡长制”,只有皇上大老婆生的大儿子才有资格继承皇位,分明是“血统制”,哪有什么选拔?清朝废止了“嫡长制”,实行“选优制”,这才有点选拔的味道。可是,千万别忘了,自古至今哪朝哪代,有几个帝王是正宗“嫡长”继位的,有几个帝王传位时不掀起场场腥风血雨?即便被歌颂成帝王榜样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也概莫能外。请问,秦始皇为何要废扶苏而立胡亥?汉武帝驾崩之后是他的长子继位吗?唐太宗是如何登上皇帝宝座的?他继位之后又先后废过多少个太子?皇上们喜欢废黜太子,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选拔自认为最优秀的人来做接班人。可惜千挑万选,也不见选拔出几个真正的圣贤明君,昏君、庸君、暴君,及至亡国之君倒是填满了史册。秦始皇之废扶苏选拔胡亥,把铁统江山丢掉了;李世民之废多个太子选拔李治,也使李唐江山姓了周;清朝虽说废除了“嫡长制”,在众皇子中选拔德才兼备者继承皇位,可惜也难如人愿,选出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传至十代便无可奈何而亡。官吏选拔也是如此,漫漫数千年,究竟选拔出几个贤臣能吏?反而是贪官污吏,奸臣弄臣信手一抓就是一大把。可见,选拔真的不是一个靠谱的玩意。

选举是一个舶来中国才百来年,一直饱受诟病和争议的洋玩意。因为我们的古人是不需要选举的,当然也不会有选举这个概念,人们便以为中国人不适合搞选举,直至今天,还有人对选举心怀戚戚,竭力回避和抵制。可是,人类历史却用实践作出了铁证,选举确实要比选拔靠谱得多。

选举为何比选拔靠谱呢?还得先从两种形态不同说起。选举是自下而上的大众行为,是众人推举信得过的人来给大伙管事,而选拔则是自上而下的少数,甚至是个人行为,是上面选择自己的接班人。选举者与被选举者必须站在平等的位置,以平视的目光对选举对象进行考察,当然看到选举对象多维度的可能信要大。选举对象有可能伪装示人,但是,他有可能蒙骗一批人,绝不可能蒙骗所有人。而选拔却恰恰相反,选拔者站在高外作俯视状,而选拔对象则作仰视状,得到上面的欢心才可能被拽拉上去。有选拔权的毕竟是极少数人,选拔对象只要搞定“上面”少数人就万事大吉了。人的视角是有盲区的,谁也不敢保证自己没有看走眼的时候。一万双眼睛总比一双或者几双眼睛雪亮,平视识人要比俯视察人精确得多,近处看事物比远处看事物要清楚细致得多。

俗话说,端谁的碗服谁管,吃谁的饭听谁的话,也就是说,选举对象与选拔对象的负责对象是不同的,这又是选举比选拔靠谱的另一个维度。谁想在选举中获胜上位,就必须看选举人的脸色行事,千方百计讨他们欢心,求他们把选票投进自己票箱。获胜上位了,还得实现自己的许诺,否则,选举人可以把你托送上去,也可以松开手让你跌痛屁股;选拔是仰仗上面拽拉,命运沉浮掌握在上面的手里,必须看上面的脸色行事,千方百计取悦他们才能成功,如果得罪或者失宠于上面,上面的人手一松就会跌得没有气。那么,选举对象讨好下面或者平行的选举人,其实是为大多数人负责,也就成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选拔对象讨好上面的选拔人,则是对少数人负责,最终结果是什么?呵呵,你懂的。

站在平头百姓的角度来说,当然赞成选举,因为选举相比选拔,对普罗大众更有利。人是功利动物,平头百姓也不会完全放弃功利的。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应该具有一点普适意义的。

来源:共识网

作者 editor